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旭

作品数:231 被引量:1,908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5篇期刊文章
  • 65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5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7篇前列腺
  • 83篇腺癌
  • 82篇前列腺癌
  • 53篇肿瘤
  • 37篇切除
  • 36篇前列腺肿瘤
  • 36篇腺肿瘤
  • 33篇腹腔
  • 33篇腹腔镜
  • 30篇切除术
  • 30篇膀胱
  • 23篇前列腺癌根治
  • 22篇手术
  • 21篇术后
  • 21篇尿管
  • 21篇结石
  • 18篇前列腺切除
  • 18篇前列腺切除术
  • 17篇钬激光
  • 16篇前列腺癌根治...

机构

  • 229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同济大学
  • 2篇武警江苏省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29篇高旭
  • 204篇孙颖浩
  • 143篇许传亮
  • 86篇王林辉
  • 58篇侯建国
  • 50篇杨波
  • 44篇王海峰
  • 39篇高小峰
  • 36篇王燕
  • 30篇鲁欣
  • 27篇张振声
  • 24篇盛夏
  • 23篇任善成
  • 18篇王辉清
  • 17篇杨庆
  • 16篇瞿旻
  • 15篇周铁
  • 15篇马春飞
  • 13篇叶华茂
  • 13篇施挺

传媒

  • 49篇中华泌尿外科...
  • 19篇临床泌尿外科...
  • 1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3篇中华腔镜泌尿...
  • 10篇CUA201...
  • 5篇中华男科学杂...
  • 5篇中国微创外科...
  • 4篇上海医学
  • 4篇中国男科学杂...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微创泌尿外科...
  • 2篇2007年华...
  • 2篇2012上海...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17篇2016
  • 14篇2015
  • 24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10篇2010
  • 11篇2009
  • 14篇2008
  • 25篇2007
  • 5篇2006
  • 26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2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肾取石术后不留置肾造瘘管的适应证和安全性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不留置肾造瘘管的适应证和安全性。方法根据PCNL术前、术中情况选择合适病例。入选标准:术前B超报告肾盂积水<4 cm,血清肌酐值正常;单一穿刺通道;术前、术中无尿路感染征象;术中无出血,集合系统无大面积穿孔;无结石残留,或虽有小结石残留但不需要行二次经皮肾手术者;术中顺利置入双J管;手术时间<2 h。共入选240例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按手术次序的奇偶数分为2组(各120例):A组术后不放置肾盂造瘘管,B组术后放置F14肾盂造瘘管。结果240例均一期手术成功。2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8.3%(118/120)和96.7%(116/120),二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171,P=0.679)。2组术中、术后均无输血病例;术后18例发热(A组8例,B组10例,χ2=0.240,P=0.624),均无感染性休克。术后48 h B超检查2组患者均未见肾周积液。结论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经皮肾取石术后不放置肾盂造瘘管安全而有效。
高小峰陈书尚孙颖浩周铁王林辉许传亮高旭侯建国
关键词: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取石术肾造瘘管
膀胱软镜下铥激光切除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18例疗效分析
<正>目的评价膀胱软镜下铥激光切除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8月至2006年1月本组18例,均为男性,年龄53~78岁,平均66岁。18例患者共有肿瘤21枚,其中1例2枚,1例3枚。4枚肿瘤位于膀...
孙颖浩高旭任善成许传亮王林辉
文献传递
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对比观察三类a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DU.145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1、1、10、25、100μmol/L)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坦索罗辛、萘哌地尔,不加药物者为对照组,24、48、72、96h后行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获得最佳浓度及最佳作用时间,在此条件下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早期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检测凋亡相关因子及蛋白表达。结果25、100μmol/L特拉唑嗪、多沙唑嗪作用48~96h,癌细胞生长抑制率为31.2%~8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μmol/L特拉唑嗪、多沙唑嗪作用48h,细胞周期分布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0.83%、14.3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细胞呈现凋亡特征性形态学改变;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呈阳性表达,Fas表达增强,bcl-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坦索罗辛、萘哌地尔没有类似作用。结论喹唑啉基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可能通过Fas系统或直接激活TGF-β1信号通路介导凋亡的发生,从而抑制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临床上有望用于治疗进展期前列腺癌。
刘毅孙颖浩王林辉高旭李香铁张爱民郝俊文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Α1肾上腺素受体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开放、腹腔镜及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比较(附325例报告)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比较开放、腹腔镜及机器人三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中心因膀胱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资料:共计325例,男282例,女43例,中位年龄66岁,其中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术(open radical cystectomy,ORC)226例(男194例,女32例),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61例(男54例,女7例),机器人手术(robot-assisted radical cystectomy,RARC)38例(男34例,女4例),收集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体质指数(BMI值)、ASA评分、既往手术史、肿瘤分期和分级、膀胱切除时间、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住院天数、二次手术率、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比较各组手术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差异。结果:3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腔镜手术均未中转开放。三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组成、BMI、ASA评分、既往手术史、肿瘤分期及分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RC、LRC及RARC的膀胱切除时间分别为(173.4±64.1)min、(224.7±82.5)min、(243.7±96.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F=14.8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56.2±390.1)ml、(377.1±249.3)ml、(333.9±189.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10.735);术中输血率分别为23.9%、1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5,F=12.53);术后住院天数为(13.7±8.71)d、(10.08±4.92)d、(8.40±4.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5)。3例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例ORC,1例LRC)、2例因切口感染裂开(均为ORC)均行二次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2%、21.3%、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8>0.05,F=1.132),ORC与微创手术(RARC及ORC)相比,ClavienⅡ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5)。围术期因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心脏基础疾病死亡3例,均为ORC患者。结论:虽然膀胱切除时间较长,但与ORC相比,LRC及RARC�
贾高臻刘安伟董凯雁张振声侯建国高旭杨波孙颖浩许传亮
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开放手术腹腔镜术并发症
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性神经的技术改进及短期随访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通过分析长海医院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视频资料和患者术后的短期随访结果,总结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性神经的技巧。方法 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的80例在我院行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视频资料(80例手术由4名术者分别完成),筛选采用我中心建立的改良的“面纱”技术,即“头盔”技术的保留双侧性神经的手术9例,保留单侧性神经的手术5例,分析其手术技巧,并进行了短期性功能随访。结果 14例手术均为经腹膜途径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15-382 min,平均175 min;患者术中出血量50-1400 ml,平均145 ml,术中输血1例,术后2-4 d下床活动,14 d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天数为6-19 d,平均9 d。术后4周血清PSA均〈0.01 ng/ml。术后3个月尿控有效率(以每天应用尿垫≤1块为标准)为92.9%(13/14)。术后3个月能恢复完整性过程的共5例(其标准为ESI或者SHIM〉17分)。保留双侧性神经的9例中有4例恢复,保留单侧性神经的5例中有1例恢复。结论 “头盔”技术能够保留更多的前列腺周围的筋膜,并尽量减少了耻骨前列腺韧带等尖部结构的破坏,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尿控和勃起功能。
高旭王海峰杨波马春飞王辉清鲁欣王燕李耀明方梓宇施振凯施挺侯建国许传亮盛夏孙颖浩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手术随访
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的腔内治疗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除纤维上皮性息肉的经验。方法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患者5例,息肉根部位于输尿管上段2例、中段2例、下段I例。息肉长3~16cm,其中息肉自输尿管口部分脱入膀胱者2例。患侧腰痛者3例、血尿者4例、体检发现肾积水就诊者1例。均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息肉切除,其中2例脱入膀胱者先行经尿道部分肿物切除。术后均留置双J管,6~8周拔除。结果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组织中央见血管纤维束,大量纤维组织,散在炎性细胞浸润,表面移行上皮增生,部分黏膜下有移行细胞团,为纤维上皮性息肉。术后平均住院3(2~5)d。5例平均随访24(3~51)个月,均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发现输尿管狭窄,再次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狭窄内切开术治愈。结论腔内手术是治疗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的有效方法,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钬激光可以采用更小口径的输尿管镜以及输尿管软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许传亮温晓飞孙颖浩侯建国叶华茂高旭高小峰王林辉
关键词:输尿管疾病息肉输尿管镜
前列腺黏液腺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多中心36例经验总结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黏液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8年3月全国5家泌尿中心36例前列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上海长海医院9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4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3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例。年龄(66.8±7.2)岁(53~83岁);中位PSA 22.89 ng/ml(2.67~1 786.00 ng/ml)。前列腺穿刺Gleason评分3+3分6例,3+4分9例,4+3分5例,8分11例,9~10分5例。根据D’Amico危险分层,低危组2例,中危组9例,高危组25例。低危组2例和中危组9例均行根治手术。高危组25例中,22例器官局限性、局灶进展性及骨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行根治手术;对于无法行根治术,伴有梗阻或血尿症状的3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姑息性前列腺电切或剜除术。2例根治术前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分析低、中、高危3组患者预后生存情况。 结果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25例根治术患者中23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2例行双侧闭孔淋巴结清扫术,11例行双侧闭孔+髂内+髂外血管旁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提示前列腺黏液腺癌9例,黏液腺癌伴腺泡腺癌26例,黏液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化1例,其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示黏蛋白2(+)。33例根治术后病理分期:≤T2b期12例(36.3%),T2c期7例(21.2%),T3a期7例(21.2%),T3b期6例(18.2%),T4期1例(3.0%);盆腔淋巴结清扫阳性4例,切缘阳性9例。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6~48个月),术后1年6例出现生化复发生,低危组0例,中危组3例,高危组3例。6例术后生化复发患者及22例根治术或姑息性电切术后PSA谷值〉0.2 ng/ml的患者行辅助全雄阻断治疗,术后辅助放化疗;4例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均为高危组接受根治手术患者,进展至C
陆晓俊常易凡任善成高旭杨璐胡志全秦超董柏君魏强王少刚王增军薛蔚孙颖浩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黏液腺癌生化复发
直肠指检和经直肠超声检查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4ng/ml的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正>目的:探讨直肠指检(DRE)和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ng/ml的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和血清PSA≤4ng/ml的前列腺癌的筛选程序。方法:本科对112例血清PSA≤4ng/ml而...
汤元杰孙颖浩高旭
前列腺尖部活检疼痛机制及预防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 研究前列腺尖部活检疼痛的发生机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出境观察尖部活检时穿刺针的进针位置,设计2种方法来降低疼痛程度。设立3个研究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尺评估应用不同镇痛方法进行前列腺尖部活检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照组:10例,直接进行活检。肛管局麻组:10例,插入直肠探头前行肛管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10ml从肛门口向肛管方向环绕腹侧半圈局部浸润麻醉肛管,然后再插入直肠超声探头进行活检。针刺痛觉测试组:15例,穿刺针轻轻接触直肠,以患者有无疼痛的自主感觉判断齿状线的位置(齿状线上方无痛觉,下方有痛觉),然后从齿状线的上方进针活检。3组患者均先行尖部活检,VAS评分结束后再行前列腺其他部位的活检。结果 观察尖部活检引起患者剧痛时的进针点,发现其位于齿状线以下的肛管。尖部活检3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对照组4.46±1.24,肛管局麻组1.84±0.78,针刺痛觉测试组1.98±0.67(P〈0.05);肛管局麻组麻醉时的疼痛评分为5.24±0.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肛管局麻组各有1例术后肛周疼痛,针刺痛觉测试组1例术后发热38.4℃。结论 前列腺尖部穿刺活检引起的疼痛主要由活检针刺穿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皮肤引起。通过针刺痛觉测试从齿状线上方进针能显著减轻疼痛。肛管局部麻醉虽然能减轻活检时的疼痛,但由于麻醉本身即能引起患者明显疼痛,无益于改善患者整个穿刺过程的疼痛体验。
高小峰周铁王林辉许传亮高旭孙颖浩
关键词:前列腺活检疼痛控制
医源性双侧输精管损伤致无精子症的手术治疗经验总结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双侧输精管损伤致无精子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医源性双侧输精管损伤致无精子症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0~33岁,术前诊断为无精子症;既往均有盆腔手术病史,其中7例儿时曾行双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4例曾行双侧隐睾下降固定术。结果:术中均行双侧腹股沟区探查,6例患者术中可见双侧输精管腹股沟管内段闭锁,切除闭锁段后,行显微镜下双侧输精管端端吻合术。5例可于内环口处或内环口附近见输精管被离断残端,远端输精管无法寻及,联合腹腔镜探查腹腔后,再行输精管端端吻合术,其中2例因单侧输精管腹腔段缺损较长,无法吻合,行单侧吻合。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7例患者精液常规查见精子,精子浓度为(0.4~35)×10^6/ml,精子活力为15%~46%;4例未见精子。结论:有盆腔手术史的无精子症患者,应特别注意医源性输精管损伤的可能,无张力的输精管吻合至关重要,必要时可通过改变解剖路径,缩短输精管行程来重建输精管。
王磊刘智勇朴曙光许传亮侯建国高旭孙颖浩
关键词:无精子症腹腔镜技术医源性损伤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