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红艳

作品数:169 被引量:1,249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71篇艾滋病
  • 70篇病毒
  • 42篇性行为
  • 39篇男男性行为
  • 33篇艾滋病病毒
  • 26篇流行病
  • 26篇流行病学
  • 25篇感染者
  • 23篇免疫缺陷
  • 23篇HIV
  • 23篇HIV感染
  • 22篇行为者
  • 22篇男男性行为者
  • 18篇病毒治疗
  • 17篇缺陷病
  • 17篇免疫缺陷病
  • 17篇免疫缺陷病毒
  • 17篇抗病毒
  • 17篇抗病毒治疗
  • 16篇HIV-1

机构

  • 162篇北京市疾病预...
  • 40篇中国疾病预防...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市卫生局
  • 5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地坛医院
  • 4篇云南省疾病预...
  • 4篇北京市丰台区...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2篇北京市东城区...
  • 2篇北京市预防医...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作者

  • 166篇卢红艳
  • 37篇李桂英
  • 36篇贺雄
  • 36篇辛若雷
  • 34篇夏冬艳
  • 30篇李洋
  • 29篇孙伟东
  • 29篇王娟
  • 28篇孙燕鸣
  • 25篇叶景荣
  • 25篇刘国武
  • 24篇徐敏
  • 23篇张琴
  • 21篇贺淑芳
  • 21篇赵月娟
  • 18篇陈婧
  • 17篇陈强
  • 16篇苏雪丽
  • 16篇李佳
  • 13篇黑发欣

传媒

  • 49篇中国艾滋病性...
  • 17篇国际病毒学杂...
  • 15篇中华流行病学...
  • 10篇中国预防医学...
  • 9篇首都公共卫生
  • 7篇中华预防医学...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疾病监测
  • 4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 2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年份

  • 8篇2023
  • 7篇2022
  • 14篇2021
  • 10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5篇2014
  • 14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1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9篇2004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毒载量检测有助于排除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可疑结果中的非感染者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病毒载量检测是否能够辅助排除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可疑样本中的非感染者。方法选择在筛查实验中两种酶联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一阴一阳、样本S/CO比值〈6)、且确认实验检测结果为“HIV抗体可疑”的样本19份测定病毒载量。对这些个体的感染状况进行跟踪随访,观察6个月后抗体进展情况。结果19份筛查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抗体可疑样本的病毒载量检测均为阴性,随访复查条带无进展,均排除感染HIV的可能。结论在抗体筛查实验和确认实验反应均很弱的条件下,病毒载量检测阴性有助于排除非HIV感染原因造成的抗体检测中的可疑结果。
黑发欣张启云孙伟东张琴叶景荣刘海林卢红艳
关键词:HIV病毒载量
北京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B亚型分子的流行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HIV-1B亚型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采集北京市2006年至2010年新发现的HIV—1B亚型感染者抗凝血,反转录套式PCR扩增病毒gag基因,并进行系统进化和Entropy核苷酸多态性差异分析。结果成功扩增167份标本,其中欧美B亚型10份,B’亚型14份,中国B亚型101份。B’亚型进化簇内存存多条来自泰国和印度的序列,中国B亚型独立成簇,进化簇内无其他围家的序列。中国B亚型存在4个业簇,71.1%的病例为男男性传播。以欧美B进化簇为参照,B’亚型和中国B亚型进化簇分别存在55和94个有明显差异的核苷酸位点。结论北京市存在3种类型的HIV-1B亚型,其中1种为本土株。
叶景荣苏雪丽郝明强辛若雷卢红艳白立石余双庆冯霞闫红贺雄曾毅
关键词:HIV-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新发感染率与高危行为及接受暴露前后预防用药服务情况调查
2023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MSM的HIV新发感染率与高危行为及接受暴露前后预防(PrEP/PEP)用药服务情况。方法采用Epi Info7.0软件计算参加横断面调查和队列调查样本量分别为1 227人和207人年。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招募MSM参加自填式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高危行为及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利用情况,MSM自行采集干血斑样本邮寄到指定实验室进行HIV核酸检测。建立HIV核酸阴性受检者开放式队列,随访观察至研究终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M最近1个月无保护肛交行为、最近1个月同性多性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MSM 1 147人,其中HIV核酸阴性者956人观察236人年。HIV新发感染率为1.3/100人年(3/236)。最近1个月肛交和口交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分别占50.7%(238/469)和4.9%(23/469)。最近1个月与HIV感染者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5.9%(43/723)。分别有9.8%(103/1 049)和8.7%(91/1 049)的研究对象曾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PrEP/PEP用药期间发生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4.3%(24/70)和72.2%(39/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者的最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和有同性多性伴的可能性均较高(aOR=3.16,95%CI:1.45~7.18;aOR=2.64,95%CI:1.19~6.30);最近1个月使用毒品或Rush Popper者的最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和有同性多性伴的可能性均较高(aOR=2.34,95%CI:1.67~3.30;aOR=2.42,95%CI:1.76~3.33)。结论应在MSM中倡导坚持使用安全套及开展常见滥用药物危害的健康教育。在PrEP/PEP用药服务咨询中,需提示MSM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
夏冬艳苏雪丽刘国武任仙龙王娟李桂英陈婧徐聪慧卢红艳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
北京市2010—2016年15~24岁学生艾滋病疫情状况被引量:35
2017年
目的了解2010—2016年北京市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状况及流行特征,为开展高校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6年北京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中报告的15~24岁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信息,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北京市共报告15~24岁学生HIV/AIDS病人702例,且以男大学生为主(97.57%)。2010—2016年,青年学生病例数占当年病例报告总数的比例逐年升高,分别为2.16%,3.51%,3.67%,3.44%,4.05%,4.27%,2.99%。同性传播比例由2010年的70.97%上升到2016年的87.83%。学生病例主要来自于医疗机构主动检测发现的病例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分别为37.18%(261/702)和34.05%(239/702)。结论北京市报告的青年学生病例数逐年增多,同性性行为是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大对在校学生的艾滋病宣传,以增强性安全意识和促进主动检测行为为干预重点。
王娟贺淑芳卢红艳李洋赵月娟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青少年统计学病例报告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网络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评价利用网络平台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在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学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主要采用网络调查及网络干预的模式,对MSM人群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干预进行评价,包括两次横断面调查和为期2个月的3期网络干预。结果共调查1 293人,平均年龄为(27.6±6.0)岁,其中75%年龄在18~30岁之间;86.2%为专科或本科以上学历;64.8%目前居住在北京。干预前后,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安全套使用及HIV检测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减少过去6个月中的肛交行为、消除阻碍接受HIV检测的因素等方面,网络干预不具有显著效果(P>0.05)。结论针对MSM人群,可以尝试采用网络干预的方法来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减少HIV感染的高危行为,促进接受HIV检测。
刘国武卢红艳王娟曹晓斌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网络干预
北京市HIV-1抗体阳性人群蛋白印迹试验带型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HIV-1抗体阳性者流行病学特征及样本的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带型,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2017年北京市HIV确证中心实验室检测的HIV-1抗体阳性的人群,对该人群人口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标本进行WB带型分析.结果 3196份HIV-1阳性样本中,男性占95.6%,20~39岁占74.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7.0%,未婚占69.1%,同性传播和异性传播分别占80.3%、17.8%.3196份HIV-1阳性样本的WB条带中,2653份样本出现全条带(83.0%);单条带型的反应性率分析中,出现率排在前三的是gp160(99.9%)、p66(99.6%)和p24(99.4%);带型p31在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型p66在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型p24在不同感染途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条带在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态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HIV-1抗体阳性HIV感染者在20~39岁、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未婚男性人群中较为多见,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行为干预,WB带型分析中全条带所占比例较高,说明本市大多数感染者在病毒活跃期能被及时发现.
李佳王娟张琴孙燕鸣辛若雷卢红艳孙伟东
关键词:免疫印迹条带
北京市2010—2016年艾滋病病例报告样本来源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艾滋病病例报告样本来源的分布情况及病例特征,为制定艾滋病检测策略、提高病例发现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从艾滋病防治综合信息系统下载2010—2016年北京市报告的所有艾滋病病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北京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计19702例,其主要样本来源依次为检测咨询5140例(26.09%),性病门诊4273例(21.69%),其他就诊者检测3379例(17.15%),专题调查2801(14.22%).来源为医疗行为检测的病例由2010年的40.04%增长至2016年的51.64%.通过检测咨询发现的病例构成,由2010年的19.50%增长至2016年的28.69%.结论近年来医疗行为检测在北京市艾滋病病例发现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检测咨询也依然是重要的发现途径.
贺淑芳王娟李洋卢红艳
关键词:艾滋病
北京地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HIV-1毒株耐药基因变异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观察北京地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HIV-1毒株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以2014年4-7月北京地区601例未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为对象。采集病人的静脉血,提取血浆病毒核糖核酸(RNA),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病毒pol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在Stanford University HIV耐药数据库查询,分析是否存在基因型耐药以及耐药种类。结果 601例未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中,扩增成功的458例,其中男性434例(94.8%),女性24例(5.2%);平均年龄33岁(17~77岁)。主要感染亚型依次为CRF01_AE(211例,46.1%)、CRF07_BC(126例,27.5%)、B亚型(106例,23.1%)和C亚型(15例,3.3%)。在扩增成功的病人中,7.4%(34/458)的病人存在原发耐药基因变异,其中7例病人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16例病人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8例对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3例病人同时对NRTIs和NNRTIs耐药。结论北京地区未经治疗的HIV/AIDS病人中,有部分病人存在原发耐药基因变异,极少数病人同时存在对两种主要治疗药物耐药,因此治疗前需要根据耐药检测结果制定用药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避免治疗失败。
宋映雪辛若雷叶军李在村贺亮刘安叶江竹李建维伦文辉卢红艳孙丽君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原发耐药基因突变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与无保护性肛交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无保护性肛交发生情况及其与社区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的关系。方法2009年9—10月采用应答驱动抽样方法(RDS)在北京市MSM中开展调查,问卷采用计算机辅助调查员访谈式,内容包括人口学、性行为学特征及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使用RDSAT和SA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0名MSM平均年龄30.6岁,96.0%为汉族,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8.5%,72.8%未婚。61.2%最近6个月男性性伴数量〉1;42.0%的调查对象最近一次发生过无保护性肛交。多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计分低(AOR=1.2,95%a:1.1~1-3),肛交中非主动角色(AOR=2.0,95%CI:1.3~3.2)和近12个月饮酒次数〉3次/月(AOR=1.6,95%CI:1.1~2.5)。MSM社区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克朗巴赫系数为0.93。结论北京市MSM无保护性肛交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充分发挥MSM社区内社会规范的作用,减少无保护性肛交行为的发生。
范颂孙燕鸣卢红艳马小燕岳海陆莉贺雄马伟李雪峰萧燕阮玉华邵一鸣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社会规范饮酒
北京市2010—2019年15~24岁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状况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2010—2019年北京市15~24岁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9年北京市15~24岁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9年北京市15~24岁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病例数累计为1871例,其中女性1287例(68.79%);报告率由3.16/10万增加到25.15/10万,年均增长25.92%,年增长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836.86,P<0.01)。人群报告率均呈增长趋势,除2010和2012年外,女性报告率均高于男性。2010—2019年各年龄组报告率均呈增长趋势,增幅最大的为15~19岁人群。结论北京市15~24岁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率呈增长趋势,要关注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重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流行,提高监测水平。
徐敏卢红艳李茜瑶陈强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发病率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