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沛寰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前列腺
  • 4篇前列腺癌
  • 4篇腺癌
  • 4篇基因
  • 2篇血红素氧合酶
  • 2篇血红素氧合酶...
  • 2篇氧合
  • 2篇氧合酶
  • 2篇再灌注
  • 2篇肾缺血
  • 2篇肾缺血再灌注
  • 2篇肾缺血再灌注...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缺血再灌注损...
  • 2篇自由基
  • 2篇细胞
  • 2篇基因表达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 6篇天津市泌尿外...
  • 5篇郑州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10篇李沛寰
  • 8篇刘秉乾
  • 6篇武玉东
  • 5篇马腾骧
  • 4篇王广有
  • 2篇范志强
  • 2篇李胜芝
  • 2篇王义昆
  • 2篇李建华
  • 1篇张彤
  • 1篇张立霞
  • 1篇魏金星
  • 1篇张志宏
  • 1篇李光三
  • 1篇王海涛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3篇2005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盘状结构域受体1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靶向盘状结构域受体(DDR)1基因的短发夹RNA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转染  目的:  构建靶向盘状结构域受体(DDR)1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重组质粒,转染到前列腺癌细...
李沛寰
关键词:前列腺癌病理机制蛋白表达
Nucleostemin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刘秉乾李沛寰张彤范志强王广有马腾骧
关键词:NUCLEOSTEMIN基因前列腺癌基因表达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增生
干扰ALKBH3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ALKBH3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体局部注射重组质粒ALKBH3-小干扰RNA(siRNA)作为实验组,空质粒载体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为空白组.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ALKBH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空白组和对照组的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460.2±203.5和588.5±241.3,均低于实验组的积分吸光度值(6558.2±1 567.1,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检测显示实验组移植瘤组织ALKBH3蛋白的表达水平(0.26±0.03)低于空白组(0.43±0.07)和对照组(0.48 ±0.06,P<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0.16±0.02)低于空白组(0.28±0.05)和对照组(0.31±0.05,P<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0.31 ±0.05)低于空白组(0.55±0.12)和对照组(0.49±0.11,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移植瘤组织ALKBH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16±0.05)低于空白组(0.78±0.27)和对照组(0.85±0.31,P<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PCN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13 ±0.02)低于空白组(0.49±0.17)和对照组(0.45 ±0.13,P <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23 ±0.04)低于空白组(0.41±0.15)和对照组(0.44±0.19,P<0.05).结论 靶向沉默ALKBH3基因表达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CNA和bcl-2表达有关.
刘秉乾李沛寰李建华王义昆武玉东
关键词:前列腺癌RNA干扰
前列腺癌组织中ALKBH3和Bcl-xl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ALKBH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43例PCa组织和125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ALKBH3和Bcl-xl蛋白的表达,分析PCa组织中ALKBH3与Bcl-xl蛋白表达的关联性。结果:PCa组织中ALKBH3和Bcl-x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BPH组织(χ2=147.877和92.133,P<0.001)。ALKBH3和Bcl-xl的蛋白表达与PCa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χ2=12.773、6.289、5.074和4.397,P<0.05)。PCa组织中ALKBH3与Bcl-xl蛋白的表达呈正关联(rp=0.261,P=0.001)。结论:ALKBH3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PCa恶性进展。
杨德京李沛寰武玉东
关键词:前列腺癌BCL-XL
索利那新与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比较索利那新与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Google学术搜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均为建库至2013年10月.收集比较索利那新与托特罗定治疗OAB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Cochrane评价方法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919例索利那新治疗,541例托特罗定速释型治疗,345例托特罗定缓释型治疗.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索利那新治疗后24h尿急次数及急迫性尿失禁次数的改善优于托特罗定速释型(RR=-0.34,95% CI:-0.50 ~-0.18,P=0.00;RR=-0.29,95% CI:-0.55~-0.04,P=0.03),口干发生率低于托特罗定速释型(RR=0.58,95% CI:0.41~0.83,P=0.00),便秘发生率高于托特罗定速释型(RR=2.72,95% CI:1.38~5.39,P=0.00),两组间每次尿量及24 h排尿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0.08).索利那新与托特罗定缓释型相比,24 h尿急次数、24 h排尿次数、24 h急迫性尿失禁、平均每次尿量及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索利那新治疗OAB的疗效优于托特罗定速释型,但便秘发生率较高.索利那新与托特罗定缓释型治疗OAB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均相当.
刘秉乾李沛寰李建华王义昆武玉东
关键词:META分析托特罗定
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和衰变加速因子基因转移克服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的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和衰变加速因子(DAF)基因转移对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激活从而克服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的能力。方法通过显微注射建立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Southern印迹杂交和流式细胞计数筛选出人HT和/或DAF基因整合与表达阳性的子代转基因小鼠。研究表达不同目的基因的转基因小鼠血管内皮细胞与15%人血清孵育后溶破细胞的百分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核因子(NF)-KB的激活,流式细胞计数检测细胞表面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表达。结果子代小鼠血管内皮细胞人HT/DAF共基因表达7只,人HT与DAF单基因表达分别为6只和8只。与15%人血清孵育后,人HT/DAF共表达组细胞的溶破细胞百分数(4±2)%低于人HT表达组细胞(25±10)%、人DAF表达组细胞(31±11)%及正常组细胞(76±24)%(P均〈0.05)。转双基因抑制细胞NF—KB激活的能力强于转人HT或DAF单基因,且转双基因细胞表面VCAM-1的表达较转单基因细胞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HT/DAF基因联合转移具有部分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激活从而克服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的能力。
刘秉乾武玉东魏金星李沛寰李光三张立霞李胜芝张志宏马腾骧
关键词:异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衰变加速因子
Nucleoste m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05年
刘秉乾王广有李沛寰范志强王海涛马腾骧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TC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技术自我更新能力
Nucleostemin基因mRNA在泌尿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Nucleostemin(NS)基因mRNA在泌尿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与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43例肾细胞癌患者、3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和3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癌组...
李沛寰刘秉乾武玉东马腾骧
文献传递
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4
2004年
目的 探讨钴卟啉 (CoPP)诱导的血红素氧合酶 (HO) 1高表达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动态检测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含量以及进行肾组织光镜形态学观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HO 1。结果 对照组BUN、Cr升高 ,SOD下降 ,MDA升高 ,HO 1中度提高 (14 4.5± 13 .6) ,肾组织结构紊乱。实验组除HO 1含量大幅提高外 (62 9.4± 78.9) ,尚能显著逆转上述改变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CoPP预处理诱导HO 1在肾缺血之前高表达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OFRs)而减轻大鼠肾IRI。
刘秉乾武玉东马腾骧王广有李沛寰李胜芝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缺血再灌注肾损伤钴卟啉氧自由基
血红素氧合酶-1与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 -1(hemeoxygenase -1,HO -1)与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分别检测48只大鼠缺血前及再灌注24h后肾IRI组织中HO -1的活性与含量 ,以及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水平。结果 :HO -1的活性与SOD呈正相关 (r=0.663 ,P<0.001),与BUN、Cr、MDA呈负相关 (r= -0.723 ,P<0.001 ;r= -0.630 ,P<0.005 ;r= -0.629,P<0.01) ;HO -1的含量与SOD呈正相关 (r=0.570,P<0.001),与BUN、Cr、MDA呈负相关 (r= -0.646,P<0.005;r= -0.577 ,P<0.001 ;r= -0.530 ,P<0.01)。结论 :HO -1与IRI关系密切 ,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OFR)而减轻IRI及保护肾功能。
刘秉乾马腾骧李沛寰王广有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血红素氧合酶-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