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其成

作品数:322 被引量:931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6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6篇医药卫生
  • 27篇哲学宗教
  • 13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历史地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20篇中医
  • 39篇养生
  • 36篇黄帝
  • 36篇黄帝内经
  • 31篇文化
  • 31篇《黄帝内经》
  • 24篇思维
  • 24篇中医药
  • 23篇中医学
  • 22篇阴阳
  • 17篇医药
  • 17篇周易
  • 13篇医理
  • 13篇医易
  • 13篇中医理论
  • 11篇医文化
  • 11篇中医文化
  • 11篇象数
  • 10篇心理
  • 10篇哲学

机构

  • 278篇北京中医药大...
  • 13篇北京大学
  • 9篇北京市石景山...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山东中医药大...
  • 6篇皖南医学院
  • 4篇南京中医学院
  • 4篇大理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人民政治...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美国芝加哥大...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301篇张其成
  • 14篇王正山
  • 11篇刘珊
  • 10篇沈艺
  • 9篇罗浩
  • 9篇李鸿泓
  • 9篇程志立
  • 8篇王群
  • 6篇周晓菲
  • 6篇王彦敏
  • 6篇于红
  • 5篇孟庆岩
  • 5篇李艳
  • 4篇翟文浩
  • 4篇鲁杰
  • 4篇潘秋平
  • 4篇钱超尘
  • 4篇王慧娟
  • 4篇王娟娟
  • 4篇于红

传媒

  • 3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6篇吉林中医药
  • 14篇中医健康养生
  • 12篇中国中医基础...
  • 11篇中医学报
  • 10篇中医药文化
  • 8篇安徽中医药大...
  • 7篇周易研究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中华医史杂志
  • 6篇医古文知识
  • 6篇中医药导报
  • 5篇中医文献杂志
  • 5篇中国医药学报
  • 5篇云南中医学院...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世界中医药
  • 5篇西部中医药
  • 4篇云南中医中药...
  • 4篇科技与企业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9篇2022
  • 12篇2021
  • 13篇2020
  • 22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15篇2016
  • 25篇2015
  • 22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19篇2010
  • 17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13篇2006
  • 7篇2005
3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医易研究的追问被引量:2
1999年
近年来,医易研究似乎形成了一个热潮。然而由于研究人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的不同,使得该项研究出现了不少问题,对此,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地反思一下。1医易象数模型能不能代替人体生命模型当代一些医易研究者以为医易研究可以涵盖或替代中医理论甚至临床研究,以为...
李艳张其成
关键词:象数中医哲学医易
中医'四大经典'书名之英译浅析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交流事业的深入,中医药要想更好地走向世界,对中医典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为...
刘珊段晓华王林云唐禄俊于红张其成
关键词:中医典籍汉英翻译翻译策略中医药文化
文献传递
象数范畴论被引量:3
1998年
张其成
关键词:象数大衍之数哲学范畴卦象周易本义
《修真图》《内经图》先天医学文化符号象征蕴意
2020年
从研究对象来看,医学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后天医学”与“先天医学”。“后天医学”关注生命形体生后死前的阶段,“先天医学”则拓展至生命诞生前与消亡后的情况,道医内丹医学属于先天医学。“文化符号”具有高度的凝练性、便于传播的传递性、深刻的隐喻性、鲜明的指向性、象征的稳定性五个特征,而秘传于气功修炼内部的具有鲜明先天医学属性的《修真图》与《内经图》,是道教内丹先哲探索人体生命奥秘和启迪后学的文化符号载体。解读此二图蕴含的深刻象征内涵,对于认知生命仍然具有良好的裨益作用。
颜文强张其成
关键词:文化符号
生命的“二体三用”模型被引量:28
1997年
:中医采用“思维模型”方法建构生命形态和运动规律 ,而西医采用“物质模型”的方法 ,这是中西医认知生命的本质差异。中医“思维模型”就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二体三用”模型。藏象、经络实质上是一种“二体三用”模型 ,因而不能用实验、实证的方法来衡量、验证 ;同时又因为生命现象的极端复杂性 ,所以“二体三用”模型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
张其成
关键词:生命思维模型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观在中医释梦心理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文章旨在探索如何将传统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智慧应用于现代临床心理的诊治。将现代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中国儒释道文化以及中医文化智慧结合,在临床释梦心理诊疗中疗效显著。人与自然界是一体的。人的内部世界像自然界天地宇宙一样上下交通,浑然一体。人的心理是对自然外物的镜映,梦是心之镜映的碎片。从一个典型梦的心理分析可以看到梦中天地人三才的病理关系,以及基于调整三者关系的心理康复之路。
王凤香张蓉张其成王晖程志立
关键词:中医心理学天人合一释梦
《黄帝内经》“时脏”学说阐微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辨析《黄帝内经》之主要时脏配属观点,探究脾土时令配属问题之渊源,并初步推测其形成时期。[方法]以文献学、历史学之研究方法,搜集《黄帝内经》成书前文献,以《礼记·月令》《管子·四时》《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春秋繁露·五行对》等篇章为重点,辨析《黄帝内经》中观点各异的时脏配属之渊源、演化及形成时期。[结果]"六时六脏"论与解剖学含义更为有关,属"时脏相应"的早期观点,但六或十二有其特定的文化渊源;"八风八脏"论是受到"出乎震"卦时、卦位的影响;"四时四脏"论未言明"土"的配属及其作用,当属"时脏相应"引入五行学说进行气化论证的早期阶段或与"四时五脏"说同源而语略;"五时五脏"论体现了与五行学说严密结合、均衡配属的特点;最具理论内涵与临床实用性的当属"四时五脏"之说。[结论]《黄帝内经》观点各异的时脏配属尽管是不同流派医家吸纳多家哲学思想的结果,但通过相关文献的辨析,其核心思想可以简要概括为:脾脏位于中央,应于四时,寄于其间各十八日以转圜。
李鸿泓张其成
关键词:黄帝内经脾脏
“象数”与“义理”新论被引量:3
1995年
张其成
关键词:《周易》《易传》六十四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太平经》“神”的观念初探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阐述天道自然的规律,其目的是内以修身,外以治国,以达到天下太平的和谐气象。《天平经》是神道书,神道是其在哲学上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太平经》"身中神"的思想的研究。
周晓菲张其成
关键词:神道生命
白石老人的“静神”养生
2010年
齐白石是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大师。身逢乱世而一生创作丰富,享年九十三岁。谨记录他生前的小故事,梳理我国历代医家、养生家对"静神"养生的理论,阐述他"静神"观思想实践与高寿之间的关系,对于人们正视精神摄养,保持身心健康有其现实意义。
张若梅张其成
关键词:养生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