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哲

作品数:327 被引量:2,231H指数:2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10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1篇艾滋病
  • 130篇病毒
  • 49篇感染者
  • 42篇免疫缺陷
  • 42篇耐药
  • 42篇抗病毒
  • 40篇艾滋病病毒
  • 39篇HIV
  • 38篇抗病毒治疗
  • 38篇病毒治疗
  • 34篇HIV感染
  • 33篇流行病
  • 31篇流行病学
  • 28篇缺陷病
  • 28篇免疫缺陷病
  • 28篇免疫缺陷病毒
  • 24篇肝炎
  • 23篇艾滋病患者
  • 18篇丙型
  • 18篇丙型肝炎

机构

  • 207篇河南省疾病预...
  • 88篇中国疾病预防...
  • 50篇河南省卫生防...
  • 16篇中国预防医学...
  • 13篇郑州大学
  • 12篇军事医学科学...
  • 8篇郑州大学第一...
  • 6篇安徽省疾病预...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5篇河南省胸科医...
  • 5篇上蔡县疾病预...
  • 4篇尉氏县疾病预...
  • 3篇卫生部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解放军信息工...
  • 2篇四川省卫生防...
  • 2篇山东省卫生防...

作者

  • 315篇王哲
  • 94篇孙定勇
  • 69篇崔为国
  • 61篇朱谦
  • 57篇李宁
  • 53篇刘佳
  • 48篇孙国清
  • 45篇李宏
  • 44篇刘春华
  • 37篇薛秀娟
  • 33篇田随安
  • 32篇杨文杰
  • 30篇薛晓玲
  • 29篇马彦民
  • 28篇樊盼英
  • 25篇李洁
  • 21篇邢辉
  • 20篇朱新朋
  • 19篇王奇
  • 18篇聂玉刚

传媒

  • 42篇中华流行病学...
  • 36篇中国艾滋病性...
  • 25篇河南预防医学...
  • 22篇疾病监测
  • 2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6篇中国性病艾滋...
  • 12篇中国公共卫生
  • 8篇医药论坛杂志
  • 7篇河南医学研究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病毒学报
  • 5篇中国病毒病杂...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中国药物依赖...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1篇2020
  • 14篇2019
  • 14篇2018
  • 10篇2017
  • 21篇2016
  • 22篇2015
  • 20篇2014
  • 15篇2013
  • 19篇2012
  • 16篇2011
  • 12篇2010
  • 18篇2009
  • 9篇2008
  • 11篇2007
  • 12篇2006
  • 16篇2005
  • 5篇2004
  • 12篇2003
3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接受预防措施的HIV感染产妇现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部分接受干预措施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可能影响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的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类人群和其配偶、婴儿采用统一问卷进行现况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9名HIV感染产妇中年龄在25—40岁之间者占95.4%,96.3%为农民,65.1%分布在河南省上蔡县,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占87.3%。109名HIV感染产妇CD4计数在200个/μl以上占71.5%,70.7%的人未接受与艾滋病有关的治疗,生产次数在2次以上的产妇占79.8%,生产方式为阴道自然产者占69.7%,接受干预措施后24.8%的产妇仍有不安全性行为。结论:集中发生在河南省部分县(区)的既往有偿供血的农村育龄妇女(25—40岁)是HIV感染产妇出现的主要人群;这些HIV感染产妇目前多数身体状况良好,且以经产妇、阴道自然产者居多;但对该部分对象的有关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咨询服务还有待加强。
孙定勇王奇郭万申王哲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产妇预防措施
2019年12月中国大陆需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估2019年12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1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维持较高水平,但较11月下降,如果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事件的上升速度异常加快则使该判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常见事件可能以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感染等事件为主。内蒙古自治区的人间鼠疫的风险将会随着气温降低和防控工作推进而明显降低。流感将出现季节性升高,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病疫情将继续升高。12月气温降低,居民冬季取暖不当导致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较11月上升。肾综合征出血热将出现季节性高发,但发病水平低于2018年同期水平。结论 2019年12月需要对鼠疫、季节性流感予以重点关注,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肾综合征出血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予以一般关注。
靳珂李建东杨静靳淼王哲李超涂文校向妮娟李群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河南省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的死亡状况分析
2017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的死亡状况,分析影响婴幼儿死亡的有关因素。方法利用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系统收集2002—2014年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有关干预信息,包括产妇及婴幼儿的药物阻断、婴幼儿的死亡状况及原因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死亡的有关因素。结果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共报告1 705例HIV感染孕产妇分娩的婴幼儿,其中随访至18个月龄存活婴幼儿1 536例,随访过程中失访58例,死亡111例,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累计死亡率为67.51‰,1岁以下婴儿死亡率为57.01‰,新生儿死亡率为23.07‰。不同年度分娩的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死亡率无下降趋势(χ~2=1.57,P=0.201)。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出生体质量(OR=4.97,95%CI:3.12~7.92)是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孕12周前初检(OR=0.46,95%CI:0.26~0.80),婴幼儿服用联合抗病毒药物(OR=0.25,95%CI:0.15~0.42)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河南省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死亡水平较高,应针对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王奇司珩聂玉刚马彦民李宁孙定勇王哲
关键词:艾滋病婴幼儿死亡率影响因素
河南省81例HCV/HIV共感染者接受艾滋病二线抗病毒治疗效果及HIV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了解HCV/HIV共感染者在艾滋病一线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后更换二线治疗方案一年内的效果和耐药情况.方法 招募2012年5-10月间河南省新蔡、确山和尉氏3县中HIV/HCV抗体阳性且使用一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一年后病毒载量未得到抑制的患者.患者更换艾滋病二线治疗方案后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随访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和HIV耐药性检测.结果 符合条件的81例HIV/HCV共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在更换二线药物6个月、12个月后出现回升;基线、6个月和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分别为266cells/μl、275 cells/μl和299 cells/μl(x2=8.214,P=0.009);HIV病毒载量得到抑制的患者比例分别上升到6个月、12个月的46.84%、50.00%.HIV耐药发生率显著下降,基线、6个月和12个月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66.67%、26.58%和27.63%(x2=29.362,P=0.000);同时NRTI和NNRTI耐药的发生率均下降,基线、6个月和12个月的发生率分别为51.85%、18.99%和17.11%(x2=14.230,P=0.005).81例患者在基线时对NRTI中3TC、ABC和FTC的耐药发生率都在50%以上,对AZT、D4T和DDI的耐药发生率在41%-44%之间,对TDF的耐药发生率为33.33%,6个月和12个月后下降到12%- 18%.患者基线时对NNRTI中NVP和EFV的耐药率都达到65.43%,而在更换二线药物6个月和12个月后都下降到24% - 27%.结论 发生一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的HIV/HCV共感染者在更换二线治疗方案6个月后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在12个月后治疗效果改善有限。
孙定勇刘佳王奇杨文杰岳彦超过智勇杨世梅朱谦王哲
HIV1 ThaiB亚型毒株的感染性克隆及其与APOBEC3G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李敬云李林王铮刘永健鲍作义王哲庄道民李韩平刘思扬李宏冯立刚
该项目属于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研究领域。针对在我国广泛流行的HIV-1ThaiB亚型毒株,以毒株的感染性克隆及其与APOBEC3G蛋白的相互作用为核心,沿着两条技术路线开展了系列研究,一是构建毒株的感染性克隆并验证其在疫苗研...
关键词:
关键词:HIV1感染性克隆抗病毒
河南省2012—2014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新发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2—2014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新发感染的情况。方法通过中国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子平台《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对河南省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新上报的HIV-1感染者进行信息整理并进行HIV-1 BED新发感染检测。结果共筛选到4 267例新报告HIV-1感染者,并进行样本收集、信息整理和相关检测。4 267例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1 146例被判定为BED阳性,总的新发感染比例为26.86%,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上半年、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的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27.60%、25.24%、28.40%、26.33%。4 267例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抗-HCV阳性率为13.19%,563例HIV/HCV共感染者中BED阳性者有86例,新发感染比例为15.28%。抗-HCV阴性、报告地区为安阳市以及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新报告HIV-1感染者人群中新发感染比例较高。结论 2012—2014年河南省新报告HIV-1感染者人数增加,特定人群的新发感染比例较高。
刘佳闫江舟樊盼英薛秀娟王哲
关键词:艾滋病
山东省2007~2009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5
2011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7~2009年的水痘疫情,为控制水痘爆发和流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山东省2007~2009年的水痘个案病例及爆发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山东省2007~2009年共报告水痘61886例,死亡1人,3年平均发病率为22.03/10万,春、冬季高发。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42:1,主要集中在3~10岁儿童,≤10岁儿童发病率为117.59/10万。同期共报告爆发疫情72起,主要发生在农村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等控制措施,以减少爆发疫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水痘发病率。
王哲李克莉孟祥鹏徐爱强冯子健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疾控机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能力的发展与展望
2020年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害导致的人群健康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疾控机构在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领域不断提升,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和卓越的成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加强重视,以及灾害卫生应急领域的发展,对我国疾控机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和发展方向。
王哲王锐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
2021年1月中国大陆需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估2021年1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2021年1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2020年12月有所上升或保持相近水平。境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将呈现非常高水平流行态势,我国境内将同时面临本土传播疫情扩散和境外输入疫情导致本土传播风险,还可能面临春节大规模人员流动潜在引起疫情迅速扩散的极端情形;但如果各地做好监测,及时发现隔离感染者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完整追踪管理,则疫情发生本土大规模流行可能性低。季节性流感将继续保持低水平流行态势,人感染动物流感的散发病例仍将继续出现。诺如病毒病在寒假前将处于暴发较高水平。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也会在1月达到年度高峰。结论需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予以特别关注,一般关注季节性流感、人感染动物流感、诺如病毒病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涂文校王大燕靳淼王哲魏依侬孟玲向妮娟施国庆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河南省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及血清型分布调查
2016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人感染HBV的基因型、基因亚型及血清型的分布。方法采用巢式PCR法对44例HBV感染者血样进行S基因扩增并测序,应用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基因型和基因亚型;应用Magnius和Norder法进行血清型分析。结果 44例HBV感染者中检出C基因型36例(81.8%),B型8例(18.2%)。B基因型全部为B2亚型,adw2血清型。C基因型中有33例(占75.0%)为C2亚型,adrq+血清型占97.2%(35/36),adrq-血清型占2.8%(1/36)。结论河南省人感染HBV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是B基因型;C基因型中以C2亚型和adrq+血清型为主,B基因型中以B2亚型和adw2血清型为主。
郭永豪杨建辉张璐董蒲梅徐瑾叶莹张延炀王哲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基因亚型血清型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