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妍

作品数:37 被引量:333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艾滋病
  • 12篇病毒
  • 9篇抗病毒
  • 8篇抗病毒治疗
  • 8篇病毒治疗
  • 6篇艾滋病患者
  • 6篇病患
  • 5篇HIV/AI...
  • 3篇感染者
  • 3篇艾滋病流行
  • 2篇性病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缺陷综合征
  • 2篇综合征
  • 2篇小康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综合...
  • 2篇获得性

机构

  • 27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7篇梁妍
  • 13篇李宁
  • 13篇樊盼英
  • 13篇王哲
  • 11篇杨文杰
  • 11篇孙定勇
  • 8篇李洁
  • 6篇聂玉刚
  • 6篇朱谦
  • 5篇马彦民
  • 3篇赵东阳
  • 2篇赵飞
  • 2篇李宏
  • 2篇王奇
  • 2篇刘洋
  • 1篇崔为国
  • 1篇崔兆麟
  • 1篇刘春华
  • 1篇孙国清
  • 1篇郭万申

传媒

  • 8篇中华流行病学...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6
  • 2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2002-2014年艾滋病患者不同时期开始抗病毒治疗生存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收集河南省2002—2014年加入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基本和随访信息,并按照基线免疫学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早期治疗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在350~500个/μl]和常规治疗组(基线CD4≤350个μl),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进行回顾研究。结果共纳入37169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常规治疗组32129例,早期治疗组5040例,常规治疗组和早期治疗组的病死率分别为4.3/100人年和1.8/100人年,治疗1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7.9%和82.3%。多因素调整后分析发现,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基线症状数、近7d是否漏服药物和教育程度为常规治疗组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近7d是否漏服药物为早期治疗组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患者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加大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教育及随访管理力度,可以延长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时间。
杨文杰樊盼英梁妍聂玉刚朱谦李宁孙定勇王哲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完善监测系统 共筑艾防屏障
2020年
完善疾病监测系统是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疾病监测在重大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疾病监测不仅为制订疾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信息依据,也可以用于评价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实施效果。根据疾病种类和监测范围不同,疾病监测可以分为传染病监测、非传染性疾病监测和个人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等。疾病监测起始于传染病的监测,且为疾病监测最重要的内容。传染病监测系统不仅在疾病数据监测、聚集性疫情发现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传染病防治,特别是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梁妍徐亚珂张国龙
关键词:艾滋病
完善检测体系 共担艾防责任被引量:2
2020年
在人类发现艾滋病病毒近40年后的今天,遏制艾滋病传播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世界性难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0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有38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左右。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实现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耿杰张国龙梁妍
关键词:艾滋病
积极控制性病共建健康社会被引量:1
2020年
性病艾滋病是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与艾滋病一样,我国性病的流行形势也非常严峻。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控制性病是控制艾滋病的一项重要策略。协同作战,积极控制性病,有效遏制艾滋病,已刻不容缓。什么是性病呢?性病是指以性行为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在我国,性病主要指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其中梅毒、淋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赵飞张国龙梁妍
关键词:性病健康
河南省1995-2020年新报告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1995-2020年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1995-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个案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并采用基于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反推法混合线性模型推算HIV感染年限、感染时间及感染年龄。结果1995-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25038例(25.8%,25038/96867),≥50岁的构成比从1995-2000年的4.5%(18/396)上升至2016-2020年的35.5%(9666/27239)(趋势χ^(2)=3105.53,P<0.001)。≥60岁年龄组构成比呈逐年增加,男性在各年龄组的构成比随着年龄而增加,由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异性性传播和男男性行为传播的构成比分别从1995-2000年的5.5%(1/18)和0.0%上升至2016-2020年的86.2%(8334/9666)和13.5%(1304/9666)。异性性传播途径中,以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传播为主(48.1%,4007/8334),呈上升趋势;男性以商业性行为传播为主(54.9%,3169/5775),随着年龄而增加;女性以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传播为主(62.5%,1600/2559),呈上升趋势,已婚/同居的构成比则呈下降趋势。CD4计数反推法推算结果显示,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中,感染年龄(54.8±10.2)岁,感染年龄<50岁者占33.8%(4263/12621),感染年限(5.7±6.2)年,感染年限<3年和≥5年的比例分别占34.7%(4384/12621)和52.6%(6636/12621),感染年限的变化无明显的线性趋势。结论1995-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逐年增多,主要流行特征为性传播、男性、≥60岁、文化程度较低、医疗机构检测发现为主。艾滋病防控应重点关注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商业异性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的传播途径,加强重点人群和流动人员的HIV检测及病例发现。
梁妍徐亚珂樊盼英赵东阳施建春闫江舟姬晓宇张国龙
关键词:艾滋病
河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掌握艾滋病流行特征,是科学和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河南省艾滋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通过多年的系统追踪监测、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对河南省1995-2018年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科学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帮扶救助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梁妍张国龙
关键词:艾滋病
河南省2002-2017年既往采供血人群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生存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既往采供血人群(FPD)2002-2017年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方法,利用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河南省抗病毒治疗数据库,选取现住址为河南省、感染途径为采血(浆)、2002-2017年接受抗病毒治疗、年龄≥15岁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观察起点时间为2002年1月1日,观察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观察结局为艾滋病及相关疾病死亡。采用寿命表法估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率曲线和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病例生存的相关因素。运用Excel 2010和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25 825例研究对象,观察期的病死率为3.9/100人年(8 354/214 796.3),抗病毒治疗1、4、8、12和16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2%、80.1%、71.2%、65.7%和61.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的aHR值(95%CI)为1.46(1.39~1.53);与开始抗病毒治疗时年龄15~岁组相比,45~和60~岁组的aHR值(95%CI)分别为1.47(1.40~1.54)和2.50(2.22~2.81);与已婚/同居相比,其他婚姻状况的aHR值(95%CI)为1.29(1.21~1.36);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350个/μl组相比,<50、50~和200~个/μl组的aHR值(95%CI)分别为4.50(4.14~4.89)、2.49(2.31~2.69)和1.44(1.33~1.56);与基线无机会性感染症状者相比,有1、2~和4~5个机会性感染症状数的aHR值(95%CI)分别为1.17(1.06~1.29)、1.47(1.35~1.59)、1.74(1.60~1.89);与无复方新诺明(TMP-SMZ)服用史相比,有TMP-SMZ服用史的aHR值(95%CI)为0.69(0.65~0.73)。结论2002-2017年河南省FPD艾滋病抗病毒治疗16年的累积生存率达到61.5%。男性、开始抗病毒治疗时年龄≥45岁、基线CD4<350个/μl、基线机会性感染症状数≥1个是影响死亡病例生存的危险因素,已婚/同居、TMP-SMZ服用史是影响死亡病例生存的保护因素。
梁妍杨文杰孙定勇李宁王哲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河南省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效果及耐药毒株的出现对其治疗产生的影响。方法对自愿接受调查者知情同意,进行个人访谈填写耐药性研究调查表;对治疗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人群进行免疫学、病毒学实验室指标评价和服药依从性调查;采集抗凝血10ml,测定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浆病毒载量(VL);用RT-PCR方法扩增HIV-POL区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性分析。结果正在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24例,CD4+T淋巴细胞缓慢上升,有8.69%的HIV患者其血浆病毒载量
王哲梁妍辛天义崔兆麟吴国贤
关键词:艾滋病耐药性
高效抗逆病毒治疗对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影响及效果评估
李宁杨文杰马彦民梁妍樊盼英孙国清聂玉刚
背景: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大,病死率高的传染病。由于2002年前后河南部分地区出现艾滋病病人集中死亡现象,河南开始对AIDS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并逐步扩大范围至全省,成为抗病毒治疗开展时间早、周期长、人数多的省份之一。主要...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2005---2014年河南省15岁以上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分析被引量:34
2015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状况,并探讨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一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河南省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15岁患者数据库,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标准:2005年1月到2014年12月首次接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开始治疗时年龄为≥15岁,有完整的基线信息和随访信息。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376例研究对象,随访观察期内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3927例,病死率为3.2/100人年(3927/122350.6)。开始抗病毒治疗1、5、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7%、85.3%和78.4%。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HR=1.28,95%CI:1.20~1-37)、年龄越大(HR=1.20,95%CI:1.16~1.24)、除结婚或同居外的其他婚姻状况(HR=1.20,95%CI:1.12—1.29)、基线时症状数越多(HR=1.1l,95%CI:1.07~1.14)、初始治疗方案为司坦夫定(D4T)或齐多夫定(AZT)+去羟肌苷(DDI)+奈韦拉平(NVP)或依非韦伦(EFV)(HR=1.12,95%CI:1.04~1.20)、最近1次随访显示近7d漏服抗病毒药物(HR=18.36,95%CI:17.08~19.74)的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死亡风险大;同性性传播途径(HR=0.59,95%CI:0.40~0.87)、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高[相对于0~200个/μl组,201~350个/μl组、351—500个/μl组和501~个/μl组,HR(95%CI)值分别为0.57(0.53~0.62)、0.43(0.37—0.49)、0.33(0.27~0.40)]、教育程度越高(HR=0.89,95%CI:0.83~0.95)的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死亡风险小。结论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率较高,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大、男性、初始治疗方案为
杨文杰樊盼英梁妍聂玉刚李宁孙定勇朱谦王哲
关键词:HIV抗病毒药物存活率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