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长领

作品数:83 被引量:312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哲学宗教
  • 19篇政治法律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5篇道德
  • 30篇信仰
  • 23篇道德信仰
  • 9篇伦理
  • 7篇德福统一
  • 7篇法治
  • 6篇主义
  • 6篇教育
  • 5篇政治
  • 5篇治国
  • 5篇社会
  • 5篇社会主义
  • 5篇文化
  • 5篇诚信
  • 4篇依法
  • 4篇依法治国
  • 4篇儒家
  • 4篇法律
  • 3篇大学生
  • 3篇道德人格

机构

  • 78篇郑州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2篇魏长领
  • 5篇李源
  • 4篇喻岚
  • 3篇杨雷
  • 2篇方兰欣
  • 2篇程建平
  • 2篇刘宗豪
  • 1篇刘太恒
  • 1篇秦国民
  • 1篇赵云
  • 1篇孙永为
  • 1篇张悦
  • 1篇徐哲

传媒

  • 16篇郑州大学学报...
  • 11篇河南师范大学...
  • 6篇商丘师范学院...
  • 4篇马克思主义与...
  • 4篇郑州轻工业学...
  • 4篇伦理学研究
  • 4篇华北水利水电...
  • 3篇中州学刊
  • 2篇领导科学
  • 2篇河南社会科学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中共郑州市委...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农村农业农民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学习论坛
  • 1篇中国德育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政治信仰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
2020年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路径。在信息多元化、利益多元化、思想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以及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政治信仰的引领作用。要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政治信仰贯穿于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全过程中,“把党小组建在村民组上”是一个可贵的探索。
魏长领冯展畅
关键词:价值观多元化信息多元化政治信仰
儒家道德修养方法探析——兼与康德伦理思想比较被引量:1
2001年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 ,诸如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存心养性、正心诚意、自省慎独、知耻改过、寡欲节制、好学慎思等 ,归纳起来 ,其基本方法是内求与外推 ,与康德的推己及人及其道德“绝对命令”相比 ,儒家更重血缘亲情、社会等级秩序和外在道德规范 ,但这并不排除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内含着很多积极合理之处。
魏长领
关键词:儒家伦理道德修养方法
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探析被引量:6
2013年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关系到大学生成长的根本,是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诚信问题集中表现在考试诚信、资助诚信、交往诚信等方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路径包括: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推动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珍惜诚信记录;树立道德诚信信仰,提升自身道德素质。
魏长领赵云徐哲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与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在统一被引量:3
2018年
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思想体系。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人的解放,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由此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与人的解放进程的内在统一,决定了社会形态更替与人类解放进程的统一,进而体现为马克思社会形态发展理论与人的解放思想的一致性。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三形态的理论就是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在社会发展三形态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实现了从客体直观到主体实践的变革。社会发展不是与人无关的必然性的展开,而是通过实践活动对人的生命的创造过程,是人不断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着眼于人的发展状况与解放程度,决定了人类解放理论同时具有社会形态的意义,人类解放的进程与社会形态的演进是同一个过程。
魏长领
关键词:社会形态
自我意识哲学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
2016年
马克思博士论文通过研究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差别,指出自我意识哲学的产生的必然性及其界限,并为以后的哲学开辟道路。哲学的出路就在于扬弃自我意识哲学,依据时代精神提供的本质,通过理论批判推动实现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因此马克思本初的体系原则,既不是黑格尔哲学的原则,也不是黑格尔派哲学的自我意识哲学,而是以自我意识哲学为主导、扬弃吸收上述思想的新的启蒙主义哲学原则。在马克思那里劳动则是自我意识的实现形式。
魏长领孙永为
关键词:黑格尔
'孔颜乐处'的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文章指出宋初理学家周敦颐将《论语·述而》、《论语·雍也》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乐观态度概括为“孔颜乐处”,认为这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孔颜乐处提倡的是超越物欲之乐,孔颜乐处的“乐”不以物欲的满足为人生的价值目标和最大的快...
魏长领
关键词:文化内涵周敦颐
公共精神的重要意义及培育路径
2015年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公共生活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个人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共秩序、公共利益、价值共识、公共精神越来越重要。公共精神是人们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对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公共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发展民主政治、抑制腐败的强大力量,是提高社会公德的时代呼呼。培育公共精神,需要鼓励公民投身公共生活实践,重视教育在培育公民公共精神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为公共精神的推广提供外在保障,同时要加强公职人员公共精神的培养,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魏长领李源
关键词:公共生活公共秩序公共利益公共精神
政治文明建设的信仰维度——兼论政治信仰与道德信仰的关系被引量:10
2005年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把"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了宪法。如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政治文明建设与道德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政治文明建设中涉及不少道德问题。为此,本刊邀请了伦理学界三位专家,分别从政治信仰与道德信仰的关系、公民道德的养成与政治文明建设、"法治"与"德治"的良性互动三个方面,对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引起人们对政治文明建设更深切的关注和更深入的探讨。
魏长领
关键词:政治文明建设政治信仰宪法修正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道德问题
人生信仰与道德信仰被引量:11
2009年
人生信仰以人生观为基础并通过人生观体现出来,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价值观;道德信仰是对道德价值目标的认定,而其认定过程就是人生价值的体悟和思考过程;人生信仰的确立、人生观的形成、人生价值的体悟和道德信仰的产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过程,人生信仰与道德信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魏长领
关键词:人生信仰人生观道德信仰
简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加强党团建设,以榜样、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学生树立科学荣辱观,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要发挥大学教师在荣辱观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把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渗透,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入手,要重视社会舆论引导与监督机制建设。
魏长领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