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琪

作品数:23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牛顿流体
  • 4篇气冷堆
  • 4篇流体
  • 4篇格子BOLT...
  • 4篇非牛顿流体
  • 4篇高温气冷堆
  • 3篇接触线
  • 3篇格子BOLT...
  • 3篇二元混合物
  • 2篇液滴
  • 2篇蠕变
  • 2篇中心筒
  • 2篇介质
  • 2篇紧凑式
  • 2篇聚乙二醇
  • 2篇绝热层
  • 2篇冷却器
  • 2篇冷却水
  • 2篇集成式
  • 2篇二醇

机构

  • 23篇清华大学
  • 6篇华北电力大学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中国计量科学...
  • 1篇华北电力设计...

作者

  • 23篇闵琪
  • 12篇段远源
  • 8篇吴莘馨
  • 7篇王晓东
  • 5篇朱君悦
  • 3篇何树延
  • 3篇张丽
  • 2篇刘俊杰
  • 2篇李晓伟
  • 2篇赵加清
  • 2篇张作义
  • 2篇张易阳
  • 2篇雒晓卫
  • 2篇刘吉
  • 2篇林鸿
  • 2篇翟俊鹏
  • 2篇张丽
  • 2篇史力
  • 1篇王晓东
  • 1篇宋艺新

传媒

  • 8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2007年工...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高等学校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毛细驱动液态金属液滴可寻址运动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液态金属作为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机械制造等领域。液态金属的高动力黏度和高表面张力等特性使得液态金属液滴可寻址操控的研究目前仍极具挑战。本文提出采用梯度电压驱动液态金属液滴在黏性溶液中运动的方法,与传统功能梯度表面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依赖特殊的固体表面,更精准灵活地调控液滴运动。采用水平集技术模拟对比梯度电势、梯度表面和两者共同驱动三种方式的液滴自动寻址过程动力学特性。结果验证了梯度电势驱动液态金属液滴定向运动的可行性。本文详细讨论了液态金属液滴、周围流体的黏度及表面张力等参数也会对液态金属驱动过程产生影响,并设计了操控液滴定向寻址运动、分裂等的蜂窝状组合电极表面,相关研究可为液态金属可寻址定向运动提供理论指导。
白冰鹤陆规闵琪李元媛
关键词:液态金属电驱动
非牛顿流体液滴铺展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LBM可有效模拟气液两相流动,近年来发展迅速,己成功应用于牛顿流体动态湿润领域和非牛顿流体单相流动领域的研究,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公开发表的非牛顿流体两相流动格子Boltzmann模拟研究成果。本文将牛顿流体的两相流动格...
闵琪段远源王晓东吴莘馨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非牛顿流体
文献传递
硅油和丙三醇水溶液动态湿润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应用Wilhelmy吊片法,进行了牛顿流体(硅油、丙三醇水合溶液)的动态湿润实验。测量了流体的黏度、表面张力和动态湿润过程中动态接触角随接触线移动速度的变化关系,获得了一批高精度的实验数据。根据三类常用理论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了接触线局部区域微观物理机制对动态湿润持性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流体黏度、表面张力和浸润固体的表面能等宏观物理参数对动态湿润的影响,探讨了影响牛顿流体动态湿润过程的关键因素。
朱君悦闵琪段远源王晓东
关键词:接触线牛顿流体
基于传热计算的管道内热电偶测温误差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从传热学角度计算了热电偶在测量管道温度时其自身的温度分布,提出了影响热电偶测温精度的关键因素。研究了管道内流体温度场对热电偶测温精度的影响,分析了热电偶保护管插入深度与测量误差的关系,通过实例计算给出了确定热电偶保护管合理插入深度的方法,并给出了电力行业中几种常见工况下热电偶的插入深度计算结果。
张丽罗建国闵琪吴莘馨
关键词:热电偶传热保护管
三相接触线形状对复杂流变流体动态湿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采用液滴铺展法和Wilhelmy吊片法开展了不同浓度的PEG400+SiO_2纳米颗粒的非牛顿流体在盖玻片上动态湿润特性的研究,这类纳米流体流变性复杂,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其黏度从弱剪切稀化到强剪切增稠再到强剪切稀化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比两种实验方法获得的θ_D-U实验数据,发现三相接触线形状对此类复杂流变流体的θ_D-U呈现一定影响。通过分析其流变性和动态湿润特性的变化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三相接触线形状影响复杂流体动态湿润的原因,并从微观上分析了角区控制动态湿润过程的关键。
翟俊鹏闵琪段远源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
格子Boltzmann模型结合MPR方程模拟流体饱和气液密度
2014年
格子Boltzmann伪势能两相模型由于缺少与真实流体相关的物理参数,因此无法实现对某种特定流体的模拟。本文将比容平移后的Peng-Robinson状态方程(MPR)引入模型中,通过状态方程中的无量纲参数偏心因子和临界压缩因子,建立模拟流体与真实流体的关联,使得模型可以区别各种真实流体,并模拟了氩、氧气、烷烃等8种流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气液相密度。结果表明,MPR和Peng-Robinson方程(PR)的格子Boltzmann两相模型均能很好的描述8种流体的饱和气相密度;而MPR方程能够很好的再现氩、氮气、氧气等非极性流体的饱和液相密度,对于其它流体,MPR方程较PR方程对液相密度的描述有所改进,但仍与实验数据有一定差异。总体上MPR方程能够更好地模拟不同流体的饱和气液相密度。
闵琪段远源王晓东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气液两相流
吊片法动态湿润实验系统
流体动态湿润是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并在各工程领域有重要应用。湿润动力学研究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该领域的核心问题,即接触线的真实移动机制目前仍未被很好的解决;已有实验结果以牛顿流体为主,对于更常见、更复杂的非牛顿流体的研究...
闵琪朱君悦段远源王晓东
文献传递
用于高温气冷堆的中间换热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气冷堆的中间换热器,包括壳体(110)、中心筒(120)、换热组件(130)、一次侧绝热层(140)和风机(M)。壳体(110)上设有一次侧介质进口(114)。中心筒(120)的远离一次侧介质进口(...
李晓伟吴莘馨张作义史力刘吉张易阳赵加清闵琪
文献传递
聚乙二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体系的动态湿润特性
流体动态湿润在各种工业生产和高新技术的开发中有广泛应用,非牛顿流体动态湿润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并有着相对于牛顿流体更为实际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复杂流变性的聚乙二醇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体系的动态湿润特性。...
闵琪段远源王晓东
关键词:聚乙二醇二氧化硅
文献传递
含醇二元体系表面张力预测模型
2009年
表面张力是重要的物性参数之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醇类及其混合物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含醇混合物作为特殊的缔合体系,由于氢键的存在,性质复杂。本文应用密度梯度理论结合比容平移后的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回归了醇、水纯净物的作用因子关联式系数,建立了混合物的表面张力预测模型,计算了含醇二元缔合体系的表面张力,该模型不含有任何需要混合物表面张力实验数据回归确定的经验可调参数,对绝大多数含醇混合物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计算精度。
闵琪段远源林鸿宋艺新
关键词:二元混合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