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其俊

作品数:263 被引量:883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1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5篇消融
  • 62篇心律
  • 60篇心动过速
  • 51篇心律失常
  • 50篇心房
  • 47篇射频消融
  • 45篇导管消融
  • 41篇室性
  • 40篇房颤
  • 39篇心肌
  • 38篇电生理
  • 37篇心房颤动
  • 34篇心脏
  • 33篇心室
  • 33篇综合征
  • 31篇导管
  • 31篇射频
  • 31篇消融术
  • 24篇动脉
  • 24篇室性心动过速

机构

  • 240篇江苏省人民医...
  • 20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江苏省苏北人...
  • 4篇扬州大学
  • 3篇赣南医学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常州市第一人...
  • 3篇扬州大学附属...
  • 3篇皖南医学院第...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扬州市第一人...
  • 2篇合肥市第三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62篇单其俊
  • 197篇曹克将
  • 157篇邹建刚
  • 156篇陈明龙
  • 120篇杨兵
  • 114篇陈椿
  • 64篇徐东杰
  • 45篇陈红武
  • 37篇居维竹
  • 31篇李闻奇
  • 29篇张凤祥
  • 28篇侯小锋
  • 26篇黄元铸
  • 24篇李文奇
  • 21篇廖铭扬
  • 18篇马文珠
  • 16篇许迪
  • 13篇朱莉
  • 10篇马根山
  • 10篇杨志健

传媒

  • 48篇中华心律失常...
  • 45篇中华心血管病...
  • 30篇中国心脏起搏...
  • 20篇江苏医药
  • 16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临床心电学杂...
  • 5篇中国介入心脏...
  • 4篇祝您健康
  • 4篇上海医学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4篇Chines...
  • 4篇THE 22...
  • 3篇江苏临床医学...
  • 3篇心血管病学进...
  • 3篇实用心电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南京医学院学...
  • 2篇起搏与心脏
  • 2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22篇2009
  • 17篇2008
  • 23篇2007
  • 13篇2006
  • 18篇2005
  • 19篇2004
2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Leptin)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取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1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压、血糖、血脂、血清瘦素的测定并测定腰臀比(WHR)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IMT,把研究对象按IMT分为两组:IMT<1.0mm(n=54)组和IMT≥1.0mm(n=57)组,比较两组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MT≥1.0mm组年龄、体质量、BMI、SBP、WHR、Leptin、TC、TG、HDL-C、LDL-C均显著高于IMT<1.0mm组,leptin与IMT具有相关性(r=0.85,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leptin与IMT明显相关。
贾灿萍单其俊张旭东孙恒芳陈军王晓玲陈勇
关键词:老年人瘦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连续收集2002年7月至2010年3月经基因诊断确诊为CPVT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表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6例患者(男4例)平均年龄为(13.0±4.2)岁,首发症状均为晕厥。心电图显示右胸导联T波切迹、双峰、双向以及明显的u波,无J点抬高、sT段偏移及QT间期异常,二维超声心动图未及异常。此6例患者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记录到双向性和(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数分别为2/6、5/6和3/3。6例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口服治疗,出院后3个月门诊随访,均未再发晕厥。结论CPVT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静息状态下心电图表现为右胸导联T波改变、明显的u波,发病时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8受体阻滞剂对其安全有效。
赵东生沈建华陆敬平于圣永张刚耿洁单其俊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儿茶酚胺类青少年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初步经验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报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CM)伴心房颤动(房颤),并对其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因HCM伴房颤且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三维标测系统(Carto或EnSite—NavX)导航下环肺静脉消融术达到同侧肺静脉隔离,对持续性房颤再行左心房碎裂电位消融以及线性消融。消融术后3个月内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于消融术后1、3、6个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症状后立即行常规心电图,随访治疗效果。结果共11例HCM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年龄(52±17)岁,女性2例。其中6例为阵发性房颤,5例为持续性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后4周有1例因急性左心功能不良死亡,其余10例有4例复发,其中2例再次接受消融术。随访(14±10)个月,共有7例维持窦性心律,总成功率64%,未发生消融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维持窦性心律者左心房内径及射血分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4)mmVS(46±4)mm,0.64±0.05VS0.66±0.04,P〉0.05],心功能改善(2.0±0.7VS1.2±0.4,P〈0.05,NYHA分级)。结论本文结果提示射频消融治疗HCM伴房颤安全且有效,术后维持窦性心律者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陆红进陈明龙杨兵居维竹陈红武张凤祥侯小锋陈椿邹建刚单其俊曹克将
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心房颤动(房颤,AF)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少数患者没有可发现的心脏病,称为孤立性房颤.本文用敏感性较高的双抗体夹心hsCRP ELISA法测定孤立性房颤患者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初步探讨和房颤发作的关系.
王卫明单其俊夏小杰陈明龙邹建刚蒋礼曹克将
关键词:心房颤动C反应蛋白
利用单极标测在心房颤动时消融显性房室旁道被引量:6
1997年
对12例预激综合征患者在心房颤动时以单极标测指导消融房室旁道,其中左侧显性旁道9例、右侧显性旁道3例。在消融成功的靶点图上,单极标测的心室激动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显示预激成分最明显的Delta波平均提前46±7ms。全部病例消融成功。平均随访7.9±5.1个月,除1例右侧旁道4个月后恢复旁道前向传导需再次消融外,其余11例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既未见Delta波,也无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发生。结果提示对于心房颤动合并显性房室旁道的患者,采用单极标测,其图形易于迅速辨认、测量方法亦简单,用以指导消融成功率高。
曹克将黄元铸单其俊廖铭杨邹建刚李闻奇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
心脏植入性器械患者常规随访的时间和费用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估常规随访对心脏植入性器械(CIED)患者生活影响,包括时间、费用和人力成本。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CIED患者术后3个月到医院接受常规随访,并完善随访花费时间和费用的问卷调查。结果 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入选161例患者,其中起搏器患者82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患者39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40例。患者年龄(62.3±14.29)岁,其中男性108例(67.08%)。患者平均花费150元。患者路途用时、挂号开单用时、检查前等待及检查时间分别为120、40、30及15 min,76.7%的患者需要陪同人员一同前往医院,67%的陪同人员需要请假。结论患者路途及检查前花费时间及由此产生住宿和交通的费用,大大增加了患者常规诊室随访的成本,远程监测随访可望大大节省患者的时间及金钱成本。
陈若菡陈柯萍单其俊徐伟梁兆光刘兴斌汤宝鹏刘启明齐向前张澍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问卷调查
心肌纤维化: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预测因子被引量:6
2018年
心肌纤维化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是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基质。近年来,临床上逐渐研究出多种测探心肌纤维化的方法。近期大量研究显示心脏磁共振是检测心肌纤维化的重要方法,在评估缺血性心肌病、非缺血性心肌病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预后中有着重要价值。减少或逆转心肌纤维化的方法仍在研究中。
晏煜昊单其俊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肌纤维化核磁共振室性心律失常
118例右侧房室旁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分析右侧房室旁道电生理特性及导管射频消融 (RFCA)术操作要点 ,试图总结实用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 利用RFCA技术阻断右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118例 ,其中显性旁道 71例 ,隐匿性 47例。结果 首次消融成功率 89 0 % ,随访 1个月~ 3年 ,15例( 12 7% )复发 ,经再次RFCA14例成功。最终治愈 113例 ,治愈率 95 8%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夏小杰曹克将单其俊邹建刚陈明龙李文奇陈椿杨荣许东杰顾翔黄元铸
关键词:右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心电生理检查
经皮肾去交感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2年
经皮肾去交感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SD)是一种新的非药物微创介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方法。近年临床研究表明RSD可有效治疗慢性交感神经激活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如糖耐量异常、心室肥厚、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律失常、呼吸睡眠暂停、动脉硬化和慢性心肾功能不全等。主要原理经肾动脉导管消融去除其周围部分传入和传出神经,通过下丘脑中枢神经反馈机制,减少肾脏局部和全身去甲肾上腺素溢出,治疗相关疾病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望成为心血管疾病上游革命性治疗措施。
汪强单其俊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血管疾病顽固性高血压
起源于Koch氏三角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导管消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起源于Koch氏三角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导管消融的可行性。方法 对 14例起源于Koch氏三角的房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和射频消融研究 ,其中女 8例 ,男 6例 ,年龄 13~ 71(4 7± 2 0 )岁 ,平均心动过速病史 (13± 12 )年。结果  12例射频导管消融成功 ,其中房速起源点位于Koch氏三角尖部即希氏束附近 4例 ,位于底部冠状窦口附近 8例 ;2例消融未成功者 ,房速起源点均位于希氏束附近。 9例房速可被右房程序电刺激诱发和终止。 5例需要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发作时的体表 12导联的心电图P′波特征 :Ⅰ、aVL导联均为正向 ,下壁导联几乎都为负向。无 1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或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Koch氏三角的房速是可行的。
单其俊陈明龙邹建刚李文奇陈椿杨兵夏小杰朱莉曹克将
关键词:电生理射频导管消融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