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桂丰

作品数:341 被引量:2,165H指数:28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黑龙江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2篇期刊文章
  • 55篇专利
  • 34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48篇农业科学
  • 54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0篇基因
  • 109篇白桦
  • 44篇种源
  • 33篇小黑杨
  • 33篇黑杨
  • 31篇胁迫
  • 28篇耐盐
  • 27篇转基因
  • 27篇落叶松
  • 24篇柽柳
  • 21篇育种
  • 21篇种源试验
  • 20篇耐盐性
  • 20篇长白落叶松
  • 19篇地理变异
  • 16篇种子
  • 16篇克隆
  • 15篇种源选择
  • 13篇区划
  • 12篇杂交

机构

  • 327篇东北林业大学
  • 7篇教育部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吉林省林业科...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黑龙江省森林...
  • 2篇黑龙江省森林...
  • 2篇辽宁农业职业...
  • 2篇哈尔滨教育学...
  • 2篇黑龙江省铁力...
  • 1篇北京市园林绿...
  • 1篇黑龙江省教育...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黑龙江省林业...

作者

  • 338篇刘桂丰
  • 150篇姜静
  • 148篇杨传平
  • 48篇王玉成
  • 46篇李慧玉
  • 38篇刘关君
  • 36篇杨书文
  • 27篇魏志刚
  • 26篇夏德安
  • 19篇董京祥
  • 17篇张培杲
  • 16篇陈肃
  • 15篇穆怀志
  • 14篇吕清友
  • 14篇王会仁
  • 13篇李成浩
  • 13篇李志新
  • 12篇刘宇
  • 12篇李开隆
  • 11篇高玉池

传媒

  • 96篇东北林业大学...
  • 25篇北京林业大学...
  • 23篇植物研究
  • 15篇植物生理学通...
  • 10篇林业科学
  • 5篇遗传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园艺学报
  • 4篇中国生物化学...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第八届中国林...
  • 3篇林产化学与工...
  • 3篇核农学报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森林工程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2篇2023
  • 15篇2022
  • 10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14篇2013
  • 5篇2012
  • 12篇2011
  • 12篇2010
  • 30篇2009
  • 29篇2008
  • 9篇2007
  • 21篇2006
  • 17篇2005
  • 17篇2004
3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白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的研究
根据10年生长白落叶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的资料,从生态遗传学的观点出发,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长白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1)海拔垂直梯度渐变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型变异;(2)低海拔、低等效纬度的小北湖种源是长白...
杨传平刘桂丰夏德安杨书文张培果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种源地理变异生长性状
文献传递
基因组时代的林木育种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组测序成本极大降低,测序速度极大加快,使得林木基因组测序成为新常态下的常规研究技术,大量的林木基因组将被测定.目前,林木已经进入了基因组时代.
杨传平王玉成陈肃刘桂丰
关键词:林木育种基因组学遗传育种分子设计育种
白桦黄叶突变株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测序及其靶基因被引量:5
2019年
叶色突变是植物最常见的突变性状,其形成机理多样。前期Cinnamoyl-coAReductase1(BpCCR1)基因的过表达白桦转化株系中发现一个黄叶突变株系(yl),该株系全株叶片颜色在整个生长季均呈现黄色。试验以黄叶突变株yl、野生型白桦WT和转BpCCR1基因OE11株系为材料,测定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色参数和光合参数,并采用转录组测序对差异LncRNA及其靶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株系(WT和OE11)相比,yl株系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降低,而yl株系的叶色参数的绝对值升高。此外,与WT相比,132个LncRNA在yl株系中差异表达。与WT相比,137个LncRNA在OE11株系中差异表达。与OE11相比,160个LncRNA在yl株系中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LncRNA调控大量的靶基因并参与到卟啉和叶绿素生物代谢、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光合作用等代谢通路。因此,这些差异LncRNA及其靶基因可能与黄叶突变株叶色变异的形成密切相关。
张嫚嫚刘桂丰冮慧欣李艺迪顾宸瑞姜静
关键词:白桦靶基因
转TaLEA基因小黑杨抗寒株系的筛选被引量:6
2011年
为验证转TaLEA基因小黑杨耐低温能力并筛选抗寒的优良株系,对11个转LEA基因小黑杨株系与非转基因野生型小黑杨对照(WT)进行了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质量分数、冷害指数等。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条件下,除XL09外,其余各转基因株系的MDA质量摩尔浓度均低于WT,转基因株系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平均值低于WT的16.5%;抗氧化酶类活性在低温胁迫下仅XL10和XL11株系相对较高;叶绿素质量分数除XL01略低于WT外,其余转基因株系均高于WT,转基因株系叶绿素的质量分数平均值为35.1 mg.g-1,高于WT的6.4%;冷害指数方面,各转基因株系中除XL03高于WT外,其余均低于WT。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株系的抗寒性,从强到弱排序为:XL11>XL10>XL14>XL04>XL07>XL03>XL13>WT>XL06>XL01>XL05>XL09。外源基因LEA的导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黑杨的抗寒性,其中XL11、XL10、XL14、XL04株系耐低温能力较强。
王遂刘梦然黄海娇穆怀志李志新刘桂丰
关键词:小黑杨LEA基因抗寒性
低温胁迫对白桦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2
2008年
将白桦幼苗分别置于4℃和对照(23℃)的人工气候室中,分别在处理当天、4、7、10、14d时测定其高生长、叶片质膜透性、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效率(NPQ)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高生长基本停止,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14d时叶片变黄;相对电导率先升高后降低,最后恢复到对照水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和NPQ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Fv′/Fm′和NPQ则先降低后升高;qp表现为先降低后有升高,最后降低的波动形式。这些现象表明,4℃低温已造成了质膜可逆性的伤害和PSII原初光能转化受到抑制,但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植物产生了适应性,抗寒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乌凤章王柏臣刘桂丰杨传平
关键词:白桦低温胁迫冷胁迫叶绿素A荧光参数
樟子松顶端优势的分子机制研究
本研究以自然芽变的樟子松枝条嫁接获得的丧失顶端优势樟子松突变体为研究材料,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与质谱联用技术获了突变樟子松与对照樟子松在不同发育时期表达差异的蛋白质。通过凝胶电泳图谱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RAD23...
王柏臣刘桂丰杨传平
关键词:樟子松
文献传递
靶向敲除GLK基因的CRISPR/Cas9系统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敲除GLK基因的CRISPR/Cas9系统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计、构建、筛选,最终提供一些基于CRISPR/Cas9系统,同时能靶向白桦GLK基因的高效gRNA及靶位点序列,...
刘桂丰王伟邱志楠李爽姜静陈肃
文献传递
长白落叶松插穗内源激素变化与不定根产生的关系被引量:41
2000年
以长白落叶松采穗圆和扦插床的稳条为材料.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法。研究采穗母树在不同发育时期、插条在生根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采穗母树和插条在不同时期的内源激素含量均有显著差异.插穗自扦插后GA4的含量显著增加.IPA的含量也高于对照;ABA的含量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GA4、IPA在插条的愈伤组织形成及不定根产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采穗母树的内源激素变化与插条的内源激素变化相反。根据采稳母树各生长期的激素变化及其它条件.可以确定最佳采穗期为7月初。
刘关君李绪尧由香玲张静赵颖慧刘桂丰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内源激素不定根落叶松
二色补血草海藻糖-6-磷酸磷酸酯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以二色补血草叶片组织为材料构建了cDNA文库,文库的初始滴度为2.0×106pfu,重组率为95%,平均插入片段为0.8 kb,扩增后文库的滴度为4.0×109pfu.mL-1。通过随机测序从文库中获得的海藻糖-6-磷酸磷酸酯酶(trehalose-6-phosphate phosphatase,TPP)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长1 986 bp,其中5’非翻译区163 bp,3’非翻译区680 bp,开放读码框长1 143 bp,编码38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42KD,理论等电点为6.68。海藻糖-6-磷酸磷酸酯酶在海藻糖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该基因的克隆为研究海藻糖在二色补血草中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马辉刘桂丰徐晨曦王玉成杨传平
关键词:二色补血草CDNA文库
小黑杨花粉植株的诱导被引量:13
2002年
刘桂丰杨传平刘春华
关键词:小黑杨花粉植株愈伤组织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