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占锋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4篇心肌病
  • 4篇型心
  • 4篇基因
  • 4篇肌病
  • 4篇厚型
  • 4篇肥厚
  • 4篇肥厚型
  • 4篇肥厚型心肌病
  • 3篇突变
  • 2篇基因筛查
  • 1篇大样本
  • 1篇电图
  • 1篇动物
  • 1篇队列
  • 1篇对心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3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北京电力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同仁医院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解放军第二六...
  • 1篇北京大学医院
  • 1篇北京市西城区...

作者

  • 7篇马占锋
  • 5篇刘文玲
  • 4篇李蕾
  • 3篇朱天刚
  • 2篇杨杰
  • 2篇谢文丽
  • 2篇袁琛
  • 2篇李翠兰
  • 2篇张军
  • 2篇胡大一
  • 1篇杨进刚
  • 1篇孙艺红
  • 1篇范瑞云
  • 1篇王长厚
  • 1篇赵博
  • 1篇张红
  • 1篇杨琦
  • 1篇赵杰强
  • 1篇刘杰
  • 1篇刘雯

传媒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转基因动物在肥厚型心肌病研究中的应用
2007年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is an autosomal-dominant disease.Disease-causing mutations have been found in genes encoding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the thick and thin filament systems of cardiac myocyte;it has therefore been named as a disease of sarcomere.Many approaches have been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esease.Transgenic animal models have been created to gain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Most of these models has been made in mice;however,recently a transgenic rabbit model has been created.In addition,there are several natural-occurring forms of HCM in animals.The discovery of responsible genes and the elucidation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athogenesis through the use of animal models promise improved and early diagnosis and the potential for mechanism-based therapeutics.
马占锋刘文玲
关键词:突变
呋塞米及螺内酯早期合用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呋塞米及螺内酯早期合用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MI)行急诊冠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前壁MI行急诊PCI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口服呋塞米及螺内酯组(A组,30例)及对照组(B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血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胸部CT、心脏彩超等指标。结果:A组与B组相比血NT-pro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急性前壁MI患者早期合用呋塞米及螺内酯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王宁马占锋肖娜袁琛张倩张军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螺内酯呋塞米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筛查及其相应的临床特征
2009年
目的研究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致病基因~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osin binding protein C gene,MYBPC3)的突变位点,分析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的相互关系。方法对66例HCM患者的MYBPC3基因进行扫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外显子及剪接部位的基因组DNA片段,直接测序分析。分析各突变患者相应的临床表型特点。结果经测序分析,发现Lys301fs移码突变、Asp463stop无义突变、Gly523Arg错义突变和Tyr847His错义突变。MYBPC3导致的HCM为3例,占病例总数的4.5%。其临床表型各异,患者H30(Lys301fs)47岁发病,活动后胸闷、气短,超声显示室间隔肥厚达18.7mm,左心室后壁14.7mm。患者H48(Asp463stop)为25岁男性,24岁发病,室间隔肥厚达15.4mm。患者H53(Gly523Arg和Tyr847His)发病年龄36岁,活动后胸闷、憋气,伴心前区疼痛,室间隔肥厚达27mm。结论MYBPC3突变为HCM主要致病原因之一。MYBPC3突变基因携带者临床表型差异大。国人MYBPC3突变患者多在青壮年期发病,不同于国外报道的多发病较晚。
马占锋刘文玲胡大一谢文丽朱天刚孙艺红杨松娜李翠兰李蕾聂孝云杨进刚李田昌边红仝其广肖杰王国宏崔炜范瑞云李运田
关键词:突变表型
中国部分区域青少年早复极的检出率及随访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中国青少年早复极(ER)的发生率及预后。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对北京市部分中学高一年级和职业中学新生、大学新入学的本科生进行筛查,包括询问病史及家族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并进行随访。ER诊断标准:心电图连续2个导联以上J点抬高至少0.1 mV,呈顿挫或切迹样,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T波高尖。心电图由2名心内科医生阅图作出诊断。结果共获得了13405人有效心电图和相关资料,年龄15~22岁,男女比例1.01∶1。包括了我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涵盖了汉族、满族、蒙古族、苗族、藏族、朝鲜族和侗族,以汉族为主。共发现135例ER,男性111人,女性24人。检出率为1%。发生部位以下壁导联最多见,为79人;其次是下壁合并侧壁导联为29人。ER形态主要为顿挫型和切迹型。随访12~36个月,无1例发生心脏猝死等心血管事件,仅1例有黑矇,但未发现心律失常。结论初步显示ER在中国青少年中的发生率为1%,主要发生在下壁导联,其次是侧壁导联;总体上ER是一种良性表现。
刘文玲周玉安周广华李蕾张红张岚赵杰强朱天刚赵博杨杰马占锋尹广利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电图青少年
66例散发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筛查及相应的临床特征
目的研究国人散发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致病基因——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 PC3)的突变位点,了解散发的HCM患者该基因的突变特点,分析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的相互关系。方法依据1995年WHO诊断标准...
马占锋刘文玲李蕾
文献传递
中国大样本队列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基因突变谱及其临床相关性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探讨中国大样本队列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遗传学基础以及与不同基因型相关的表型严重性.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2002至2011年连续收录的179例无血缘关系的HCM患者(男119例,女60例)直接测序分析β肌球蛋白重链(MYH7)、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和心脏肌钙蛋白T(TNNT2)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共发现40例(22.3%)患者存在34种突变.79.4% (27/34)的突变只出现1次,而仅MYH7的26位氨基酸可能为突变热点.突变基因分布情况为MYBPC3、MYH7和TNNT2分别占52.9% (18/34)、35.3% (12/34)和11.8% (4/34).2.2% (4/179)的患者存在双突变.基因型阳性(40例)与阴性患者(139例)的发病年龄[(35.4±17.6)岁比(47.6±17.1)岁,P<0.001]、左心室壁厚度[(21.2±5.7)mm比(19.0±5.3)mm,P=0.031]、晕厥发生率(27.5%比10.8%,P=0.019)、HCM家族史(35.0%比9.4%,P<0.001)和心脏性猝死家族史(25.0%比2.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6.5年的随访期间具有更明显的心功能恶化(24.2%比5.0%,P=0.002)和猝死风险(9.1%比0,P=0.009).MYBPC3与MYH7突变患者间临床参数和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的双突变患者具有恶性表型,而同一基因型(如MYH7-I736T、TNNT2-R92W)在不同患者中的表型严重程度不一.结论 MYBPC3是HCM患者中最多见的致病基因.尽管特定的基因或突变不能准确预测表型的严重性,但HCM患者如果存在肌小节基因突变,则提示更严重的结局.
刘杰刘文玲胡大一朱天刚刘雯马占锋杨杰谢文丽李翠兰李蕾潘国忠
关键词:突变肌球蛋白重链肌钙蛋白T
影像学检查阴性对“心绞痛”入院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心绞痛"入院患者影像学检查阴性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并观察经过应用正确的方法干预心理状态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心绞痛",经冠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排除冠心病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并比较初入院时及出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观察干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率。结果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甚至消失,且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结论影像学检查阴性,并加之适当地心理疏导,必要时应用相关药物,能够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明显缓解症状。
马晓丽袁琛张军王长厚马占锋杨琦
关键词:心理状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