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鸿泓

作品数:25 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质
  • 7篇骨质疏松
  • 7篇骨质疏松症
  • 6篇黄帝
  • 6篇黄帝内经
  • 6篇《黄帝内经》
  • 4篇脾肾
  • 4篇脾肾两虚
  • 3篇渊源
  • 3篇脾肾两虚型
  • 3篇中医
  • 3篇健脾
  • 3篇健脾方
  • 3篇补肾
  • 3篇补肾健脾
  • 3篇补肾健脾方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诱导性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机构

  • 18篇北京市石景山...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5篇李鸿泓
  • 9篇刘梅洁
  • 9篇张其成
  • 8篇鞠大宏
  • 7篇王少君
  • 7篇刘红
  • 7篇潘静华
  • 7篇李艳
  • 6篇于峥
  • 6篇赵宏艳
  • 3篇李岳泽
  • 3篇宋长恒
  • 3篇付小卫
  • 2篇吕爱平
  • 2篇杜中平
  • 2篇肖诚
  • 2篇陈曦
  • 2篇吕诚
  • 2篇张方珍
  • 2篇张立石

传媒

  • 6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西部中医药
  • 2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北京中医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北京观察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肾健脾方对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8
2012年
目的:深入探讨补肾健脾方对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并为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脾肾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阳性对照药、补肾方药、补脾方药及补肾健脾方药进行治疗。给药3个月结束后,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反映骨量的指标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反映骨吸收情况的指标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TRS%)以及反映骨形成情况的指标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TFS%)、类骨质平均宽度(OSW)、骨小梁矿化率(MAR)和骨皮质矿化率(mAR)。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胫骨TBV%显著降低(P<0.01),TRS%、TFS%、OSW、MAR和mAR显著增高(P<0.01)。与脾肾两虚模型组相比,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己烯雌酚组TBV%均显著增高(P<0.05,P<0.01),TRS%、TFS%、OSW、MAR和mAR均显著降低(P<0.01)。与健脾组相比,补肾组及补肾健脾组的TBV%明显增高(P<0.05,P<0.01),TRS%和TFS%明显降低(P<0.05,P<0.01);且补肾健脾组对上述指标的逆转较补肾组更为显著(P<0.05,P<0.01)。结论:健脾法、补肾法和补肾健脾法对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症均具有治疗作用,其中补肾健脾法的效果最佳。提示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过程中,中医的脾肾两脏是密切相关的。
鞠大宏李鸿泓刘红王少君潘静华李艳赵宏艳于峥付小卫宋长恒刘梅洁
关键词:骨质疏松补肾健脾补肾健脾
脾虚、肾虚及脾肾两虚证大鼠外周血中OPG、RANKL、VIP、MTL及GAS不同表达特点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脾虚、肾虚及脾肾两虚证在骨质疏松症发生过程的作用和特点。方法:制作大鼠脾虚、肾虚、脾肾两虚模型,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骨密度(BMD)以及外周血中骨保护素(OPG)、细胞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脾虚模型组BMD及OPG含量与之无显著差异;肾虚及脾肾两虚模型组BMD及GAS、MTL、OP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VIP、RANKL的含量则显著增高(P<0.01)。脾肾两虚模型组上述指标的改变程度较之脾虚和肾虚模型组都更为显著(P<0.05,P<0.01)。结论:脾虚、肾虚、脾肾两虚在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中均有不同作用,产生作用差异的机制可能是:肾虚状态下,OPG、RANKL的改变较为明显;而脾虚状态与VIP、GAS、MTL的改变更为相关,脾肾两虚状态下,上述指标均会发生更为显著的变化。
刘梅洁李鸿泓赵宏艳于峥王少君李艳刘红潘静华陈曦汤尔群张立石张方珍李岳泽鞠大宏
关键词:脾虚肾虚脾肾两虚
左归丸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E_2、PTH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将42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12只,模型组15只,左归丸组15只。造模给药8周后,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对不脱钙骨切片进行形态计量,并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血清中E2、PTH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胫骨TBV%及TFS%显著降低,TRS%显著增高;且大鼠血清中PTH含量显著增高,E2含量则显著降低。而左归丸组大鼠TBV%则显著高于模型组,TFS%亦显著增高,TRS%虽无差异,但有明显降低趋势;且血清中PTH含量显著降低,E2含量较之模型组显著增高。结论:左归丸可使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PTH的水平下调,同时上调E2水平,使其紊乱状态基本恢复正常,这可能是其治疗糖皮质激素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之一。
李鸿泓鞠大宏滕静如李艳刘红王少君潘静华于峥刘梅洁
关键词:左归丸骨质疏松症E2PTH
《黄帝内经》“时脏”学说阐微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辨析《黄帝内经》之主要时脏配属观点,探究脾土时令配属问题之渊源,并初步推测其形成时期。[方法]以文献学、历史学之研究方法,搜集《黄帝内经》成书前文献,以《礼记·月令》《管子·四时》《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春秋繁露·五行对》等篇章为重点,辨析《黄帝内经》中观点各异的时脏配属之渊源、演化及形成时期。[结果]"六时六脏"论与解剖学含义更为有关,属"时脏相应"的早期观点,但六或十二有其特定的文化渊源;"八风八脏"论是受到"出乎震"卦时、卦位的影响;"四时四脏"论未言明"土"的配属及其作用,当属"时脏相应"引入五行学说进行气化论证的早期阶段或与"四时五脏"说同源而语略;"五时五脏"论体现了与五行学说严密结合、均衡配属的特点;最具理论内涵与临床实用性的当属"四时五脏"之说。[结论]《黄帝内经》观点各异的时脏配属尽管是不同流派医家吸纳多家哲学思想的结果,但通过相关文献的辨析,其核心思想可以简要概括为:脾脏位于中央,应于四时,寄于其间各十八日以转圜。
李鸿泓张其成
关键词:黄帝内经脾脏
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门诊糖尿病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甘露饮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价治疗前后疗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前后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有肯定的疗效。
李鸿泓
关键词:甘露饮二甲双胍糖尿病
左归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年的应时治疗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左归丸应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3组,应时治疗组25例采用立冬至大寒服用左归丸3个月,非应时治疗组21例于非冬季时段服用左归丸3个月,对照组22例(C组)在确诊后即采用福善美(阿仑磷酸钠)连续治疗3个月;第2年各组维持原方案治疗3个月。计算每年疗程结束后的证候积分,并测定腰椎L2~L4、髋部的骨密度,对三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当年治疗3个月后证候积分下降差异显著,应时治疗组优于非应时治疗组(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骨密度改善方面仍以对照组为优(P〈0.05);第2年维持原方案治疗3个月后,应时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最显著(P〈0.05);平均骨密度增长情况与非应时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而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冬三月服用左归丸应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维持2年以上,不仅服用方便,综合疗效也优于非应时治疗组与西药组。
李鸿泓潘贵春曹玉华
关键词:左归丸疗效评价
“脾肾相关”机理探讨补肾健脾方对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大鼠外周血中OPG、RANKL、VIP、MTL、GAS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部分阐明补肾健脾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从而为阐明"脾肾相关"科学内涵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建立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阳性对照药、补肾方药、健脾方药及补肾健脾方药进行治疗。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BMD,并采用ELISA法对外周血血清中VIP、MTL、GAS、OPG、RANKL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健脾方、补肾方和补肾健脾方均能提高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大鼠的BMD,其中补肾健脾方的效果最佳;健脾方对MTL、GAS、VIP的调节作用强于补肾方,补肾方对OPG、RANKL的调节作用强于健脾方,而补肾健脾方对上述指标的调节作用均明显强于以上两方。结论:补肾健脾方可通过上调OPG、MTL、GAS水平,并下调RANKL、VIP水平,从而达到对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且补肾健脾方疗效优于补肾方和健脾方,也进一步说明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中医的脾肾两脏是密切相关的。
李鸿泓于峥赵宏艳易小烈潘静华刘红李艳王少君陈曦汤尔群张立石李岳泽张方珍鞠大宏刘梅洁
关键词:补肾健脾脾肾相关脾肾两虚
基于破骨细胞分化调节通路OPG/RANKL探讨补肾健脾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
目的:   在建立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破骨细胞分化调节通路OPG/RANKL,同时采用与脾虚和骨代谢皆密切相关的VIP/VPAC2作为观察指标,探讨在脾虚、肾虚和脾肾两虚状态下,骨吸收与骨...
李鸿泓
关键词:骨保护素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补肾健脾方骨质疏松症
《黄帝内经》自然观中“应时”思想被引量:3
2015年
阴阳五行学说及五运六气学说深刻体现了《黄帝内经》的自然观,此两种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应时"思想。时间是阴阳的首要内涵,需"应时"而法;五行是阴阳的二分,以四时的递嬗为基本节律,"应时"而迁;六气是阴阳的三分,是"六爻之动,三极之道"在中医学领域的继承和发展,是以时间为统属的时、位、标、本的统一;五运六气是天地阴阳运动变化的时间坐标,反映了天地万物整体运动变化的规律,"应时"而环会。
李鸿泓张其成
关键词:黄帝内经自然观
“冬病夏治”与“冬病冬治”的再思考——阳气量、度、向、势的完整描述被引量:3
2015年
从阳气的量、度、向、势的整体描述出发,对"冬病夏治"与"冬病冬治"进行进一步思考,指出"三伏贴"最优时间点的选择尚需进行更为深入的临床试验验证。
李鸿泓张其成
关键词:冬病夏治阳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