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传平

作品数:434 被引量:3,199H指数:31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1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43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7篇农业科学
  • 107篇生物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经济管理
  • 11篇文化科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化学工程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01篇白桦
  • 97篇基因
  • 60篇种源
  • 40篇胁迫
  • 38篇柽柳
  • 31篇落叶松
  • 29篇蛋白
  • 29篇克隆
  • 24篇植物
  • 23篇地理变异
  • 21篇种源试验
  • 19篇育种
  • 19篇基因克隆
  • 18篇西伯利亚蓼
  • 17篇兴安落叶松
  • 17篇盐胁迫
  • 17篇抗逆
  • 16篇制氢
  • 16篇区划
  • 15篇生物制氢

机构

  • 42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3篇上海工程技术...
  • 12篇东北农业大学
  • 9篇黑龙江八一农...
  • 8篇黑龙江中医药...
  • 8篇教育部
  • 7篇哈尔滨师范大...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牡丹江师范学...
  • 4篇黑龙江大学
  • 4篇辽宁省林业科...
  • 4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黑龙江省教育...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吉林省林科院

作者

  • 432篇杨传平
  • 148篇刘桂丰
  • 75篇王玉成
  • 74篇姜静
  • 53篇刘关君
  • 52篇魏志刚
  • 38篇夏德安
  • 29篇杨书文
  • 21篇李永峰
  • 17篇王秋玉
  • 16篇张培杲
  • 16篇詹亚光
  • 16篇王超
  • 15篇王艳敏
  • 14篇吕清友
  • 13篇李开隆
  • 11篇刘雪梅
  • 11篇高玉池
  • 10篇许志茹
  • 10篇李成浩

传媒

  • 115篇东北林业大学...
  • 26篇植物研究
  • 2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7篇林业科学
  • 11篇分子植物育种
  • 7篇林业科技
  • 7篇遗传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植物学通报
  • 5篇太阳能学报
  • 5篇Journa...
  • 4篇森林工程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生物化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植物生理学报
  • 3篇现代化工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中国林业教育
  • 3篇种子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14篇2015
  • 4篇2014
  • 16篇2013
  • 4篇2012
  • 14篇2011
  • 26篇2010
  • 59篇2009
  • 54篇2008
  • 25篇2007
  • 44篇2006
  • 30篇2005
  • 15篇2004
  • 11篇2003
4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柽柳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验证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是植物酶促脱毒机制中的一种酶,该酶对H2O2的亲和力是过氧化氢酶的1000倍,在活性氧的清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POD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及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从柽...
姜静郭晓红李慧玉王玉成王柏臣杨传平
关键词:柽柳过氧化物酶原核表达
文献传递
白桦叶绿体RNA结合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13年
在高等植物叶绿体中,RNA结合蛋白在转录后RNA处理、运输以及mRNA的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项研究使用多聚腺苷酸(polyA)吸附柱或单链DNA(ssDNA)吸附柱富集白桦叶绿体的polyA结合蛋白或RNA结合蛋白,并通过MALDI-TOF-MS以及ESI-MS/MS进行鉴定,13个叶绿体蛋白质得到了鉴定.按照Swiss-Prot数据库的注释,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包括4个相关种类,分别为NAD结合蛋白、RNA结合蛋白、DNA结合蛋白和ATP结合蛋白.使用这些方法还鉴定出包括转录因子的4个高丰度蛋白.这些结果加深了对树木中叶绿体RNA结合蛋白的全面了解,可以将其应用于其他树木叶绿体中R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乌凤章王柏臣杨传平
关键词:白桦
蒙古栎苗期种源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对带岭试验地25个蒙古栎种源的树高、地径进行调查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蒙古栎1年生苗高、地径及6年生树高、地径间呈正相关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蒙古栎种源各生长性状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这表明蒙古栎种源选择是十分必要的。苇河、集安种源可初步作为带岭试验地的优良种源应用于林业生产。(2)蒙古栎地理变异总趋势受经纬度影响,其中经度影响略大。(3)不同蒙古栎种源生长性状、地理、气象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将参试的25个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Ⅰ区种源多数分布在长白山南部、龙岗山一带,Ⅱ区种源多数分布在长白山及老爷岭,Ⅲ区种源位于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
屈红军孟庆彬张忠林杨传平张杰
关键词:蒙古栎种源区划地理变异优良种源
东北地区白桦雌配子体的形成与胚胎发育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以20年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雌花序为材料,研究了白桦的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直线排列的4个大孢子,其中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大孢子进行3次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8个核迅速细胞化,最终发育为成熟胚囊。胚囊发育类型为单孢子蓼型胚囊;2)胚的发育经过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和鱼雷胚等阶段发育为成熟胚;胚柄在球形胚时期最发达,但胚柄短小,只由3个扁平细胞组成,之后逐渐退化。本文同时对雌花的结构和发育特点在桦木科各属中的异同、白桦胚胎发生类型及胚胎发育进程的同步性进行了讨论。
刘雪梅杨传平
关键词:白桦发育研究雌配子体大孢子母细胞成熟胚囊发育经过
兴安落叶松种源试验的研究被引量:5
1989年
根据满归参试点16种源生长、气候资料的主分量分析(PCA)和模糊聚类(FUZZY)的综合分析,对我国境内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划分成5个种源区。它们是:①大兴安岭中北部种源区(编号为Ⅰ),包括两个亚区:满归亚区(Ⅰ-1)和根河亚区(Ⅰ-2);③大兴安岭南部种源区(编号为Ⅱ),包括两个亚区,阿尔山亚区(Ⅱ-3)和绰尔亚区(Ⅱ-4);③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编号为Ⅲ);④小兴安岭北部种源区(编号为Ⅳ),包括桦皮窑亚区(Ⅳ-5)和三站亚区(Ⅳ-6);⑤小兴安岭中南部种源区(编号为Ⅴ)经7年生幼树高生长的显著性测验(SSR测验),选出了满归及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即小兴安岭的三站种源。利用最佳种源育苗造林,其高生长的遗传增益将为当地种源的12.55%。 文章还对兴安落叶松8年生树高生长及其节律的地理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
詹静杨传平
关键词:落叶松种源
NaHCO_3胁迫对白桦种子萌发的影响
2012年
利用从国外引进的白桦种子进行耐盐发芽特性试验,用0、0.2%、0.4%、0.6%、0.8%、1.0%NaHCO3溶液对25个家系的白桦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NaHCO3浓度的升高,各家系白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初始萌发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呈上升趋势;不同家系种子的萌发对NaHCO3胁迫反应不同。从试验分析结果上看,2、4、6、10、14、16、20、24、25号家系种子发芽比较好,耐盐性强于26号国内白桦和其他家系白桦种子。
刘阳阳张小焕陈镜园刘桂丰杨传平杨成君
关键词:白桦NAHCO3胁迫种子发芽率耐盐性
白桦雌花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被引量:9
2006年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七年生白桦嫁接幼树雌花发育过程中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玉米核苷素(ZR)及赤霉素(GA)的含量结果表明:ABA的含量先升后降,高浓度ZR分别与低浓度的IAA、GA协同作用可促进白桦雌花分化。
宋福南杨传平刘雪梅
关键词:白桦内源激素
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7
1991年
利用10年生长白落叶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的生长资料,从生态遗传学的观点出发,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1)海拔垂直梯度渐变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型变异是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基本变异模式;(2)低海拔、低等效纬度的小北湖种源是长白落叶松优良基因资源中心,其遗传特点是生长快、稳定性好、材性优良;(3)水热因子的综合选择作用是长白落叶松地理变异的重要因素,其中温度是主导因子;(4)在地理种群性状的遗传分化中,生长性状的分化最为明显,可以作为种源区区划的主要性状;(5)从长白落叶松分布的低等效纬度地区向高等效纬度地区调种,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
杨传平杨书文夏德安刘桂丰吕清友郑洪生张培杲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种源地理变异生长性状
全文增补中
用SDS—PAGE研究NaHCO_3处理后西伯利亚蓼不同部位蛋白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3
2004年
利用酚抽提法分别提取对照、3%NaHCO3处理 5d和 1 0d的西伯利亚蓼地茎、茎和叶部蛋白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和分析软件 (Labwork 3.0 )对提取蛋白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地茎蛋白图谱在 34.1和 2 5 .0× 1 0 3D位置处出现了两条明显受正向调控的蛋白条带 ,茎部蛋白图谱在 5 8.1× 1 0 3D、47.8× 1 0 3D和 9.6× 1 0 3D位置处出现三条正向调控的条带 ,叶组织蛋白图谱在 2 5 .0× 1 0 3D处出现一受正调控的条带。除地茎和叶组织在 2 5 .0× 1 0 3D处同时出现受正向调控的蛋白条带外 ,盐处理后其它组织间表达受正向调控的蛋白条带间存在差异 。
刘关君王大海郭晓瑞杨传平冯昕张波
关键词:西伯利亚蓼盐胁迫蛋白表达
长白落叶松最佳种源选择的研究被引量:6
1991年
本文通过10年生长白落叶松全分布区9个参试点,10个采种点、种源子代性状的方差分析、生产力指数分析、秩次相关分析、多性状综合指数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表明:(1)多数试点的种源间生长性状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优良种源增产幅度较大,种源选择效果显著,各参试点10年生优良种源总平均材积生长超出对照平均材积生长的79.20%;(2)小北湖种源50%左右的试点表现优良,可作为部分全适型种源,在长白落叶松广大的地区推广应用;(3)根据1—10年生秩次相关分析和40年生人工林树干解析的结果证明,利用10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结果进行最佳种源的早期选择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可靠的。
杨传平杨书文吕清友张靖夏德安刘桂丰于海滨张培杲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种源选择遗传增益
全文增补中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