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长成

作品数:22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哲学
  • 8篇主义
  • 6篇马克思主义
  • 3篇形而上学
  • 3篇正义
  • 3篇教学
  • 3篇高校
  • 2篇哲学思想
  • 2篇政治哲学
  • 2篇自我
  • 2篇文化哲学
  • 2篇现代性批判
  • 2篇马克思劳动
  • 2篇互利
  • 2篇哈贝马斯
  • 2篇高校马克思主...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笛卡尔
  • 1篇多维审视

机构

  • 2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铜陵学院
  • 1篇社会科学家杂...

作者

  • 22篇李长成
  • 3篇邓伯军
  • 1篇吴海龙
  • 1篇赵立庆

传媒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理论探讨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柳州师专学报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钦州学院学报
  • 1篇梧州学院学报
  • 1篇创新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遍语用学视域下理性同一性的构建——论哈贝马斯的同一性思想被引量:5
2011年
"一"和"多"是形而上学的主题。为了避免解决同一性问题的保守主义、语境主义及悲观主义立场,哈贝马斯指出,必须立足于20世纪"语言哲学"转向这一大的背景,展开意义理论批判,建立普遍语用学,才能走出理性的困境,解决"一"和"多"的问题。
李长成
关键词: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同一性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学的思考
2013年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是一场伟大的哲学变革。为了让大学生透彻理解它,教师需要从正确运用辩证分析方法、阐发马克思实践观的产生及其实现的哲学革命、立足哲学史来分析实践观的丰富内涵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李长成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学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中的正义规范理想被引量:1
2014年
现代性条件下,正义道德规范成了人们想要和平就必须遵守的"规则总和"。它的主要关切是处理财物占有的不稳定和稀少。马克思对以保护私人财产权为核心的现代性正义道德规范展开了政治经济学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批判。其正义规范理想不仅仅是一个关乎市民社会的人的权利、个体论、法律和国家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基于某种衡量标准诸如劳动、付出、能力、地位或需求等进行社会财富分配的问题,它处理的是社会和个人的终极目标问题:美好生活的本质、共同福利和幸福的实现。
李长成
关键词:正义
马克思利益理论的文本解读被引量:2
2012年
利益范畴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经历了一个渐次深入的发展过程,实现了由意识形态批判的政治哲学范畴向拜物教批判的经济哲学范畴的转变。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早期文本中,马克思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利益问题的重要性,但还是依据黑格尔的理性原则,对思想、道德和法律奴隶般地屈从于物质利益进行了批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中期文本中,马克思区分了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完成对利益的普遍性抽象,利益成为马克思重要的意识形态批判的政治哲学范畴。在《资本论》等中后期文本中,马克思把利益与政治经济学辩证结合在一起,利益转化为劳动价值分析的经济哲学概念。
邓伯军李长成
人类形而上学何以可能——论维柯的文化哲学思想
2008年
维柯通过对近代笛卡尔哲学的批判,彻底变革了哲学的主题和方法,使人类形而上学成为可能,从而确立了富有人文主义气息的近代文化哲学传统,这一传统对后来的实践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长成
关键词:笛卡尔维柯主题文化哲学
谢林对费希特知识学体系的前提性批判被引量:1
2012年
在认识论的长河中,知识学体系从费希特自我原则到谢林同一原则的演变是必然的、合乎逻辑的。费希特在对康德知识学的批判中,确立了本源性、能动性的自我原则。这个自我通过自己的纯粹活动,推演出知识学的全部内容。谢林反对费希特知识学体系的自我原则,把知识学的根基引到斯宾诺莎的实体,建立起自己的"绝对同一"的知识学体系,从而解决了从主观到客观和从客观到主观的双重过渡问题。但由于其非理性的直觉主义倾向,谢林在对费希特知识学的批判中也固有一定的局限性。
吴海龙李长成
关键词:费希特自我知识学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意蕴探究
2015年
在面对时代难题的过程中,马克思等人阐发了文化创造活动的根基、文化创造活动的阻碍、文化创造活动的理想,初步解答了文化何以可能、文化的发展如何可能、文化的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进程。
李长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论
2015年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和表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后的基本价值属性,生动体现了人民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正确认知和理解这些价值要求,并将其落实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制度化的保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键。
李长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法治
大众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大众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有解构力,也有再创造力。在大众文化崛起的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并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
邓伯军李长成
关键词:大众文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马克思劳动哲学思想的多维审视被引量:2
2017年
马克思始终从本体论高度理解劳动与自由的关系,认为真正的非异化劳动可以实现人的有限自由,其内在的根据在于劳动内在的目的性。首先,他将自然的因果性转变为被设定的自由因果性;其次,他通过对劳动与财产(所有)权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的批判分析,表明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已经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最后,他认为通过劳动交换实现互利性正义的设想只是一种法权意义上的权利要求,它既没有质疑市民社会的生产前提,也没有认真对待个人的尊严。在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劳动不仅要真正实现互利性正义,还要实现对每个个体的尊重。
李长成赵立庆
关键词:劳动哲学财产权正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