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抵抗素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抵抗素
  • 1篇血性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假性囊肿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脂肪肝患者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内瘘
  • 1篇特色疗法
  • 1篇条件致病菌
  • 1篇吞咽
  • 1篇吞咽功能

机构

  • 5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5篇朱健焕
  • 4篇陈范嵘
  • 3篇朱春燕
  • 3篇杨蒲芳
  • 2篇江凤翔
  • 1篇汪明涛
  • 1篇夏菁
  • 1篇戚红霞
  • 1篇蒋舒平
  • 1篇孙雄
  • 1篇叶征

传媒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过程中的诊断价值、安全性、耐受性。方法:自2011年5月至今,笔者所在科应用OMOM胶囊内镜对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包括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16例。结果:发现病灶者20例,所见病变其中包括小肠血管畸形11例,小肠多发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3例,NASID相关溃疡1例,小肠局灶隆起2例,小肠绒毛萎缩2例;未见异常7例;未成功2例。胶囊停留于胃内的平均时间为65 min(11 s^420 min),小肠内平均运行时间为312 min(171~453 min),平均到达盲肠时间为371 min(210~476 min),平均记录时间为446 min(390~620 min),医师对胶囊内镜所传输图像的平均读片时间为96 min(60~120 min),平均获取照片数为58 193张,胶囊平均排出体外时间为46 h(24~120 h)。所获取的图像质量良好。整个操作过程患者耐受性甚佳,无任何痛苦,吞咽胶囊无任何困难,检测过程中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虽然存在无法取病理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因其高效安全、无痛苦,在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仍有独特的优势。
江凤翔杨蒲芳陈范嵘朱春燕朱健焕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疾病克罗恩病
针刺疗法联合综合肺康复管理降低卒中后吞咽障碍者肺部感染率的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脑卒中作为一种急危重症,是我国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但临床观察显示此类患者致残或致死原因并非多由脑卒中自身引起,而是因其并发症所致,如肺部感染等;尤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者肺部感染率更是居高不下,不仅增加了交叉感染概率、延长了患者治疗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再次卒中概率,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风险因素[1]。研究表明吞咽功能替代疗法[2],如肠外营养虽能有效解决患者食物哽咽感、呛咳、窒息等进食状况而避免肺部感染,但长期使用易造成患者机体内环境紊乱、增加血液负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抗菌药物能有效防控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肺部感染,但鉴于抗菌药物不规范使用频次增加,致病原菌耐药菌谱发生变化、条件致病菌感染率不断升高,增加了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防控肺部感染难度,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并非理想方案[3]。针刺是一种绿色、操作简便、双向调节等优势的中医特色疗法,被广泛使用于脑卒中治疗,其效果显著。但关于针刺疗法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肺部感染防控方面研究鲜有报道,难以明确针刺疗法在该方面的使用价值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分析针刺疗法联合综合肺康复管理防控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肺部感染效果,观察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旨在明确该方法有效性及作用机制,为降低肺部感染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夏菁朱健焕叶征
关键词:肺部感染率肠外营养中医特色疗法吞咽功能条件致病菌
胰腺假性囊肿导致十二指肠内瘘伴大出血1例被引量:1
2018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未婚,因反复腹部不适7年,加重伴发热4d于2017-08—07入院。患者7年前有急性胰腺炎病史,当时治疗好转后出院(具体情况不详),出院后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门诊查腹部超声提示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形成,平时口服奥美拉唑、胰酶胶囊对症处理。
孙雄杨蒲芳陈范嵘朱健焕朱春燕江凤翔
关键词:胰腺囊肿
缺血性肠病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资料、肠镜所见以及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男4例,女11例,其中高血压史5例,糖尿病史3例,脑梗塞史4例,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病史7例,外伤史1例。该病的病理改变以肠壁充血、水肿、出血及变性坏死为主,伴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结论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对于具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及血栓形成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急性发作腹痛、便血应高度考虑本病,及早查肠镜以明确诊断。而早期诊断后早期行抗凝、改善微循环等内科保守治疗,多数病例可治愈。
朱健焕杨蒲芳陈范嵘蒋舒平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内窥镜病理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及其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正常对照3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空腹血清抵抗素,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为17.68±5.2 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85±4.4 ng/ml,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376、0.426,P<0.05),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584,P<0.01),而与腰臀比、总胆固醇、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过程中,抵抗素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
汪明涛陈范嵘朱春燕戚红霞朱健焕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抵抗素胰岛素抵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