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冉

作品数:61 被引量:161H指数:9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8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鹿茸
  • 8篇酰基
  • 5篇药物
  • 5篇丙酰基
  • 4篇嘧啶
  • 4篇烷氧基
  • 4篇菌药
  • 4篇抗菌
  • 4篇抗菌药
  • 4篇抗菌药物
  • 4篇黄芩
  • 4篇黄芩苷
  • 4篇活性
  • 4篇光谱
  • 4篇红外
  • 4篇红外光
  • 4篇红外光谱
  • 4篇二维红外光谱
  • 4篇苯基
  • 3篇乙酸

机构

  • 46篇石家庄学院
  • 14篇天津大学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河北三元食品...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天津长芦汉沽...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59篇周冉
  • 20篇常明
  • 20篇岳红坤
  • 13篇刘斯婕
  • 11篇郧海丽
  • 9篇王飞
  • 8篇胡瑞省
  • 8篇史兰香
  • 8篇于宏伟
  • 8篇郭瑞霞
  • 7篇张宝华
  • 7篇李淑芬
  • 6篇何敬宇
  • 6篇王景翔
  • 4篇贾鹏飞
  • 4篇雷霓
  • 4篇王娟
  • 3篇刘树彬
  • 3篇张大成
  • 3篇任蕾

传媒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科学
  • 3篇石家庄学院学...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化学试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沿海企业与科...
  • 1篇红外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塑料科技
  • 1篇中国园林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河北化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声强化技术综合提取鹿茸中性激素和IGF-1的研究
本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结合超声强化技术,以鹿茸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了乙醇浓度、夹带剂流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五个因素对性激素成分及其IGF-1保留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溶剂的pH值、溶剂用量、提取...
周冉李淑芬张大成
关键词:超临界萃取鹿茸孕酮性激素
文献传递
RP-HPLC同时快速测定鹿茸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含量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鹿茸药材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3种生物碱基成分含量。方法:RP-HPLC外标法。采用Agilent TC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含0.07%醋酸的3%甲醇溶液,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尿嘧啶、次黄嘌呤和尿苷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浓度均在1.7~33.3mg·L-1的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9,0.9996;最低检测限浓度(S/N=3)分别为9.375,18.75,75μg·L-1;平均加样回收率(n=3)在98.4%~103.4%范围内。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鹿茸药材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3种生物碱基成分的同时快速测定,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周冉李淑芬
关键词:鹿茸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鹿茸活性成分综合提取分离关键技术的研究
周冉岳红坤史兰香常明王飞郭瑞霞王娟于宏伟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几种蛋白质分离技术的集成从鹿茸中提取活性成分,为分别研制成在抗衰老、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等方面有功效的保健品或新中成药提供了技术支持。该研究成果对改变中国鹿茸产品单一、技术落后、附...
关键词:
关键词:鹿茸保健品中成药
N-取代4-哌啶酮的合成方法研究
王娟贾鹏飞岳红坤周二鹏郭瑞霞牟微史兰香王景翔常明周冉
课题结合了中国能源实际情况,系统的研究了通过Mannich反应一步制得(包括N-甲基-4-哌啶酮、N-乙基-4-哌啶酮、N-正丙基-4-哌啶酮、N-正丁基-4-哌啶酮、N-苄基-4-哌啶酮)。并对该合成方法的工艺参数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哌啶酮合成工艺
品簃被引量:1
2015年
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类别,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园林建筑亦是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构成的主体,也是满足园林使用功能的主要场所。中国园林建筑的命名,更是涉及大量的古典文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簃"便是其中之一。从簃字的含义出发,引申出其作为建筑的含义,进而分析簃的功能演变和建筑类型;根据簃在古典园林中的史料记载,整理表格(古典园林中的簃),并依据实例总结簃在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布局,引出簃在古典园林中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的观点。
周冉周冉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类型
仿生硅化固定化胰蛋白酶用于控制生物粘泥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采用仿生硅化法实现对胰蛋白酶的固定,并将固定化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相结合用于抗生物粘泥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研究了正硅酸甲酯(TMOS)与酶的浓度比、介孔氧化硅(MPS)与酶的质量比、有机溶剂等因素的影响。并以MPS固定化酶为对照实验,对复合膜酶的稳定性、催化活性、重复使用性、抗蛋白质吸附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仿生硅化法制备的仿生氧化硅-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膜(Si O_2-Enzyme-PMMA film),与介孔氧化硅-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膜(MPS-Enzyme-PMMA film)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25℃和50℃储藏30 d后,两种膜酶活性分别为86.3%和81.2%。Si O_2-Enzyme-PMMA film在重复使用6次之后,复合膜的酶活剩余89.1%。将复合膜浸泡在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中18 d后,其表面蛋白质吸附量仅为不含酶PMMA的三分之一。两种复合膜均具有良好的抗蛋白吸附性能。结论:仿生硅化制备固定化酶,与介孔氧化硅载体相比,在提高固定化酶的包埋率和稳定性方面有更显著的优势,其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活性高,应用于抗生物粘泥涂层具有更好的防污效果。
周冉宋玉品刘玲君范梦姣刘春雨张一凡吴欣蕊
关键词:胰蛋白酶介孔氧化硅生物粘泥
超临界CO<Sub>2</Sub>萃取鹿茸中天然性激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Sub>2</Sub>萃取鹿茸中天然性激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粉碎的冷冻干燥鹿茸加入乙醇溶液后加入萃取釜中,在萃取温度为35-80℃,萃取压力为10-40MPa,二氧化碳流速为0.5-2.0...
李淑芬周冉徐志红张大成田松江
文献传递
香料前体香叶醇-β-D-葡萄糖苷的合成被引量:2
2011年
报道了一种合成香叶醇葡萄糖苷的新方法。考察了糖苷化反应的多种影响因素(合成方法、反应温度、摩尔比),得出最佳合成条件: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反应温度为60℃,反应物摩尔比n(溴代四乙酰葡萄糖:)n(香叶醇)为1.6∶1,反应时间为10 h,收率可达64%。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污染环境,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郭瑞霞周冉冯俊霞陆敏
关键词:香叶醇糖苷相转移催化
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石家庄学院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文章总结在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期内,着重落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突出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构建了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提出了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学生制药工程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等综合改革举措的实施,探索和推进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何敬宇岳红坤刘斯婕郭瑞霞史兰香周冉段书德宋艳丽
关键词:高校制药工程
鹿茸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关键技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密生茸毛的未骨化的幼角,是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温肾壮阳、益精补血、强健筋骨等功效。药物分析表明,鹿茸中含有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其中含有的雌激素、孕酮等对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有预防和治疗作...
周冉
关键词:鹿茸抗氧化活性活性分析超临界萃取物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