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献尧
- 作品数:278 被引量:1,578H指数:21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感染性休克患者乳酸、D-二聚体、降钙素原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 余志中万献尧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治进展
- 2012年
- 中心静脉置管是现代重症医学救治危重患者的常用方法,目前应用十分广泛。尽管这些导管提供了必要的血管通路,但也将患者置于局部和全身性感染并发症的危险之中,
- 李骏万献尧
- 关键词:血流导管
- 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3
- 2004年
- 张永利万献尧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多重耐药抗感染治疗耐药菌病死率
- ICU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了解目前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患者的相关情况,更好地为制订ICU患者收治标准及其他法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4年12月2015例死亡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2015例死亡患者,其中ICU死亡367例(ICU组),非ICU死亡1648例(非ICU组),ICU组平均年龄小于非ICU组。死亡原因前三位ICU组为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创伤,而非ICU组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U组平均住院费用高于非ICU组(P〈0.01),剔除24h内死亡患者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组中成年人占绝大多数,70-79岁患者比率最高。创伤为ICU组青年患者主要死亡原因,而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要死亡原因,且随年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为ICU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年轻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创伤。
- 刘宇鹏万献尧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流行病学
- 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ICU内CRBSI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比较排位前7位细菌的耐药特征。结果:67例CRBSI患者共检出8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40株,占49.2%;革兰阴性(G^-)菌38株,占46.9%;真菌3株,占3.7%,引起CRBSI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菌阴性葡萄球菌(27株,33.3%),鲍曼不动杆菌(12株,14.8%),肺炎克雷伯菌(9株,11.1%),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9.9%),铜绿假单胞菌(7株,8.6%),大肠埃希菌(6株,7.4%),G^+菌中对碳青霉烯菌类最为敏感。结论:近3年来ICU内CRBSI患者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并且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
- 李骏张久之万献尧
- 关键词:血培养细菌耐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管理被引量:14
- 2017年
- 液体复苏是感染性休克治疗的重要手段,其疗效业已得到临床验证。迄今在脓毒症患者的液体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液体复苏的时机、液体的种类、复苏的目标以及容量反应性评估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争议。因此系统了解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方面的争议与进展,对指导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万献尧李文雯
- 关键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液体管理
- 抑酸剂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被引量:9
- 2009年
- 黄伟万献尧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抑酸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医院获得性肺炎质子泵抑制剂应激性溃疡
- ICU医护沟通与协作的现状与思考被引量:6
- 2011年
- 许多研究表明ICU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存在重大问题,特别是在临终决策中存在分歧。护士的作用经常被忽视。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并改善医护、患者及家庭满意度。许多旨在改善沟通与协作的措施已经证实有效并可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应对此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 刘宇鹏万献尧
- 关键词:加强治疗病房医生护士沟通
-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方法初探被引量:5
- 2008年
- 探讨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心ICU2006年1月至今4例连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3个月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人工气道管理经验。通过加强气道管理,可以明显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有效改善预后。4例患者中1例成功撤机封管出院,2例至今仍生存,1例死亡。提示具体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延长患者生命及提高治愈率的保证。
- 杨光万献尧吴向东
- 关键词:机械通气气道管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重症医学科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同源性等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鉴定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全国10家医院ICU患者痰培养的MRSA菌株149株。检测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应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技术进一步进行序列型(ST)分型。结果149株MRSA对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及利奈唑胺100%敏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约在0—11.1%之间;利福平在2家医院耐药率〈25%;庆大霉素、莫西沙星的耐药率除3家在50%~70%外均在80%以上;t3-内酰胺类的耐药率高达100%。149株MRSA中,PFGE主要型别为J(28.9%)、C(19.5%)、G(10.7%)、F(8.0%)4型,J、C、G3型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而F型只分布在贵阳地区。MLST分型:最终确定了8个ST型别,其中以ST-239为主(67株,45.0%),在南北方均有分布;其次为ST-5(54株,36.2%),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x2=26.42,P〈0.01)。结论ICU内MRSA对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及利奈唑胺仍100%敏感;MRSA的区域性同源性较高,可能存在同源性播散性情况,需要继续加强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院感控制措施避免MRSA同源暴发流行。
- 秦永新李青栋万献尧毕丽岩王晶
- 关键词: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