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胜芝

作品数:46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基因
  • 17篇细胞
  • 14篇异种
  • 13篇转基因
  • 13篇小鼠
  • 11篇异种移植
  • 9篇排斥
  • 9篇内皮
  • 9篇内皮细胞
  • 9篇基因转移
  • 7篇排斥反应
  • 6篇动物
  • 6篇转基因小鼠
  • 5篇血管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细胞
  • 5篇衰变加速因子
  • 5篇特异性表达
  • 5篇肿瘤
  • 5篇膀胱

机构

  • 27篇天津市泌尿外...
  • 19篇天津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南开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奶牛发...

作者

  • 46篇李胜芝
  • 34篇马腾骧
  • 30篇王广有
  • 24篇张玥
  • 17篇刘秉乾
  • 14篇张志宏
  • 11篇马志方
  • 9篇李光三
  • 6篇张月
  • 6篇刘思金
  • 5篇劳为德
  • 5篇乔宝民
  • 4篇杨惠祥
  • 4篇畅继武
  • 4篇徐勇
  • 3篇姚旭东
  • 3篇张泽
  • 3篇王萌
  • 3篇张淑敏
  • 3篇韩瑞发

传媒

  • 9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8
  • 2篇199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向沉默核干因子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全基因组表达谱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核干因子(NS)基因在前列腺癌恶性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前列腺癌PC-3细胞NS基因表达下调后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变化,筛选与NS相互作用的差异表达基因及信号通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重要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219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涉及到细胞周期、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等多个方面。NS基因表达下调后主要引起周期素依赖激酶4抑制因子(INK4)家族基因(p15、p16和p18)的上调,以及cyclinD1和HDAC1基因的下调,其主要作用点位于CDK4/6-cyclin D和pRb—E2F1复合体上。结论在前列腺癌PC-3细胞中,NS基因可能主要通过抑制p15、p16和p18等INK4家族的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NS基因是细胞周期G1/S期检查点的重要调控因子。
刘冉录徐勇张志宏王萌孙建涛张玥李胜芝
关键词:核干因子前列腺肿瘤
转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猪动脉内皮细胞的活化抑制实验
2008年
目的探讨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基因转移抑制猪动脉内皮细胞(PAEC)Ⅱ型活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不同条件刺激转人HT基因和正常的PAEC,在不同时段分别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细胞表面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接受刺激12h后2种PAEC核因子(NF)-κB阳性细胞百分数。结果3种刺激均可以活化PAEC,使其表面ICAM-1的表达逐步升高,并在12h左右达到峰值。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在接受刺激4h后ICAM-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细胞ICAM-1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细胞的活化受到抑制。在不同条件下刺激12h后2种细胞的NF-κB阳性细胞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达人HT的PAECNF-κB阳性细胞百分数比正常猪动脉内皮细胞低。结论表达人HT的PAECⅡ型活化受到抑制,人HT基因转移可能一定程度抑制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AVR),并且可能通过NF-κB发挥作用,PAECⅡ型活化的条件是多样的。
马志方王广有刘秉乾李胜芝张玥马腾骧
关键词:基因转移技术内皮细胞
人类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在猪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及作用
2005年
目的:探讨人类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基因在猪血管内皮细胞(PIEC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人HT基因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进猪血管内皮细胞,经G418筛选(500mg/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T的表达,表达阳性细胞与人血清共同孵育检测细胞的生存率。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未经转染HT基因的PIECS的H抗原表达率是13.80%,平均荧光强度很低是32.39,α-Gal表达率是99.98%,平均荧光强度是1347.09;转HT基因的PIECS其H抗原表达率是40.17%B平均荧光强度是143.66,α-Gal表达率是41.15%B平均荧光强度是158.72。转HT基因的细胞在人血清的作用下生存率明显高于未转染的细胞。结论:转染HT基因的PIECs明显提高了H抗原的表达,同时降低了α-Gal的表达,为转基因动物实验探讨克服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AR)提供理论依据。
李胜芝马志方刘秉乾张玥王广有马腾骧
关键词:转基因异种抗原
转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在异种移植中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转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HT)在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HAR)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将人HT基因转入猪血管内皮细胞(PIECs)中,利用显微注射建立转HT基因小鼠模型,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转HT基因阳性的PIECs表面抗原及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抗原的变化。结果转HT基因的PIECs表面的α1,3半乳糖(αGal)比阴性对照下降了50%~60%,H抗原由无表达到44%~78%表达阳性;转HT基因小鼠白细胞表面的αGal比阴性对照下降了63%左右,H抗原阳性表达率为95%以上。结论HT基因在细胞和小鼠体内均有较好的表达,可减少异种抗原与异种抗体的反应,在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李胜芝刘秉乾马志方张玥王广有马腾骧
关键词:异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脂质体
转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猪动脉内皮细胞抗人血清溶破实验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转入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基因克服异种移植超急排斥反应(HAR)的作用。方法构建pcDNA3-HTcDNA重组质粒,体外培养猪动脉内皮细胞(PAEC),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HTcDNA转染PAEC,新霉素(G418)筛选具有抗性的细胞克隆,PCR检测重组基因的整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细胞H抗原和异种抗原α—Gal表达。分别以未转染的PAE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对照。将转染细胞和正常细胞分别以20%、40%和60%人血清孵育2 h,比较溶破细胞百分数。结果重组质粒转染PAEC经筛选得到抗性细胞克隆,PCR扩增出人HT基因片段,FCM检测正常PAEC与转染PAEC,α-Gal平均荧光强度由1346.81降至194.44,H抗原平均荧光强度由9.10增至215.93;α—Gal M2区由99.98%降至37.180A,H抗原M2区由13.80%升至78.54%。转染细胞以人血清孵育后溶破细胞百分数较正常细胞降低,分别由(32.32±2.37)%、(59.54±4.56)%和(71.46±5.94)%降至(15.78±2.69)%、(30.16±1.46)%和(40.48±3.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转人HT基因PAECα—Gal表达明显降低,H抗原表达升高,对人血清溶破的耐受性增强。转人HT基因可以一定程度抑制HAR。
马志方李胜芝刘秉乾张明王广有马腾骧
横纹肌肉瘤多药耐药细胞系RD/VCR的建立
2004年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化疗是最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然而,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多药耐药常常导致治疗失败.本实验以长春新碱为诱导剂,在体外成功建立了耐药细胞系DD/VCR,为进一步研究横纹肌肉瘤的耐药机理制作了模型.耐药前后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显著变化,mdr1及mrp基因,P-糖蛋白及多药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横纹肌肉瘤多药耐药的发生有关.
李玉皓李胜芝宋国祥张新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多药耐药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核定位信号肽在异种移植动物模型转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小鼠制备中的作用
2006年
目的探讨核定位信号肽(NLS)在转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基因小鼠制备中的作用。方法将受精卵随机分为3组,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制备转基因小鼠。实验组:将NIS 转基因构件与人HT转基因构件同时导入细胞质;对照Ⅰ组:将人HT转基因构件导入细胞质;对照Ⅱ组:将人HT转基因构件导入细胞核。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Southern杂交及逆转录 (RT)-PCR等方法检测人HT基因在G0代小鼠体内的整合与表达,应用流式细胞计数(FCM)检测转基因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面H抗原与α-Gal抗原的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Ⅰ组 G0代小鼠的出生率33.8%(46/136)及35.4%(23/65)高于对照Ⅱ组10.2%(51/498)(P<0.01),实验组人HT基因的整合率(30.4%,14/46)高于对照Ⅰ组(0,0/23)与对照Ⅱ组(11.8%,6/51,P< 0.01),实验组人HT基因的表达率(19.6%,9/46)也高于对照Ⅰ组(0,0/23)和对照Ⅱ组(5.9%,3/ 51,P<0.01),人HT mRNA在小鼠心、肝、肾和骨骼肌组织中均表达阳性。转基因小鼠PBMCs表面H抗原表达阳性。表达强度为人的85%~190%,同时α-Gal抗原表达显著降低,为正常小鼠的 5%~12%。转基因小鼠已经稳定传3代。结论 NLS基因与目的基因细胞质共注射是制备转基因小鼠简便实用的新方法。
刘秉乾王广有马志方李胜芝李光三马腾骧
关键词:转基因
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在猪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
2005年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基因在猪动脉内皮细胞(PAEC)表达,削减异种抗原αGal的表达。方法构建pcDNA3HTcDNA重组质粒,体外培养PAEC,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HTcDNA转染PAEC,新霉素(G418)筛选具有抗性的细胞克隆,对其用PCR检测重组质粒的整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细胞H抗原和异种抗原αGal的表达。分别以未转染的PAE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对照。结果重组质粒转染PAEC经筛选得到抗性细胞克隆,PCR扩增出人HT基因片段,FCM检测转染细胞H抗原表达升高,αGal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pcD NA3HTcDNA重组质粒,并使人HT基因在PAEC表达,抑制了αGal的合成。
马志方李胜芝刘秉乾张玥王广有马腾骧
关键词:基因转移内皮细胞
靶向沉默核干因子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PC-3、LNCaP及DU145细胞中核干因子(Nucleostemin,NS)基因的表达,研究NS基因沉默后对PC-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NS蛋白及mRNA在3种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用NS特异性小发夹RNA表达质粒转染PC-3细胞,分别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简称NS-shRNA-PC-3)中NSmRNA及蛋白的变化。比较NS基因沉默前后PC-3细胞体外、裸鼠体内增殖能力及凋亡情况的变化。结果:3种细胞中均显示NS基因高表达。转染后NS-shRNA-PC-3细胞中NS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早期凋亡细胞增多。体内致瘤实验显示,NS基因沉默后,PC-3细胞在裸鼠体内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结论:NS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RNA干扰沉默NS基因后PC-3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细胞增多。
刘冉录徐勇张志宏王萌孙建涛张玥李胜芝
关键词:核干因子前列腺癌PC-3RNA干扰
小鼠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人DAF和CD59对其心脏在人血清灌注下做功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联合转入衰变加速因子(DAF)和CD59基因对小鼠心脏在人血清灌注下做功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受精卵显微注射技术,将人DAF和CD59基因注入昆明小鼠受精卵的原核中,选取注射后仍健康的受精卵植入假孕母鼠的输卵管中待分娩。提取足月产小鼠(G_0代)基因组DNA,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及Southern印迹杂交确定外源基因整合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DAF和CD59在转基因小鼠白细胞上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人DAF和CD59在转基因小鼠心脏、肝脏及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取出转基因成功小鼠的心脏,在体外以人血清进行灌注,测定其做功能力,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灌注后心脏的组织学变化以及补体C3c的沉积情况。以单一转DAF基因的小鼠为对照。结果共获得G_0代小鼠135只,经PCR及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11只(8.1%,11/135)整合有人DAF和CD59外源基因,其中6只的白细胞膜表面人DAF和CD59表达阳性,强度分别为(86±6)%和(85±8)%,单转人DA F基因者(8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DAF及CD59仅表达于转基因小鼠心脏、肝脏及肾脏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在人血清灌注后60min内,普通小鼠的心脏做功急剧下降,接近40min时心脏停止搏动;转DAF基因小鼠的心脏做功也下降,但仍维持在最大值的20%以上;转DAF和CD59双基因小鼠的心脏做功维持在最大值的40%以上。在人血清灌注的10~60min,转基因小鼠心脏做功能力明显强于普通小鼠心脏(P<0.05);灌注20~60min时,转双基因小鼠的心脏做功能力明显强于转DAF基因小鼠心脏(P<0.05)。普通小鼠心脏在人血清灌注后组织裂解较多见,肿胀严重,而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普通小鼠,转双基因者的病理变化又明显轻于单一转DAF者,心肌血管中人C3c的沉积也明显少于单一转DAF者。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人DAF和CD59,可明显阻抑其心脏在�
张志宏马腾骧王广有李胜芝张月刘思金劳为德李光三
关键词:小鼠做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