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明

作品数:95 被引量:257H指数:9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理学
  • 28篇医药卫生
  • 20篇机械工程
  • 15篇化学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3篇光谱
  • 32篇红外
  • 32篇红外光
  • 32篇红外光谱
  • 20篇光谱研究
  • 11篇红外光谱研究
  • 10篇中红外
  • 10篇中红外光谱
  • 10篇变温
  • 8篇正交
  • 8篇热变性
  • 8篇二维红外光谱
  • 6篇药物制剂技术
  • 6篇乙烯
  • 6篇头孢
  • 6篇控释
  • 5篇色谱
  • 5篇热稳定
  • 5篇热稳定性
  • 4篇胆酸

机构

  • 91篇石家庄学院
  • 10篇河北科技大学
  • 6篇河北一品制药...
  • 6篇河北一品制药...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河北九派制药...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天津药物研究...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石家庄制药集...
  • 1篇河北立信化工...

作者

  • 95篇常明
  • 45篇于宏伟
  • 20篇周冉
  • 19篇岳红坤
  • 19篇郧海丽
  • 14篇牟微
  • 10篇胡瑞省
  • 9篇王飞
  • 7篇王景翔
  • 7篇张勇
  • 6篇周二鹏
  • 6篇王娟
  • 5篇段书德
  • 5篇潘卫三
  • 4篇史兰香
  • 4篇任蕾
  • 4篇李铮
  • 4篇李晶
  • 4篇郭瑞霞
  • 4篇张东红

传媒

  • 11篇石家庄学院学...
  • 7篇煤炭与化工
  • 5篇红外技术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合成树脂及塑...
  • 3篇理化检验(化...
  • 3篇塑料科技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河北化工
  • 3篇弹性体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化学试剂
  • 2篇棉纺织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1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3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数法在中红外光谱教学中的应用
2022年
以医用白凡士林为例,通过导数法对中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处理。采用一维中红外光谱,结合一阶导数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三阶导数MIR光谱和四阶导数MIR光谱,对医用白凡士林进行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医用白凡士林分子主要存在CH_(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3)-医用白凡士林))、CH_(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2)-医用白凡士林))、CH_(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_(2)-医用白凡士林))、CH_(3)不对称变角振动模式(δ_(asCH_(3)-医用白凡士林))、CH_(3)对称变角振动模式(δ_(sCH_(3)-医用白凡士林))、CH_(2)面内摇摆振动模式(ρ_(CH_(2)-医用白凡士林))等。二阶导数MIR光谱的谱图分辨能力要优于相应的一维MIR光谱和四阶导数MIR光谱。选择适宜的平滑点数,可有效提高导数光谱的分辨能力,为拓宽中红外光谱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应用借鉴。
常明王倩张碧涵李泽腾张美环于宏伟徐元媛
关键词:导数法中红外光谱
石墨毡改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和全钒液流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毡改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和全钒液流电池的制备方法,制备该电极的工艺步骤为:(1)乙炔黑负载钨氧化物的分散处理:将负载钨氧化物的乙炔黑在分散体系中进行分散,使之形成均匀的墨汁样悬浊液;所述的分散体系中含有成...
吕立强吴建军段书德朱珠靳素景周二鹏张云宵郧海丽常永芳高岩磊常明胡瑞省吴宝贵
文献传递
脐橙果皮色素提取工艺条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纽荷尔脐橙果皮色素提取的工艺。研究表明:60%乙醇与水料液比为1 g∶20 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0.5 h条件下,色素收率可达55.4%。橙皮色素结构经过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时伟常明俱卫秀左彩虹马亚南于宏伟
关键词:脐橙果皮色素
鹿茸中3种生物碱基的提取工艺研究
2011年
[目的]优化鹿茸中3种生物碱基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乙醇作为生物碱基的提取溶剂,为了确定鹿茸中这一组有效成分的准确含量,首先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并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尿嘧啶、次黄嘌呤和尿苷3种生物碱基提取率的因素,如乙醇溶液浓度、溶剂用量、温度和时间等进行考察,并进行必要的单因素延伸实验,从而得到优化的提取鹿茸中3种生物碱基的工艺条件。[结果]确定了鹿茸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和尿苷3种生物碱基成分的含量,即在50%乙醇浓度∶物料=10∶1,60℃,45 min,4次提取的优化条件下,鹿茸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的提取率分别为0.405 5 mg/g,0.504 9 mg/g0,.481 8 mg/g。[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鹿茸有效成分回收率的计算提供数据基础,为珍贵鹿茸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周冉王飞岳红坤常明郝洁李淑芬
关键词:鹿茸HPLC正交设计
阿司匹林脉冲控释片的研制被引量:1
2012年
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制备脉冲片,并考察各处方因素对脉冲片释放度的影响.以主药和崩解剂为片芯,乙基纤维素(EC)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致孔剂,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增塑剂,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备含阿司匹林50 mg的脉冲控释片.各辅料的比例及包衣层厚度对阿司匹林片的脉冲释放均有影响.通过对处方的优化,得最终处方为主药50 mg、崩解剂30 mg,EC 180 mg,PEG6000 60 mg,HPMC 30 mg的阿司匹林脉冲控释片.通过选择片芯中的崩解剂、调整包衣层组成和厚度,可以用压制包衣的方法得到不同时间脉冲释药的阿司匹林片剂.
程三芳岳红坤常明周冉王婧
关键词:阿司匹林
穿琥宁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2007年
目的本文概括穿琥宁的药理作用,总结了目前临床应用时常见的不良反应,针对穿琥宁在临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从TDM监测、配伍及规范合理使用等方面讨论了不良反应的防治办法。为穿琥宁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了合理依据。
常明李晶
关键词:穿琥宁药理作用
硅氧树脂Si-O键伸缩振动模式ATR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在303~393K温度范围内,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分别测定硅氧树脂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在1800~600cm-1范围内,聚硅氧树脂主要存在着CH3伸缩振动模式(νCH3)、CH3变形振动模式(δCH3)、CH3摇摆振动模式(ρCH3)、Si-O伸缩振动模式(νSi-O)和Si-C伸缩振动模式(νSi-C)。在1100~1000cm-1范围内,以νSi-O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对硅氧树脂分子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硅氧树脂νSi-O的主要红外吸收频率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进一步研究了硅氧树脂νSi-O的二维红外光谱,考查温度对于νSi-O红外吸收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硅氧树脂νSi-O红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快慢顺序为:1024cm-1〉1096cm-1〉1010cm-1〉1076cm-1〉1083cm-1〉1064cm-1。本研究拓展了ATR-FTIR技术在硅氧树脂材料热变性方面的研究范围。
常明武玉洁张海燕程瑶王佳阳张宁于宏伟
关键词:二维红外光谱热变性
抗肿瘤中药冬凌草口腔崩解片的研究
姚清国李晓芹魏青肖颖张文娜王永欣常明段书德马闻师韩爱云
该课题采用现代中药提取技术和制剂技术开发中药冬凌草;以口腔速崩技术与天然抗肿瘤成份冬凌草提取物技术相结合,将以往难以迅速释药的中草药改造为释药快、起效快、安全、稳定的新型口腔给药的制剂,方便患者给药,它解决了食管癌患者因...
关键词:
关键词:抗肿瘤中药
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制备盐酸氨溴索口服渗透泵控释片。方法:使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盐酸氨溴索包合,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渗透泵片处方。结果:制得的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释放度符合要求。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能够改善盐酸氨溴索的溶解性质,从而简化盐酸氨溴索渗透泵制剂的制备方法。
常明潘卫三武玉洁魏树辉杨丽英王磊
关键词:渗透泵控释片羟丙基-Β-环糊精增溶
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的研制被引量:9
2011年
为筛选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的处方并评价其漂浮和体外释放特性,根据辅料性质及制剂质量要求,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影响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性能的主要参数,确定了最优处方。采用干粉直接压片制得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在人工胃液中考察其漂浮性能及溶出度,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其释药量。优选的处方为每片含HPMC(K15M)35 mg,碳酸氢钠20 mg,羧甲基淀粉钠47 mg,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15 mg。该处方研制的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起漂时间小于1 min,持漂时间大于12 h,12 h的累积释药量大于80%。结果表明,研制的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具有良好的漂浮特性和释药性能,且制作工艺简单。
岳红坤常明游雅邱树虹王婧乔宇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缓释正交试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