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双波

作品数:82 被引量:1,06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经济管理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历史地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长江
  • 18篇港口
  • 14篇物流
  • 13篇城市
  • 12篇经济带
  • 12篇长江经济
  • 12篇长江经济带
  • 8篇物流供应
  • 8篇物流供应链
  • 8篇供应链
  • 6篇综合评估
  • 6篇显示器
  • 6篇岸线资源
  • 6篇长江三角
  • 6篇长江三角洲
  • 5篇港口物流
  • 5篇长三角
  • 5篇城市群
  • 4篇区位
  • 4篇区域物流

机构

  • 79篇中国科学院
  • 20篇安徽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无锡商业职业...
  • 4篇盐城工学院
  • 3篇皖西学院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滨州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江苏省工程咨...
  • 1篇南京市社会科...

作者

  • 82篇梁双波
  • 47篇曹有挥
  • 34篇吴威
  • 22篇曹卫东
  • 7篇段学军
  • 7篇张宇
  • 5篇王晓龙
  • 5篇潘坤友
  • 5篇邹辉
  • 4篇何调霞
  • 4篇李传武
  • 3篇蒋自然
  • 3篇魏鸿雁
  • 2篇曹玉红
  • 2篇陈雯
  • 2篇徐昔保
  • 2篇袁丰
  • 2篇姚士谋
  • 2篇车前进
  • 2篇陈欢

传媒

  • 15篇长江流域资源...
  • 9篇地理研究
  • 7篇地理科学进展
  • 5篇经济地理
  • 4篇人文地理
  • 4篇地理科学
  • 3篇地理学报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城市问题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地理学...
  • 1篇2015长江...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春运城际出行网络结构特征与城市角色识别——基于多元交通客流的测度被引量:15
2021年
作为要素流动的载体和空间重塑的主体,春运交通客流更能透视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基于2017年春运期间交通客流数据,从整体网络、城际联系和城市节点维度对交通客流网络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综合识别城市地域交通类型。研究发现:(1)与公路客流辐射范围和流量相比,铁路客流较大,航空客流较小;交通客流网络趋于发育为复杂网络;公路客流网络以邻省组合型城市组团为主,铁路客流网络主要为跨省组合型城市组团,航空客流网络均为"破碎"组合型城市组团。(2)由短途为主的公路客流、中短途为主的铁路客流和中长途为主的航空客流分别构筑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具有显著的分化态势和极化现象,主要发生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城市群内以及城市群之间。(3)在空间距离制约下,基于城市首位联系刻画而成的交通客流网络空间组织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公路客流形成5种区域空间组织模式,铁路客流形成多重组合的核心-边缘空间组织模式,而航空客流则形成多重组合的轴-辐空间组织运营模式。(4)城市地域交通类型分化显著,形成泾渭分明的"沉睡"区与"活跃"区,且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集散客流的主要动力。希冀能为新形势下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供借鉴。
张宇曹卫东梁双波任亚文
关键词:空间结构交通客流春运
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评价——以上海外高桥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港口后勤区域是港口功能的重要拓展空间。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功能联系的角度将上海外高桥港区与临近的外高桥保税区作为完整的地域系统,通过计算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的均值关联度,对1995年以来的外高桥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综合效应总体上比较显著,但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其中1995~1998、2000~2001和2003~2005年外高桥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关联发展的均值关联度均表现出下降态势。港口后勤区域建设规模和营运规模的扩大、服务联系的强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是导致上述动态特征的主要因素。未来从全市的角度看,随着外高桥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区战略合作的展开,港口后勤区域效应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梁双波曹有挥吴威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空间扩容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陆路交通联系时空演化被引量:2
2022年
城市群空间扩容有赖于城市间交通联系的强化。文章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探讨长三角城市群由16个设区市扩容至26个设区市,各单元经由陆路交通与中心城市及设区市市区的交通联系时空演化。结果显示:(1)空间扩容引致公路通达时间有所增长,但趋于均衡化发展。(2)扩容后普速铁路网络通达时间明显增加,尽管连通度有所提升,但连通强度明显下降;高铁网络通达时间显著低于普铁网络,且连接指数显著高于普铁网络,中心城市在高铁网络中优势突出。(3)主要得益于高速铁路发展,扩容后陆路可达性及其均衡性均有所提升,交通发展很好地支撑了城市群扩容;受城市群扩容及陆路交通发展的共同作用,可达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长江的阻隔效应更为明显。
吴威唐昭沛梁双波曹有挥
关键词:陆路交通可达性长三角城市群
行政区划调整背景下芜湖市岸线资源的时空演变与优化被引量:10
2013年
20世纪50年代港口地理学产生以来,港口体系的形成与演化、港口与腹地的交互作用、航线网络结构与组织等方面的内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岸线资源的时空演变、合理开发与规划管理等相关内容未能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仅有的研究多数散见于流域开发与管理、港口规划、河道演变与治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报告中。以沿江城市芜湖为研究对象,在行政区划调整的战略背景下,将其可利用岸线资源的空间演变划分为沿中江发展、沿青弋江发展、沿长江北扩、沿长江南延、一江两岸统筹发展等5个阶段。以此为基础,选取岸前水深、岸线稳定性等指标综合判别"新芜湖"的岸线资源等级,并结合后方腹地岸线需求对岸线开发进行功能分区,最后总结了"新芜湖"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优化措施,如实施两岸联动策略、制定岸线准入制度、实行岸线有偿使用、建立岸线调整体制等。
潘坤友曹有挥梁双波
关键词: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碳排放
长江经济带航空运输发展格局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0
2018年
航空运输的协调发展是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点任务之一。文章从机场体系空间布局、机场可达性、机场空侧服务能力以及航空运输产出等方面分析长江经济带航空运输发展格局。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航空运输在上、中游及长三角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发展差异。长三角地区机场密度大、可达性好、空侧服务水平高,绝大部分地域单元能便捷地享受到航空运输服务;中游地区机场密度与空侧服务能力最低,虽机场可达性与上游地区基本相当,其航空运输发展总体水平在三大区域中最低;上游地区机场密度较大,但空侧服务能力较低,加之集疏运体系不完善,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地区差距明显。结合当前我国航空运输成本较高的现实,文章从机场体系布局与集疏运网络优化、空侧服务能力提升以及大力发展廉价航空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中上游地区航空运输发展,促进区域协调的对策建议。
吴威曹有挥梁双波汪军能张璐璐刘玮辰
关键词:航空运输廉价航空集疏运网络长江经济带
一种基于物流供应链组织系数的选址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流供应链组织系数的选址方法及装置,物流供应链组织系数表示第一城市在区域物流供应链中的组织能力与所有城市物流供应链组织能力平均值的比值。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物流供应链组织系数的选址方法,物流供应链组织系数...
梁双波
文献传递
长江三角洲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班轮公司渐成影响港口体系演变的主导因素,班轮网络形成的内在机理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领域。以长江三角洲为案例区,从基础设施、箱量规模、港口效率、港口费用、配套产业、扶持政策6个方面构建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测度长江三角洲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港口、班轮公司、货主和货代等港口物流节点进行访谈验证,结果显示定性分析与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箱量规模和港口费用是当前影响长江三角洲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效率,最后是政策环境与航运配套产业,其中政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潘坤友曹有挥吴威梁双波魏鸿雁
关键词:班轮航线长江三角洲
一种港口后勤区位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口后勤区位的选择方法及装置,计算各个港口后勤区域选点到外高桥港口的最短时间;消除量纲影响,计算各候选点到港区的运输成本系数;港口后勤区域候选点至港区的运输成本系数等于港口后勤区域候选点到港区的最短时间与...
梁双波
文献传递
上海港口物流的发展及演化态势被引量:6
2006年
港口物流的发展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近25年上海港口物流的发展演化状况进行了定量测度,港口物流发展综合指数的计算显示,其发展突出表现为以下特征:①港口物流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②港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上述状况的形成是体制及政策环境、区域经济发展及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支撑、港口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周围港口竞争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后展望了上海港口物流未来的发展演化。
梁双波曹有挥曹卫东关颖
关键词:港口物流主成分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机场体系基础设施效率的时空演化被引量:6
2018年
机场效率评价与分析是相关学者关注的热点。采用DEA方法,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机场体系为实证,以基础设施的投入与产出为关注点,探讨2000~2014年间机场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长三角地区机场体系基础设施效率总体较低,空间上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特征;在时空演化上,基础设施效率呈提升态势,机场间的差异性呈降低趋势,各机场演化过程具有明显差别,但总体上效率高的机场,其演化过程中变异系数较低,反之亦然;近15a来机场基础设施效率的差异性演化并未引起区域空间格局大的变动,但江苏沿海地区的机场效率优势正在逐步形成。通过效率分解,发现规模效率是影响长三角地区机场体系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原因,正是规模效率的低下引致了综合技术效率低下。机场基础设施效率及其演化是机场自身发展状况(内在因素)的综合反映,同时深受区域发展水平、机场竞争态势以及机场交通区位等诸多外部因素影响。最后,讨论了提升长三角地区机场体系基础设施效率的可能路径。
吴威王聪曹有挥梁双波张璐璐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