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缺陷病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计数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计数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 2篇T淋巴细胞
  • 2篇T淋巴细胞计...
  • 2篇CD4^+
  • 2篇病毒
  • 1篇毒株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总淋巴细胞计...
  • 1篇流式细胞

机构

  • 4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黑发欣
  • 4篇叶景荣
  • 4篇赵月娟
  • 4篇卢红艳
  • 4篇张启云
  • 4篇张芹
  • 4篇孙伟东
  • 3篇刘海林
  • 2篇贺雄
  • 1篇吴昊
  • 1篇宋淑静
  • 1篇计云霞
  • 1篇赵辉

传媒

  • 2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6年北京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免疫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临床阶段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机体免疫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探讨HIV-1感染者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80例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进行咨询检测HIV感染者的267份血样进行CD4淋巴细胞的绝对数和百分数检测。结果180例HIV感染者CD4淋巴细胞的平均值为313.5个/μl,46例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134个病例处于无症状期;CD4淋巴细胞数有随着感染时间增长进行性减少的趋势。建议进入艾滋病期的46个病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结论北京市HIV感染者CD4淋巴细胞数处于较低的水平,处在艾滋病期或正从无症状期向艾滋病期转变,应该加强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监测工作。
叶景荣孙伟东赵月娟张芹张启云黑发欣刘海林卢红艳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Beckman和BD两种机型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两种机型(Beckman Coulter FC500和BD 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两种"设门"方法平行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方法用两种机型流式细胞仪、前向与侧向散射光和CD45两种"设门"方法,分3批次平行检测48份HIV感染者血标本。结果两种机型流式细胞仪、两种"设门"方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存在高度的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0.966和0.970。结论两种机型、两种"设门"方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接近,且高度相关,可以互为参考。
卢红艳吴昊赵辉宋淑静计云霞孙伟东张启云张芹黑发欣赵月娟叶景荣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
北京市2006年HIV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间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总数与CD4+T淋巴细胞数的相关性,以及其在监测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和简单回归回顾性分析北京市180例HIV感染者的267全血标本中CD4+T淋巴细胞数和总淋巴细胞数的相关性。根据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预测CD4+T淋巴细胞数<200/μl和CD4+T淋巴细胞数<350/μl的总淋巴细胞数临界值。结果北京市2006年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HIV感染者的总淋巴细胞数同CD4+T淋巴细胞数显著相关。用总淋巴细胞数<1 400/μl预测CD4+T淋巴细胞数<200/μl,敏感性为83.10%、特异性为42.35%、阳性预测值为34.30%、阴性预测值为87.37%;用总淋巴细胞数<1 900/μl预测CD4+T淋巴细胞数<350/μl,敏感性为92.61%、特异性为27.47%、阳性预测值为71.18%、阴性预测值为65.79%。结论在条件有限的地区,可以用总淋巴细胞数预测CD4+T淋巴细胞数,监测HIV感染者疾病的进展情况,粗略判断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叶景荣孙伟东张芹赵月娟黑发欣张启云刘海林卢红艳贺雄
关键词:总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
北京市一例HIV-1 CRF15_01B亚型类似毒株的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对一例HIV-1毒株env、gag和pol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HIV-1 CRF15_01B亚型类似毒株已在北京市出现。方法从一例在北京居住的四川籍女性HIV-1感染者(BJ06108,通过性途径感染)血浆中提取病毒RNA,使用套式PCR方法扩增env、gag和pol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病例BJ06108在env、gag和pol基因区与CRF15_01B亚型参考株1501B.TH.99.99TH_MU2079基因离散率较近,基因离散率分别为8.8%、6.1%和7.2%。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BJ06108与CRF15_01B亚型参考株1501B.TH.99.99TH_MU2079聚在一起。结论CRF15_10B亚型类似毒株已在北京市出现,应该加强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
叶景荣孙伟东赵月娟黑发欣张启云张芹刘海林卢红艳贺雄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