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峥

作品数:66 被引量:230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9篇儿童
  • 21篇重症
  • 14篇儿童重症
  • 11篇综合征
  • 11篇患儿
  • 11篇肺炎
  • 10篇重症监护
  • 10篇监护
  • 9篇危重
  • 9篇窘迫综合征
  • 9篇呼吸窘迫
  • 9篇呼吸窘迫综合...
  • 9篇急性呼吸
  • 9篇急性呼吸窘迫
  • 9篇急性呼吸窘迫...
  • 7篇预后
  • 7篇脓毒
  • 6篇血症
  • 6篇重症监护室
  • 6篇危重症

机构

  • 6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郑州大学
  • 1篇保定市儿童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6篇李峥
  • 57篇钱素云
  • 27篇刘珺
  • 24篇曾健生
  • 19篇王荃
  • 19篇贾鑫磊
  • 15篇高恒妙
  • 8篇方伯梁
  • 6篇廖琨
  • 5篇武洁
  • 5篇张哲哲
  • 5篇高恒淼
  • 5篇鲁聪
  • 4篇陈晖
  • 3篇王伟
  • 3篇金志鹏
  • 2篇杨明
  • 2篇丁昌红
  • 2篇樊超男
  • 2篇纪健

传媒

  • 18篇中国小儿急救...
  • 8篇中华实用儿科...
  • 6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休克杂志...
  • 1篇2006年北...
  • 1篇2012北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3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呼吸道压力释放通气在儿童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呼吸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在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作用。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因重症肺炎并ARDS住院、并应用APRV治疗的1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比常频通气和应用APRV后第1、4、12、24小时末的呼吸机参数、呼吸道压力变化、镇静评分等,研究APRV在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并ARDS的临床效应。结果应用APRV后各时段高呼吸道压(Phigh)较常频通气呼吸道峰压(Ppeak)或平台压(Pplat)明显降低[(26.00±2.94)CmH2O(1emH20=0.098kPa)、(24.40±3.34)cmH2O、(23.30±3.46)cmH2O、(23.00±3.80)cmH2O比(31.80±5.59)cmH2O,P〈0.01];应用APRV后各时段的平均呼吸道压(Pmean)均较常频通气明显升高[(23.00±2.86)cmH2O、(21.69±3.12)cmH2O、(20.89±3.31)cmH2O、(20.46±3.48)cmH2O比(17.50±2.37)cmH2O,P〈0.05];应用APRV后第4小时末、第12小时末、第24小时末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较常频通气时明显降低[(73.00±22.39)%、(63.50±20.16)%、(63.00±21.11)%比(88.00±15.49)%,P〈0.05];应用APRV后各时段的Ramsay评分较常频通气Ramsay评分减低[(3.90±0.74)分、(2.90±0.88)分、(3.00±1.15)分、(3.50±0.71)分比(4.60±0.52)分,P〈0.05]。结论APRV的Phigh较常频通气Ppesk或Plat低,Pmean较常频通气高,FiO2较常频通气低,可在较常频通气浅的镇静深度下进行,可能是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并ARDS有效的通气方式之一。
李峥钱素云王荃贾鑫磊刘珺
关键词: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
儿童重症监护室中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总结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21例IPD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的血液、胸腔积液、脑脊液、软组织引流液标本,经实验室培养、分离、鉴定出23株肺炎链球菌(SP),检测其对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21例IPD患儿中男女比例为0.9:1。年龄5个月至13岁,其中2岁以下占61.9%。临床诊断化脓性胸膜炎最多,为12例(57.1%)。1例有基础疾病,为X-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差异。临床治愈8例(38.1%),好转11例(52.4%),未愈自动出院2例(9.5%),无死亡病例。各年度侵袭性SP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11,P=0.156);青霉素中介SP和青霉素耐药SP检出率分别为47.8%和26.1%;多重耐药率达91.3%。结论IPD好发于5岁以下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临床疾病以化脓性胸膜炎和败血症最常见。部分患儿存在基础疾病。并发症包括噬血细胞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支气管胸膜瘘等。多重耐药率达91.3%。加强IPD的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珺王荃曾健生李峥钱素云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室耐药性
危重症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儿83例,入院24 h内取其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以血清维生素A水平〈0.70μmol/L为缺乏组,0.70~〈1.05μmol/L为亚临床缺乏组,1.05~2.07μmol/L为正常组。比较三组性别、年龄、原发病、伴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入院24 h小儿危重症病例(PCIS)评分及儿童死亡危险(PRISM)评分、机械通气例数、28天存活率、住院时间。结果 83例危重症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1.06±0.18)μmol/L,缺乏组0例、亚临床缺乏组43例(51.8%)、正常组40例(48.2%)。亚临床缺乏组、正常组性别、年龄、原发病、伴发MODS、PCIS评分、机械通气例数、28天存活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亚临床缺乏组PRISM评分高于正常组(P〈0.05)。危重症患儿入院24 h PRISM评分与血清维生素A水平呈负相关(r=-0.186,P=0.001)。结论危重症患儿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较高,维生素A水平可能与病情危重程度有关。
贾鑫磊钱素云曾健生张哲哲李峥刘珺
关键词:危重症维生素A儿童
重症超声指导一例主动脉瓣上狭窄合并心肌病变危重婴儿的救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在1例主动脉瓣上狭窄合并心肌病变的危重婴儿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主动脉瓣上狭窄合并心肌病变的危重患儿的救治过程,分析重症超声在诊治中所起的指导作用。结果重症超声在本患儿救治过程中帮助临床医生及时明确呼吸衰竭和循环障碍的直接原因,提示了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病因,重症超声的动态监测为血流动力学治疗提供了指导。结论重症超声在此类患儿诊治中可提供重要的指导性信息。
李峥纪健徐文淼钱素云
关键词:主动脉瓣上狭窄心肌病变婴儿
异戊酸血症6例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丁昌红郑华李耿曾健生丁召路刘婧媛王国丽李峥董志霄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先天性气道狭窄合并肺炎中的应用:5年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先天性气道狭窄合并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5年间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PICU、入院后48 h内采用NCPAP治疗先天性气道狭窄合并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基线资料、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动脉血气、临床转归及NCPAP使用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共64例患儿纳入本研究,有效组58例,无效组6例。NCPAP治疗5年总有效率为90.6%(58/64),有效组63.8%的患儿在3~7 d撤机,平均撤机时间6.09 d。有效组NCPAP治疗后早期心率、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H、Pa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效组共6例患儿,最终均改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两组患儿存活率均为100%。所有入选患儿无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NCPAP可有效改善先天性气道狭窄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氧合,且有效率高、安全性好。
何南何南纪健钱素云高恒妙曾健生刘珺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重症肺炎有效性
既往健康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
目的总结既往健康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4例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患儿临床表现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34例中男25例;<1岁21例(62%)...
高恒淼曾健生陈晖贾鑫磊王荃李峥廖琨张成晔钱素云
文献传递
小儿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四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甲型流感(甲流)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对2016年1月至3月北京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4例危重症甲流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经过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甲流患儿均为危重病例,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均进行机械通气支持,从发病到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时间为入院第2天;所有患儿均使用纤支镜析出白色胶冻样痰栓,呈支气管树样;并在经纤支镜析出痰栓及呼吸机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塑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潜在危及生命的疾病,危重症甲流患儿易并发塑型性支气管炎,在甲流流行季节,临床上出现急性起病、短期内进行性呼吸困难,伴肺不张或实变时,应注意本病,如果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应尽早施行纤支镜检查治疗。
徐文淼纪健方伯梁李峥刘珺钱素云
关键词:甲型流感塑型性支气管炎儿童
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 PICU 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重症感染患儿53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或临床经验给予利奈唑胺治疗。53例患儿疗程6~43 d 不等。观察患儿症状好转及阳性体征消失时间,评价其临床疗效。并于用药前、治疗3 d、疗程结束后监测血 WBC、C 反应蛋白、PLT、肝肾功能,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53例患儿中,痊愈40例(75.4%),显效7例(13.2%),进步自动出院3例(5.6%),无效3例(5.6%)。临床有效率88.6%(47/53)。53例中共检出革兰阳性菌24株,总体细菌清除率95.8%(23/24)。患儿于接受利奈唑胺治疗3 d 时血 WBC 计数、C 反应蛋白明显降低(P ﹤0.05);治疗结束时进一步降低(P ﹤0.001)。疗程结束后较用药前谷丙转氨酶、PLT、尿素氮、血肌酐无明显变化(P ﹥0.05)。治疗过程中发生轻度腹泻2例,皮疹1例,PLT 下降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监测肝、肾功能无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9.4%。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临床疗效好,细菌清除率高,儿童耐受性好,安全性较高。
王伟钱素云王荃李峥
关键词:儿童革兰阳性球菌利奈唑胺
流感病毒感染患儿19例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死亡原因,以期提高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确诊流感危重症中的死亡病例,根据不同病毒类型分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死亡原因。结果共纳入19例,其中<5岁15例(78.95%),<2岁9例(47.37%)。入院时二代小儿死亡指数评分中位数为72.7%。确诊H1N1流感11例,乙型流感8例。6例存在基础病。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昏迷13例。17例出现肺炎,11例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并气漏综合征;8例并流感相关性脑病(IAE)。10例(52.63%)死于重度ARDS,7例(36.84%)死于IAE,1例(5.26%)死于多脏器障碍,1例(5.26%)死于重症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比较ARDS和IAE患儿自发病到死亡时间[15(4,22) d比3(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3,P=0.039)。在因重度ARDS死亡的患儿中,H1N1流感组以<2岁为主,乙型流感组均≥2岁。死于IAE的患儿均≥1岁。6例(31.58%)存在细菌共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患儿均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发病至首次用药平均时间为5 d。结论流感病毒感染死亡患儿主要死亡原因为重度ARDS及IAE。相对于ARDS,IAE病情进展更加急骤。
刘珺王荃钱素云高恒妙曾健生贾鑫磊李峥
关键词:流感死亡病例危重症儿童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