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东

作品数:180 被引量:867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5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9篇理学
  • 2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机械工程
  • 7篇化学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1篇数值模拟
  • 31篇值模拟
  • 16篇热轧
  • 15篇接触角
  • 15篇风力机
  • 13篇液滴
  • 12篇带钢
  • 12篇气动
  • 10篇传热
  • 8篇轧带
  • 8篇射流
  • 8篇气凝胶
  • 8篇热轧带钢
  • 8篇换热
  • 7篇翼型
  • 7篇轧机
  • 7篇不确定性
  • 6篇纳米
  • 6篇接触线
  • 5篇电池

机构

  • 82篇华北电力大学
  • 78篇清华大学
  • 36篇北京科技大学
  • 19篇首钢集团
  • 10篇西安现代控制...
  • 5篇华北水利水电...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中国电力工程...
  • 2篇鞍山钢铁集团...
  • 2篇台湾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过...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浙江运达风电...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作者

  • 177篇王晓东
  • 44篇彭晓峰
  • 41篇康顺
  • 25篇段远源
  • 11篇王补宣
  • 10篇张欣欣
  • 9篇李飞
  • 8篇杨荃
  • 7篇何安瑞
  • 7篇徐进良
  • 7篇戴丽萍
  • 7篇闵琪
  • 7篇陆规
  • 6篇田勇
  • 6篇赵俊杰
  • 6篇闵敬春
  • 5篇陆建峰
  • 5篇林林
  • 5篇胡昊
  • 5篇祝健

传媒

  • 37篇工程热物理学...
  • 12篇热科学与技术
  • 1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0篇太阳能学报
  • 6篇航空动力学报
  • 5篇钢铁
  • 4篇轧钢
  • 4篇首钢科技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化工学报
  • 3篇宇航材料工艺
  • 2篇中国冶金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电源技术
  • 2篇国际学术动态
  • 2篇推进技术
  • 2篇可再生能源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16篇2013
  • 17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4篇2005
  • 7篇2004
  • 10篇2003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合工质过冷核化沸腾气泡行为特性
本文采用控制热流密度对乙醇和水二元混合物在直径0.1mm铂丝上过冷沸腾核化进行可视化实验观察,分析不同混合比、热流密度下过冷沸腾核化实验现象.实验证明,小气泡射流是混合工质沸腾换热中主要的换热形式,并且其形态具有多样化,...
王珍彭晓峰王晓东
关键词:混合工质气泡过冷沸腾核化可视化实验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纳米流体微通道热沉的性能强化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对纳米流体热导率及黏度公式的筛选,本文发展了纳米流体微通道热沉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分析了热沉结构、纳米颗粒种类、粒径、体积分数及基液种类等关键参数对热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纳米颗粒随机运动引起的附加热耗散强化了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显著提高了热沉的冷却性能;(2)纳米流体的强化作用依赖于热沉结构,且依赖关系不同于纯流体,需对纳米流体作为冷却剂的热沉结构进行优化;(3)颗粒体积分数增加,热沉热阻降低,但压降升高,综合考虑热阻和压降,最佳的冷却剂为0.5%体积分数的水基Al2O3纳米流体,相对于纯水,其使热阻降低了10.1%,压降仅增加0.38%;(4)颗粒粒径对热阻影响较小,考虑纳米流体稳定性,推荐使用小粒径的纳米颗粒;(5)Al2O3纳米颗粒优于TiO2,CuO最差,最优的基液为水,依次为乙二醇和机油.
林林王晓东王振华
关键词:纳米流体微通道热沉传热强化
大气湍流度对风力机翼型气动噪声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风力机大型化,风力机叶片气动噪声的影响日益突出。来流风况的随机性对于风力机叶片气动噪声的模拟具有一定影响。采用蒙特卡洛方法,结合BPM翼型自噪声模型,以NACA 0012翼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不确定性数值模拟,量化大气湍流度对翼型自身噪声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湍流度对高频噪声的影响明显高于低频噪声。当大气湍流度增加时,声压级标准差也逐渐增大。
胡昊熊万能王晓东康顺
关键词:声学风力机翼型
气凝胶-遮光剂复合材料中遮光剂的辐射特性被引量:10
2012年
气凝胶-遮光剂复合隔热材料相比纯气凝胶,抑制辐射透过能力强,能显著提高材料在高温下的隔热性能.本文根据Mie散射理论、Beer定律及辐射传热方程,建立遮光剂的辐射特性预测模型,对不同粒径的碳黑遮光剂以及炭黑、碳化硅和氧化锆3种遮光剂的辐射性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3—7.5μm的入射光波段或中高温使用环境时,添加遮光剂的气凝胶复合材料比纯气凝胶材料的消光系数有大幅提升;在固定的遮光剂质量分数下,炭黑遮光剂的最佳粒径为2—3μm;3种遮光剂中,炭黑遮光剂遮光性能最优,其次为SiC和ZrO2遮光剂,但炭黑遮光剂耐高温性能较差,因此,最佳的复合隔热材料应采用梯度设计方案,即在低温端加入炭黑遮光剂,而在中高温端加入SiC或ZrO2遮光剂.
孙夺王晓东段远源赵俊杰
关键词:气凝胶遮光剂消光系数热导率
p-T热力学面上水和水蒸气密度的快速计算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采用双网格双二次样条插值方法,发展了p-T热力学面上全区域(273.16K
安宾王晓东段远源王智学
关键词:样条插值
2250mm宽带钢热连轧生产线凸度控制优化被引量:4
2012年
首钢迁钢2 250mm热连轧生产线在达产初期出现了带钢凸度控制稳定性差的问题,甚至出现负凸度现象。对此热轧生产线的生产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轧辊温度与辊形进行了实际测量。究其原因为CVC辊形对热凸度和磨损辊形较为敏感,工作辊冷却水能力不足引起的轧辊热凸度过大破坏了CVC辊形曲线的板形控制能力。由于改造轧辊冷却水系统费用较高,需要停产,为了解决凸度控制稳定性问题,采用了辊形优化设计的方法。对精轧机组的CVC工作辊辊形进行了优化,空载辊缝凸度调控范围从[-0.7mm,0.7mm]增大到[-1.2mm,1.2mm]。同时,为了改善CVC工作辊与支撑辊辊间接触状态,设计并应用了CVC支撑辊辊形。此CVC辊形配置解决了首钢迁钢2 250mm热轧线凸度控制稳定性差的问题,板形控制精度由原来的67%提高到了93%以上。
王晓东李飞李本海李彬王秋娜张宝辉
关键词:热轧带钢凸度控制
涡发生器对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带/不带涡发生器的风力机翼型DU-97-W-300的静态和动态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在数值计算的静态升力系数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的前提下,分析了其动态失速过程中气动性能的迟滞变化规律。干净翼型在攻角减小中的气动性能呈现周期性波动,涡发生器可以有效控制分离流动,明显提升翼型动态过程中的气动性能.
戴丽萍许雅苹周强王晓东康顺
关键词:风力机翼型涡发生器动态失速气动性能
固体表面液滴在吹风作用下的振荡特性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可视化实验观察了水平表面液滴在吹风条件下的振荡现象。针对水液滴在不同型号砂纸打磨的铜表面进行实验 ,观察到液滴在吹风条件下发生上下和左右两种振荡模式 ,在一定的条件下两种模式可以相互转化。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 ,总结归纳了振荡及转化发生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液滴的振荡特性同表面粗糙度、液滴尺寸、风速等有一定的关系。振荡周期随着液滴尺寸增大而增大 ,随着风速的增大阶跃式增大 ;随粗糙度增大 ,液滴振荡周期有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
林志勇彭晓峰王晓东
关键词:液滴振荡特性振荡周期吹风振荡模式
双层微通道热沉关键参数的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相比于单层热沉,双层热沉显著改善芯片温度均匀性.本文建立了双层热沉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采用参数递进优化法,对硅基水冷双层热沉的几何结构(流道数N、下层流道高度H_(c1)、上层流道高度H_(c2)和肋条宽度W_r)及上下两层通道的流速比t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泵功0.2 W和热流密度100 W·cm^(-2)时,最佳的双层热沉结构和通道流速比分别为:N_(opt)=70,H_(c1,opt)=200μm,H_(c2,opt)=650μm,W_(r,opt)=71.48μm和t_(opt)=1.85,相比于同样操作条件和几何参数的单层热沉,热阻降低了11.3%,热沉的最大温差从单层热沉的4.6 K降低到0.5 K,显著改善了热沉的温度均匀性.
林林陈杨杨王晓东
关键词:递进式温度均匀性热阻
旋流板对烟囱流场及除湿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通过求解RANS方程、RNGk-ε湍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对某电站锅炉烟囱加装旋流板前、后的流场特性及水滴运动特性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旋流板不同叶片仰角、安装高度、安装级数等参数对烟囱内部流场以及除湿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压力损失和除湿效果2方面因素,叶片仰角为45°、安装高度为30m的单级旋流板为最优选择.
戴丽萍周强姚世刚张惠王晓东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烟囱旋流板除湿数值模拟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