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爱民

作品数:90 被引量:381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2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银耳
  • 10篇原生质
  • 10篇原生质体
  • 10篇质体
  • 9篇菌丝
  • 8篇平菇
  • 8篇基因
  • 8篇侧耳
  • 7篇糙皮侧耳
  • 6篇菌丝体
  • 6篇克隆
  • 6篇虎奶菇
  • 6篇发酵
  • 5篇蛋白
  • 5篇双孢蘑菇
  • 5篇蘑菇
  • 5篇环境因子
  • 4篇育种
  • 4篇乳杆菌
  • 4篇食品

机构

  • 83篇华中农业大学
  • 13篇上海市农业科...
  • 6篇郑州牧业工程...
  • 4篇光明乳业股份...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安琪酵母股份...
  • 1篇厦门教育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90篇马爱民
  • 9篇刘娟
  • 8篇杜昭平
  • 7篇潘迎捷
  • 7篇刘鑫
  • 7篇吴尧
  • 7篇杨双熙
  • 6篇马成杰
  • 6篇陈立国
  • 6篇郭爱玲
  • 5篇杨新美
  • 5篇陈叶叶
  • 5篇王慧杰
  • 5篇盛桂华
  • 4篇谢笔钧
  • 4篇吕作舟
  • 4篇殷朝敏
  • 4篇贺冬梅
  • 4篇侯丽华
  • 3篇齐小保

传媒

  • 15篇食品科学
  • 9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食用菌学报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长江蔬菜
  • 3篇中国食用菌
  • 3篇园艺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食用菌
  • 2篇上海农业学报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酿酒科技

年份

  • 3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1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耳凝集素红细胞凝集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银耳的生长发育主要经过孢子、菌丝体、子实体三个阶段。银耳孢子、菌丝体、子实体中凝集素的粗提方法主要包括磷酸盐缓冲液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等。这三种凝集素的耐热性都较差,经60℃处理10min后,凝集活性明显降低。它们的耐酸碱性差异较大,孢子凝集素只在中性环境下活性稳定,而菌丝体和子实体分别在偏碱性和偏酸性的条件下稳定。Mg2+、Al3+、Fe3+对三种凝集素的活性均有恢复和增强的作用。在供试的八种测试糖中,只有菌丝体凝集素的凝集活性受到乳糖的抑制。
佀国涵马爱民吴尧谈佳玉
关键词:银耳凝集素
银耳芽孢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六种方法提取液体培养的银耳芽孢中的多糖。结果显示应用复合酶结合热水浸提法多糖提取率最高,是最佳的提取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复合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复合酶用量为1%,酶解时间为6h,酶解pH6.0,酶解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高达29%。
吴尧马爱民王益黄文
关键词:多糖复合酶
香灰菌凝集素的纯化及其部分性质被引量:4
2010年
香灰菌菌丝体经磷酸缓冲液抽提、20%-70%饱和浓度的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和SephadexG-100柱层析纯化得到香灰菌凝集素(Hypoxylonsp.lectin,简称HSL)。HSL经PAGE检测为单一蛋白条带,SDS-PAGE测得其亚基分子量为15.9kD。过碘酸-Schiff染色法表明HSL为一种糖蛋白,糖基的含量为15.5%,β-消去反应测得其糖和蛋白质的连接键为O-型糖肽键。HSL能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和人的红细胞,在所测试的红细胞中,对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最强。HSL对热较敏感,经50°C处理10min,其凝集活性明显降低,其在碱性环境中较稳定,而在酸性环境中较不稳定。HSL的凝集活性受Al3+、Fe3+、Ca2+和Zn2+等阳离子的影响。对鼠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半乳糖和乳糖所抑制。
佀国涵周玮婧马爱民
关键词:凝集素纯化
银耳交配型因子及交配信息素的初步研究(英文)
以8个银耳菌株为材料,研究交配型因子A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菌株内及菌株间单孢分离物配对试验结果表明,此8个菌株中只有两个不同的A因子,与前人报道的银耳是限制型双因子交配系统的报道是一致的。研究了培养条件对银耳孢子产交配信...
盛桂华陈立国马爱民
关键词:银耳交配型因子
文献传递
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细胞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气相色谱对15株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细胞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分出不同的属其脂肪酸组分有明显地差异,同一属中不同的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地方菌株与模式菌株具有相同的脂肪酸组分,可以根据脂肪酸组分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快速鉴定。
郭爱玲郑华英马爱民王佩佩余功保吕均
关键词:气相色谱模式菌株
银耳交配型因子及交配信息素的初步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以8个银耳菌株为材料,研究交配型因子A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菌株内及菌株间单孢分离 物配对试验结果表明,此8个菌株中只有两个不同的A因子,与前人报道的银耳是限制型双因子交配系 统的报道是一致的。研究了培养条件对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 的较佳培养基为:蔗糖20 g/L,(NH4)2SO4 1.584 g/L(含N 24 mmol/L),MgSO4·7H2O 0.25 g/L, KH2PO4·3H2 O 0.5 g/L,VB1 0.2 mg/L,ZnSO4·7H2O 2 mg/L,CaCl2·2H2O 0.5 g/L,钼酸铵0. 02 m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pH 6.5,23℃,140 r/min,在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培养4 d发酵 液中交配信息素的活性最高,可达到12 U/mL,是在基础培养基中活力的5~6倍。银耳交配信息素经胃蛋白酶处理后,活性完全丧失,由此推测,银耳交配信息素是一种多肽类物质。
盛桂华陈立国马爱民
关键词:银耳交配型因子培养基
虎奶菇菌丝体和菌核基因组甲基化分析
2022年
以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Fr.) Singer]菌丝体和菌核为材料,利用MSAP技术分析其甲基化水平,并对甲基化差异片段进行回收测序,探究虎奶菇生长与DNA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菌丝体和菌核的DNA甲基化率分别为7.94%和9.54%,其中半甲基化率分别为4.50%和4.09%,全甲基化率分别为3.44%和5.45%。即菌核形成伴随甲基化水平的提高,全甲基化水平更能代表总体甲基化状态。对部分甲基化差异片段回收、克隆及测序,并经NCBI同源性比对,发现涉及的同源基因或蛋白主要与细胞生长、代谢、抗逆等相关,推测虎奶菇可能通过甲基化调控这些基因或蛋白的表达形成菌核来适应环境变化。
务俊月孙雪言杨振华罗璐莫翠园马爱民
关键词:虎奶菇菌丝体菌核DNA甲基化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糙皮侧耳高分子量DNA的提取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利用三种方法GEM、CTABM和PLM分别从担子菌糙皮侧耳中提取DNA,结果表明:提取方法以及提取材料的前处理方式不同,所获DNA的大小、纯度、得率也不同,三种方法中能够分离最大高分子量DNA的方法为PLM。利用该法通常可制备微克数量级的DNA,其分子量大于49kb(平均80kb左右),纯度较高,能为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适用于重组DNA技术的研究。该法也适合从其它食用菌中提取高分子量DNA。
马爱民吕作舟杨新美
关键词:糙皮侧耳高分子量DNA
香灰菌黑色素对真菌生长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以PDB培养的香灰菌丝体为材料,提取、纯化香灰菌黑色素,并测定香灰菌黑色素对六种真菌生长及对其胞外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灰菌黑色素对六种真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而对其多酚氧化酶活力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在不同的香灰菌黑色素浓度范围内,六种真菌胞外多酚氧化酶最大酶活的出现时间不同。
吴尧王雪梅马爱民谢笔钧
关键词:黑色素多酚氧化酶
虎奶菇Mn-SOD提取、鉴定及基因的克隆被引量:4
2020年
以虎奶菇菌丝为材料,提取、鉴定了虎奶菇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克隆虎奶菇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用液氮研磨、超声、硫酸铵沉淀和透析等方法提取虎奶菇Mn-SOD;WST-8法测定虎奶菇Mn-SOD酶活力;H2O2鉴定虎奶菇SOD的类型;用同源克隆、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和融合引物与巢式PCR等方法从虎奶菇中克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结果表明,虎奶菇Mn-SOD酶活力为1.66个酶活力单位。酶经过H2O2处理后仍然有活性,与未处理无明显差异,表明虎奶菇中SOD主要是Mn-SOD。克隆获得了虎奶菇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PtMn-SOD,其DNA序列全长1025 bp,开放阅读框全长为663 bp,编码220个氨基酸。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树表明,PtMn-SOD与属于侧耳属的糙皮侧耳(登录号:MH645359.1)关系较近。预测该蛋白质分子量为24.54 kDa,蛋白等电点为7.86。PtMn-SOD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在线粒体中发挥功效。
杨加亮田云恒马爱民
关键词:虎奶菇锰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同源克隆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