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华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青年人才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及新辅助化疗后的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新辅助化疗对h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2004年2月—2007年6月对53例可手术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CEF方案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hTERT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前癌组织中hTERT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4%、73.6%,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791),而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289,P=0.036)。新辅助化疗后hTERT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28.3%,22.6%)均显著低于新辅助化疗前。hTERT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新辅助化疗有效率显著低于hTERTmRNA及蛋白阴性表达者(P值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hTERT基因明显下调;hTERT阴性表达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更明显,可作为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周洪伟曾晓华刘长安邓建川
- 关键词:乳腺癌端粒酶逆转录酶新辅助化疗
- 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切除临床不可扪及乳腺肿物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定位针定位切除临床不可扪及的乳腺肿物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91例的102个临床不可扪及的乳腺肿物在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肿物后行手术切除乳腺肿物。结果102个乳腺肿物均被手术切除,良性97个,恶性5个。结论超声引导定位针定位切除临床不可扪及的乳腺肿物的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缩短了手术时间,定位也较准确,对良性病变可缩小手术切除范围,对恶性病变可早发现,早分期,值得推广。
- 杨露曾晓华印国兵郭丹王继见
- 关键词:超声引导定位针乳腺肿物
- 正常人和AITD患者对碘致甲状腺细胞凋亡的不同敏感性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碘对体外培养的Grave s病(GD)、桥本氏甲状腺炎(HT)、正常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EC)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明确正常人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甲状腺细胞对碘的敏感性.方法:分离培养正常、GD和HT甲状腺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碘化钠(NaI)干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Fas/Fasl表达的水平;比较各组细胞对碘致凋亡和凋亡蛋白表达的敏感性.结果:NaI可以使正常、GD、HT患者甲状腺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并使相关的凋亡蛋白及基因Fas/Fasl表达增加,但HT和GD甲状腺细胞凋亡和Fas/Fasl表达率较正常甲状腺细胞增加更明显,以HT患者甲状腺细胞加高碘培养后凋亡更多(P<0.05).结论:与正常人相比,AITD患者对高碘导致的甲状腺细胞凋亡更敏感.
- 胡怀东曾晓华刘东方王玉君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碘
- 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密集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密集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副反应以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有可评价病灶,治疗方案为表阿霉素50mg/m2,dl,静脉注射,紫杉醇175mg/ m2,d2,静脉注射,每2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4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受到随访,临床完全缓解率(CR)为10.5%,部分缓解率(PR)为71.1%,总有效率为81.6%。其中初治患者有效率24/26(92.3%)明显高于复治患者7/12(58.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Ⅲ期者有效率20/21(95.2%)显著高于Ⅳ期者11/17(64.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主要出现在Ⅲ、Ⅳ度毒性副反应中,分别为63.2%和71.1%; 7.9%的病人出现白细胞减少性发热,经过使用G-CSF和预防使用抗生素等,能够按计划完成化疗,无严重败血症事件发生, 无治疗相关死亡,其它如血小板减少、贫血、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觉异常、肝功能异常等大多在Ⅰ、Ⅱ度毒性副反应中,可以耐受。化疗后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变,癌细胞变性,坏死,退行性改变,癌细胞减少,腺管样结构减少,间质纤维化,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密集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缓解率较高、毒性副反应可耐受,降低分期,使无法切除乳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增高。
- 曾晓华周洪伟王继见余永康印国兵刘长安
- 关键词:乳腺肿瘤表阿霉素紫杉醇密集化疗
- 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 (MDR)基因产物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6 9例乳腺癌组织中MDR基因产物 (P gp、GST π、TOPOⅡ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以P gp和GST π表达为主 ,其表达率分别为88 4 1%和 79 71% ,二者均明显高于TOPOⅡ表达率 5 7 97% (P <0 0 1) ;2种MDR基因产物共表达率为 33 33% ,3种MDR基因产物共表达率为 5 5 0 7% ,均明显高于单独表达率 11 5 9% (P <0 0 1) ;GST π和TOPOⅡ的表达均同时伴有P gp的表达 ,在P gp为阴性情况下 ,没有发现GST π和TOPOⅡ的单独表达和共表达现象。P gp和GST π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P gp和TOPOⅡ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 ) ;GST π和TOPOⅡ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P gp、GST π、TOPOⅡ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对肿瘤耐药起重要作用 ,单基因和多基因协同作用 ,以多基因共表达为主。
- 曾晓华周洪伟余永康刘长安
- 关键词:乳腺癌组织多药耐药P-糖蛋白谷胱甘肽转移酶Π
-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检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CD54)的表达和离体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在不同刺激因子作用下CD54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对41例桥本甲状腺炎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测定CD54在甲状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面积。经过分离培养的甲状腺细胞,在不同浓度IL-1β和NaI干预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54表达的变化。结果桥本甲状腺炎CD5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阳性面积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离体的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细胞CD54表达水平虽然较正常对照高,但并无显著差异;桥本甲状腺炎细胞在不同干预因素下CD54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IL-1β干预下,发现高水平的IL-1β可以使正常甲状腺细胞CD54的表达明显升高,但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细胞对IL-1β的敏感性更强,低剂量的IL-1β可以显著增加CD54的表达,加入NaI后CD54表达明显增加。结论CD54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升高可能是一种继发反应,与IL-1β和NaI有关,在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曾晓华刘长安王继见印国兵
-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
- 腔镜辅助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23例被引量:3
- 2005年
- 曾晓华周洪伟王继见余永康刘长安
-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 (AP)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ET ,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NO。结果 入院 2 4h内重症胰腺炎 (SAP)ET为 (176± 8)pg/ml、NO为 (97± 11) μmol/L、ET/NO比值为 (1 83± 0 12 ) ,均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 0 1) ;非胰腺炎急腹症和急性轻型胰腺炎 (MAP)与健康对照比较 ,ET和NO明显增高(P <0 0 1) ,但ET/NO比值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MAP组治疗后ET和NO分别为 (6 2± 6 )pg/ml和 (5 2± 11) μmol/L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SAP组治疗后第 3天ET为 (142± 6 )pg/ml、NO为(80± 12 ) μmol/L ,第 7天ET为 (95± 8)pg/ml、NO为 (5 5± 11) μmol/L ,与治疗前相比 ,ET和NO均明显降低 (P <0 0 1) ,治疗后第 7天ET/NO比值 (1 6 5± 0 2 3)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内皮细胞功能严重受损 ,ET/NO比值显著上升可能是SAP微循环障碍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早期动态检测AP患者的血浆ET和NO有助于对病情和预后的判断。
- 曾晓华朱仕钦张兴明罗文军李生伟
- 关键词:胰腺炎内皮缩血管肽类一氧化氮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P-选择素的变化及生长抑素对其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血浆内皮素 (ET )和P 选择素的变化特点以及生长抑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 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SAP和轻型胰腺炎 (MAP)组 ,并将32例SAP患者分为一般治疗组和生长抑素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浆ET和P 选择素。结果 入院 2 4h内SAP组ET和P 选择素分别为 ( 165 .45± 9.0 7)ng/L和 ( 72 .16± 5 .34 ) μg/L ,均显著高于MAP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SAP患者经一般治疗后ET和P 选择素的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 ;生长抑素治疗后ET和P 选择素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 P <0 .0 1)。生长抑素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 ( χ2 =6.412 ,P<0 .0 5 )。结论 内皮功能严重受损 ,血小板高度活化可能是SAP微循环障碍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生长抑素能强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 ,降低内皮功能损害 ,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 曾晓华朱仕钦黄伟光余永康李生伟孙建明
- 关键词:胰腺炎P-选择素生长抑素血浆内皮素
- P-选择素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内皮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00年
- 田泽丹朱士钦陈以宽曾晓华
-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内皮细胞P-选择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