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渊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卒中
  • 4篇缺血
  • 4篇急性
  • 3篇眩晕
  • 3篇血管
  • 3篇血性
  • 3篇预后
  • 3篇缺血性卒中
  • 3篇疗效
  • 3篇急性缺血
  • 3篇急性缺血性
  • 3篇急性缺血性卒...
  • 2篇地西泮
  • 2篇溶栓
  • 2篇卒中后
  • 2篇卒中患者
  • 2篇位置性
  • 2篇位置性眩晕
  • 2篇疗效比较
  • 2篇静脉溶栓

机构

  • 14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14篇刘渊华
  • 9篇聂志余
  • 5篇何育生
  • 4篇靳令经
  • 3篇李艳成
  • 3篇陈玉辉
  • 3篇王戈鹰
  • 2篇张天宇
  • 2篇王勤鹰
  • 2篇詹青
  • 1篇严烁
  • 1篇王星
  • 1篇刘务朝
  • 1篇腾飞
  • 1篇韩红杰
  • 1篇李云霞
  • 1篇柳毅刚
  • 1篇封亮
  • 1篇徐霁充
  • 1篇封灏

传媒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纯地西泮与地西泮联合丙戊酸治疗癫持续状态的疗效比较
2011年
目的比较单纯地西泮和地西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持续状态(SE)的疗效。方法选择成人SE患者35例,分成地西泮组(给予地西泮静脉治疗)和地西泮联合丙戊酸钠组(地西泮联合丙戊酸钠静脉治疗)两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西泮联合丙戊酸钠组72 h内复发率低于地西泮组(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降低SE患者的复发。
刘渊华王勤鹰詹青
关键词:地西泮丙戊酸钠疗效
急性缺血性卒中6月后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正>目的调查卒中6个月后患者转归,评估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连续选取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刘渊华聂志余李艳成舒豪
文献传递
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出血部位与侧支血管的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成人出血型烟雾病(MMD)的出血部位与侧支血管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经DSA确诊的出血型烟雾病患者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25-61(36.12±10.75)岁.以出血原发部位不同将患者分为:IV...
王戈鹰何育生封亮张天宇刘渊华聂志余
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大脑中动脉穿支梗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孤立性眩晕主要见于前庭周围性病变,罕见于大脑中动脉(MCA)穿支脑梗死,本文探讨MCA穿支梗死出现孤立性眩晕与头晕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3例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和头晕的MCA穿支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同时通过PubMed检索之前报道的病例,回顾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包括文献共5例表现为眩晕和头晕的MCA穿支梗死病例。3例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和头晕,1例表现为持续性头晕伴随短暂性言语不清,1例有轻偏瘫,2例有眼球震颤。眩晕与头晕严重程度均为中度,经治疗后眩晕和头晕多在病程7 d内完全缓解。4例梗死灶位于左侧内囊或放射冠区,1例位于右侧放射冠。颈部及头部增强血管成像有2例显示右侧椎动脉纤细狭窄,4例完成了头部增强CTA检查均提示前循环血管正常。本文3例患者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之前,均未有明确诊断。结论 MCA穿支脑梗死可以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和头晕,严重程度较轻,持续时间通常数日,自主神经症状不明显。为了避免漏诊或误诊,推荐神经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弥散成像(DWI)可作为老年首次眩晕和头晕的常规检查项目。
何育生王星刘渊华聂志余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腔隙性脑梗死核磁共振成像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小血管病总负荷与静脉溶栓治疗转归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体负荷与静脉溶栓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3月-2018年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根据头颅MRI评估CSVD总体负荷(CSVD总负荷评分),在发病后90 d时采用mRS量表评估患者预后,良好预后定义为mRS评分≤2分。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静脉溶栓患者90 d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及住院期间并发症(住院期间新发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和泌尿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78例患者,平均年龄62.3±10.5岁,其中男性125例(70.2%)。90 d预后良好患者共128例(71.9%)。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 2.919,95%CI 1.044~8.162,P=0.041),吸烟(OR 7.752,95%CI 2.300~26.192,P=0.001),心房颤动(OR 6.553,95%CI 1.733~24.785,P=0.006),基线NIHSS评分(每增加1分:OR 1.354,95%CI 1.224~1.497,P<0.001),CSVD总负荷评分≥3分(OR 3.787,95%CI 1.127~12.728,P=0.031)是AIS患者静脉溶栓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每增加1分:OR 1.266,95%CI 1.163~1.377,P<0.001)及CSVD总负荷评分≥3分(OR 4.643,95%CI 1.562~13.801,P=0.006)是AIS静脉溶栓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SVD总负荷评分≥3分是静脉溶栓患者90 d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卓子良聂志余刘渊华郑国将毛相濡刘梦刘务朝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不良预后
椎管内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
2014年
1临床资料 男性,53岁,主因“右上肢麻木1月加重伴右侧颈肩疼痛10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月出现右上肢麻木,骑助动车时右手拇指及示指明显麻木、疼痛。症状逐渐加重,于入院前10d累及右上肢及右侧颈肩部,持续针刺样疼痛,改变体位后加重,程度较重。入院前5d,出现右上肢乏力,上抬不能,持物困难,并行走不稳,双下肢乏力,走路踩棉花感。行颈椎MRI:颈4~5、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图1示),拟诊“颈椎病(混合型)”收入院。
刘渊华
关键词:椎管内粒细胞肉瘤右上肢上肢麻木双下肢乏力改变体位
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对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13例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患者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术后记录最初的手术结果(包括血管内再通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结果,评估出院时和术后90d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血管内再通。8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7例为末梢栓塞,其中症状性3例、无症状性4例,1例症状性末梢栓塞患者同时合并术中血管夹层;1例为支架取栓相关的脑出血。术后患者均未发生高灌注综合征。出院时,11例血管再通患者,10例症状好转、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再通失败的患者,1例症状恶化、1例症状无明显变化。11例再通的患者,1例支架取栓后脑出血的失访;10例获得影像随访,1例术后12个月随访支架内80%狭窄、9例无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狭窄或闭塞。12例患者获得临床随访,1例再通患者支架内80%狭窄并再发TIA,9例无再发卒中或TIA发作,90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功能良好,中位mRS评分明显下降[术后1(0~2)分、术前2(1~4)分];2例再通失败的患者,90d的mRS评分功能恶化。结论对于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患者,在严格筛选适应证的前提下,采取血管内再通治疗是可行、安全的,短期内可改善患者缺血症状,降低再发卒中率,但长期确切疗效还有待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证实。
谭华桥王永亮马林封灏刘渊华方淳徐霁充严烁韩洪杰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动脉闭塞性疾病
急性缺血性卒中6月后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
<正>目的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6月后睡眠质量,探讨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连续选取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全部经脑MR、DWl证实。调查内容...
聂志余刘渊华何育生李艳成靳令经
文献传递
中老年人孤立性短暂性眩晕的床旁诊断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旨在探讨孤立性短暂性眩晕(isolated transient vertigo,ITV)的常见病因构成及床旁识别技巧。方法从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眩晕/头晕患者中,提取每次发作时间<3 min的中老年ITV患者共计424人,按照既定格式收集其临床特征并对病因进行分析,同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临床特征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和血管性ITV(vascular ITV,vITV)的关系。结果424例ITV患者中,BPPV占65.09%(n=276),其次是vITV,占20.51%(n=87)。52例(18.84%)BPPV被诊断为后循环缺血,12例(14.63%)vITV起初被诊断为BPPV。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眩晕发作时间<30 s、仅床上变位诱发及变位试验阳性是诊断BPPV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1)。在vITV中,活动不耐受、躯干平衡障碍、自发眼震及变位不耐受是其重要的预判因子(P<0.001),未发现血管危险因素与其独立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ITV最常见的病因是BPPV和vITV。通过某些特异性临床特征和针对性床旁检查可以快速有效地对ITV的病因进行鉴别。
何育生毛相濡刘渊华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
单纯地西泮与地西泮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地西泮与地西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共35例,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地西泮静脉治疗及地西泮联合丙戊酸钠静脉治疗。结果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
刘渊华王勤鹰詹青
关键词:DIAZEPAMEFFE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