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秉乾

作品数:67 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基因
  • 20篇前列腺
  • 17篇腺癌
  • 16篇前列腺癌
  • 12篇异种
  • 12篇细胞
  • 11篇异种移植
  • 10篇排斥
  • 8篇肿瘤
  • 8篇抗原
  • 7篇蛋白
  • 7篇排斥反应
  • 7篇转基因
  • 7篇基因转移
  • 6篇特异
  • 6篇前列腺特异
  • 6篇膀胱
  • 5篇血清
  • 5篇前列腺肿瘤
  • 5篇腺肿瘤

机构

  • 4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7篇天津市泌尿外...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遗...
  • 5篇郑州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阳市第一人...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周口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市第六人...
  • 1篇太康县人民医...

作者

  • 67篇刘秉乾
  • 37篇武玉东
  • 26篇马腾骧
  • 23篇王广有
  • 19篇魏金星
  • 17篇李胜芝
  • 12篇马志方
  • 9篇张玥
  • 8篇李沛寰
  • 7篇王义昆
  • 5篇范志强
  • 5篇刘冉录
  • 5篇张志宏
  • 5篇李光三
  • 5篇高建光
  • 4篇杨俊福
  • 4篇徐勇
  • 4篇梁宏
  • 4篇王智勇
  • 4篇李建华

传媒

  • 11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实用医刊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国外医学(移...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4篇2005
  • 7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猪动脉内皮细胞的活化抑制实验
2008年
目的探讨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基因转移抑制猪动脉内皮细胞(PAEC)Ⅱ型活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不同条件刺激转人HT基因和正常的PAEC,在不同时段分别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细胞表面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接受刺激12h后2种PAEC核因子(NF)-κB阳性细胞百分数。结果3种刺激均可以活化PAEC,使其表面ICAM-1的表达逐步升高,并在12h左右达到峰值。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在接受刺激4h后ICAM-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细胞ICAM-1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细胞的活化受到抑制。在不同条件下刺激12h后2种细胞的NF-κB阳性细胞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达人HT的PAECNF-κB阳性细胞百分数比正常猪动脉内皮细胞低。结论表达人HT的PAECⅡ型活化受到抑制,人HT基因转移可能一定程度抑制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AVR),并且可能通过NF-κB发挥作用,PAECⅡ型活化的条件是多样的。
马志方王广有刘秉乾李胜芝张玥马腾骧
关键词:基因转移技术内皮细胞
后腹腔镜下肾固定术治疗症状性肾下垂18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固定术治疗症状性肾下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症状性肾下垂18例.经后腹腔镜完整游离患侧肾脏,13例将下垂肾脏用腔镜内缝合技术固定于腰大肌,5例用外打结方法固定于患侧腰区皮下. 结果 1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平均住院时间9 d,平均卧床时间7 d.术后静脉肾盂造影提示患侧肾脏位于正常位置.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 康复快等优点,可成为症状性肾下垂首选手术方法.
许晓伟李春伟白亚飞梁宏刘秉乾武玉东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下垂肾固定术
干扰ALKBH3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ALKBH3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体局部注射重组质粒ALKBH3-小干扰RNA(siRNA)作为实验组,空质粒载体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为空白组.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ALKBH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空白组和对照组的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460.2±203.5和588.5±241.3,均低于实验组的积分吸光度值(6558.2±1 567.1,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检测显示实验组移植瘤组织ALKBH3蛋白的表达水平(0.26±0.03)低于空白组(0.43±0.07)和对照组(0.48 ±0.06,P<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0.16±0.02)低于空白组(0.28±0.05)和对照组(0.31±0.05,P<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0.31 ±0.05)低于空白组(0.55±0.12)和对照组(0.49±0.11,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移植瘤组织ALKBH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16±0.05)低于空白组(0.78±0.27)和对照组(0.85±0.31,P<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PCN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13 ±0.02)低于空白组(0.49±0.17)和对照组(0.45 ±0.13,P <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23 ±0.04)低于空白组(0.41±0.15)和对照组(0.44±0.19,P<0.05).结论 靶向沉默ALKBH3基因表达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CNA和bcl-2表达有关.
刘秉乾李沛寰李建华王义昆武玉东
关键词:前列腺癌RNA干扰
Survivin和PTEN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TE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BTCC中Survivin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和PTEN蛋白在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BTCC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Survivin和PTEN蛋白在53例BTCC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0.4%和58.5%。Survivin的阳性表达随着BTCC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高。PTEN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Survivin和PTEN两者之间在BTCC中的表达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urvivin和PTEN的表达与BTCC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BTCC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TEN的阳性表达与BTCC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Survivin和PTEN可协同参与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
范志强徐勇孙建涛郑宏刚张彤刘秉乾郭峰刘冉录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SURVIVIN基因PTEN基因
PSA筛查与临床诊断发现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对经筛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发现和临床诊断发现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比较,评估PSA筛检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共有5632例≥50岁的男子参与了测量体内PSA的筛查,血清中PSA≥4.0ng/ml的筛检者建议其行经直肠超声波扫描指导下的前列腺针吸活组织检查,把同一时期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分析筛查出和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参加筛查的患者中共有473例(8.4%)PSA水平≥4.0ng/ml,194例进行了病理活组织检查,38例患者诊断为前列腺癌。活检率、阳性预测值和发现率分别是41.0%、19.6%和0.7%。与临床诊断出的患者比较,筛检出的前列腺癌患者PSA〈20ng/ml(55.2%vs22.4%,P〈0.01),格里森评分〈7(60.3%vs34.1%,P〈0.01),病变局限于前列腺内(87.9%vs26.8%,P〈0.01),具有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机会更多。结论PSA对发现老年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至关重要。评估PSA筛查在前列腺癌治疗结果和病死率中的意义,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沈雁冰武玉东刘秉乾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HIV感染肾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探讨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肾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合并HIV感染的肾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3例,女43例.年龄21~ 57岁,平均41岁.所有患者均由腹部X线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及CT检查确诊为肾结石.双肾结石19例,左肾结石37例,右肾结石40例.单发结石67例,多发结石29例.肾盂结石34例,肾中盏结石19例,肾上盏结石17例,肾下盏结石26例.结石最大径0.8~2.9 cm,平均(1.6 ±0.8)cm,其中>2cm者49例.肾盂、输尿管无明显狭窄.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400个/μl者29例.术前1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26例.术前均行尿常规及尿培养证实无尿路感染,其中46例因尿常规白细胞异常但未达到尿路感染诊断标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余51例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96例均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记录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9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57 min,其中>60 min者34例.术后留置尿管时间2~11d,中位值3.5d,其中>7d者27例.96例中,18例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8.8%.18例的尿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13例,变形菌属3例,粪球菌2例.18例中,14例结石最大径>2 cm,10例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400个/μl,11例术前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3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1例手术时间>60 min,10例术后留置尿管>7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400个/μl、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结石最大径>2 cm、手术时间>60 min、术后留置尿管>7d可增加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P<0.05),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D4^+T淋巴�
程传宇郝建伟武玉东刘秉乾
关键词:HIV感染肾结石输尿管软镜尿路感染
人类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在猪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及作用
2005年
目的:探讨人类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基因在猪血管内皮细胞(PIEC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人HT基因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进猪血管内皮细胞,经G418筛选(500mg/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T的表达,表达阳性细胞与人血清共同孵育检测细胞的生存率。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未经转染HT基因的PIECS的H抗原表达率是13.80%,平均荧光强度很低是32.39,α-Gal表达率是99.98%,平均荧光强度是1347.09;转HT基因的PIECS其H抗原表达率是40.17%B平均荧光强度是143.66,α-Gal表达率是41.15%B平均荧光强度是158.72。转HT基因的细胞在人血清的作用下生存率明显高于未转染的细胞。结论:转染HT基因的PIECs明显提高了H抗原的表达,同时降低了α-Gal的表达,为转基因动物实验探讨克服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AR)提供理论依据。
李胜芝马志方刘秉乾张玥王广有马腾骧
关键词:转基因异种抗原
前列腺癌组织中前列腺癌抗原-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PCa组织中前列腺癌抗原-1(P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例PCa组织、3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组织(HG-PIN)、43例BPH组织和39例其他肿瘤组织标本中PCA-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前列腺组织中PCA-1蛋白的表达。结果:PCa与HG-PIN组织标本中PCA-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6/45)和60.0%(18/30),BPH组织及其他肿瘤组织中均未见PCA-1 mRNA的表达。PCA-1 mRNA表达与PCa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与HG-PIN组织标本中PC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34/45)和50.0%(15/30),BPH组织及其他肿瘤组织中未见PCA-1蛋白阳性表达。结论:PCA-1仅在PCa组织中表达,且与PCa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有可能作为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对PCa进行早期诊断。
刘秉乾武玉东魏金星张彤刘冉录马腾骧
关键词:前列腺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前列腺腺癌伴发肾肿瘤1例被引量:1
2004年
张彤徐勇张淑敏范志强刘秉乾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肾肿瘤并发症
表达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衰变加速因子和CD59基因的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其抗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
2008年
在进行非协调性异种器官移植时,目前已经证实表达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或者补体调节蛋白的供体动物器官均可以部分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是否共表达人HT和补体调节蛋白(衰变加速因子与CD59)的转基因小鼠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能更有效的克服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利用受精卵显微注射技术建立转人HT,DAF和/或CD59基因的小鼠动物模型,流式细胞技术筛选表达不同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将小鼠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与15%的人血清共孵育,检测细胞表面天然抗体的沉积、补体的激活以及黏附分子的表达等.三种目的基因均可以在转基因小鼠体内表达,并且HT基因的表达显著减少了引起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半乳糖α-1,3-半乳糖(α-Gal)的表达.功能实验表明,与单一目的基因表达的转基因小鼠相比,共表达HT/DAF或HT/CD59的转基因小鼠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对抗人血清介导溶破细胞的能力显著增强.而且三基因共表达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对抗人血清介导溶破细胞的能力最强,可以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并且可以减少黏附分子的表达.高水平表达人HT,DAF和CD59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可以完全克服异种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并且可以部分克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本研究表明,表达三种基因的转基因小鼠的器官异种移植时存活时间可以显著延长,对异种移植来说也许是更合适的选择.
刘秉乾程传宇武玉东魏金星李光三马腾骧
关键词:补体调节蛋白超急性排斥反应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