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雪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5篇免疫
  • 3篇肿瘤
  • 3篇角膜
  • 3篇黑色素
  • 3篇黑色素瘤
  • 2篇视网膜光
  • 2篇视网膜光损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小胶质细胞
  • 2篇脉络膜
  • 2篇脉络膜黑色素...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光损伤
  • 2篇干细胞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北京大学
  • 1篇伊利诺伊州立...
  • 1篇约翰霍普金斯...

作者

  • 13篇陈雪
  • 9篇王薇
  • 5篇张培
  • 3篇陈晓勇
  • 3篇沈丽
  • 3篇俞海燕
  • 2篇张纯
  • 2篇郭建新
  • 2篇李学民
  • 2篇由德勃
  • 2篇曹安民
  • 1篇刘子源
  • 1篇由德博
  • 1篇李凌松
  • 1篇洪晶
  • 1篇李炳震
  • 1篇周臻
  • 1篇马志中
  • 1篇王艳青
  • 1篇郝燕生

传媒

  • 5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化葡萄膜色素性肿瘤标本脱色素及免疫组化处理方法的探索被引量:2
2010年
结合1例色素浓重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合并黑色素细胞瘤样本,对优化葡萄膜色素性肿瘤样本脱色素及免疫组化染色处理的方法进行探索。临床获得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合并黑色素细胞瘤石蜡组织标本,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草酸溶液进行脱色素处理,并进行Ki67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标本切片脱蜡后使用多聚甲醛或福尔马林后固定,再以质量分数为1%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2%草酸溶液进行脱色素处理能得到满意的HE(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在脱色素之前进行抗原修复,继而经后固定后进行脱色素处理的组织切片,脱色素结果较好且保持了组织的抗原性。对于色素沉重牢固的葡萄膜色素性肿瘤,在脱色素处理前或者抗原修复后,增加后固定步骤,并使用较高浓度的高锰酸钾/草酸溶液,能得到较好的脱色素效果,且可保持组织的抗原性和切片的完整。
张培王薇陈雪
关键词:脱色素免疫组化检测
Day Case手术模式缩短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住院时间的研究
2012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通过选取医院2006-2008年间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自行选择手术模式,即门诊、常规住院和Day Case3种手术模式等信息,比较分析其手术量、平均住院日、单个患者单眼手术支出等数据。发现Day Case模式手术量逐年上升,全科白内障平均住院日下降,Day Case模式患者单眼手术支出亦下降。指出Day Case手术模式的改革需要包括医患间、科室与院方、医生之间及医护间的理解与合作等各方面的准备与沟通。
刘子源李海平陈雪李学民王薇
关键词:DAY老年性白内障平均住院日
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前、后视觉介导的行为变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视细胞光损伤模型的视觉运动行为,评价光感受器细胞的损伤、死亡和视功能的对应关系,以期建立评估动物视功能的方法。方法21只SD大鼠分为3组,暗适应24h后选用(950±50)流明绿色光分别照射3、12、24h,光照后暗适应24h,暗适应完成48h后摘除眼球,冷冻切片分别行HE、rhodopsin免疫荧光染色;以大鼠视觉意识障碍反应、前置刺激反应作为视功能的判断指标,分别于光损伤前、后2d测定大鼠的视觉运动行为,对SD大鼠光损伤前、后的平均运动速度作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为7只双眼球摘除术后的大鼠。结果视觉意识障碍反应、前置刺激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动物的视觉意识障碍反应逐渐丧失,前置刺激反应逐渐增强。统计学结果显示,SD大鼠的视觉运动行为变化是与视功能相关的。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SD大鼠视觉运动的平均运动速度出现渐进性下降的变化。结论随着视细胞损伤程度的加重,SD大鼠的视功能呈现渐进性的下降,其视觉运动的平均运动速度亦出现相应的变化。视觉运动行为测试可以用于对SD大鼠的视功能进行定量的评估。
李学民陈晓勇沈丽张纯由德勃陈雪俞海燕王薇
关键词:光感受器视觉障碍
角膜缘肿瘤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对角膜缘肿瘤浸润深度进行观察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5例临床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并接受肿物切除及部分板层角巩膜移植术的角膜缘肿瘤患者进行病历回顾,所有患者术前都进行了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活体扫描,以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和范围,术中所取病变组织进行了病理检查,将共焦显微镜扫描图像与组织切片的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了其中1例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3例为上皮内瘤变,1例为乳头状瘤。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扫描可以观察到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细胞乳头状增生结构、细胞核异型性、树突状细胞的活跃程度等。适当调整扫描平面可以检查到肿瘤基底部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区。结论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扫描在适当平面可以对角膜缘肿瘤细胞形态和浸润深度提供参考,对手术治疗方案进行指导。肿瘤性质的最终确定目前仍然依赖于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华聪群杂志,2012,48:915-919)
陈雪周臻刘峰张培郭建新王薇
关键词:角膜缘眼肿瘤显微镜检查共焦鳞状细胞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继发于黑色素细胞瘤一例被引量:1
2009年
陈雪张培王薇
关键词: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黑色素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继发占位性病变异常信号
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的术后疗效、并发症、处理及适应证的选择。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2007年9至12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选择9例角膜内皮失代偿的患者行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自动角膜刀取材及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透明性的恢复、植片的脱位率、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随访时间3~7个月。结果手术中1例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的角膜内皮植片植入失败,改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其余8例患者术后植片明显脱位1例,再处理后复位。术后8例手术成功患者视力全部提高,植片透明,角膜厚度为(775±30)μm;角膜曲率为(44.19±2.28)D;角膜散光度数为(2.20±0.83)D;角膜内皮细胞数为(1439±296)个/mm^2。结论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有可能成为一种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的重要术式。
洪晶郝燕生马志中王艳青刘敬陈雪
关键词:角膜移植角膜后弹力层内皮角膜
结膜色素痣和黑色素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S-100抗体、人黑色素瘤抗体(melarlon]al black-45,MB45)和黑色素瘤抗原T细胞(melanoma antigenreeognized by Tcell-1,MART-1)是签别良性或恶性皮肤色素痣和黑色素瘤的主要标记物,但对结膜黑色素细胞增生物的诊断仍存在争议^[1-2].本研究拟筛选可鉴别结膜良性或恶性黑色素病变的免疫标志物,
陈雪张培郭建新王薇
关键词:人黑色素瘤免疫组织化学黑色素瘤抗原S-100皮肤色素痣免疫标志物
SD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2009年
目的对经典的原代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体外纯化培养方法进行简单的改良以提高细胞产量。方法在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过程中以McCarthy等的经典方法为基础,寻找适当的初始种植密度,并在初次振荡分离后继续培养以获得多次产出,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进行小胶质细胞纯度鉴定。结果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最宜初始种植密度为1×106/mL,多次分离纯化获得的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均达到97%以上的纯度。结论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过程中,以适当的初始种植密度和多次振荡分离方法可在保证有效纯度的基础上提高细胞产量。
陈雪张培曹安民
关键词: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种植密度纯化
体外培养人胚胎来源视网膜干细胞的诱导分化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探讨培养的人胚胎来源视网膜干细胞向视网膜终末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来自16-20周人胚胎的视网膜干细胞进行无血清体外培养,并分别进行有血清条件下体外诱导和用含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眼杯模拟体内条件诱导的观察,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干细胞和视网膜终末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诱导前后细胞nestin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从人胚胎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分离出的视网膜干细胞,在体外诱导的条件下,可表达视网膜终末细胞标记PKCα、GFAP、Thy1,少数细胞表达nestin和MAP2;在模拟体内环境诱导后,则不仅表达上述细胞标记,而且rhodopsin和syntaxin表达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显示:诱导后细胞nestin基因表达量较诱导前细胞明显降低。结论RPE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干细胞向视杆细胞和无长突细胞分化。(中华眼科杂志,2004,40:448-452)
俞海燕沈丽陈雪由德博陈晓勇王薇
关键词:体外培养胚胎视网膜干细胞细胞分化视网膜疾病
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的行为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进行可见光照射所致大鼠视网膜光性损伤后的行为测试 ,探讨动物视功能与行为的关系。方法  2 1只SD大鼠在 (95 0± 5 0 )lx绿色光损伤仪光照 3、12、2 4h ,实验前及实验后暗适应 2 4h ,光损伤前 2d及光损伤后 2d测定大鼠的头部视动跟踪反应、前置刺激反应。光损伤后 72h摘除眼球 ,冰冻切片后行HE、Rhodopsin免疫荧光染色 ,光镜观察。实验对照组为 7只双眼球摘除术后的大鼠。结果 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 ,动物的头部视动跟踪反应逐渐丧失 ,对照组反应最弱 ,前置刺激反应逐渐增强 ,对照组反应最强。结论 不同程度的视细胞损伤后的动物行为是不同的 ,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 。
陈晓勇沈丽张纯由德勃陈雪俞海燕王薇
关键词:视网膜光损伤免疫荧光染色动物光照时间摘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