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莘馨

作品数:189 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专利
  • 7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核科学技术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机械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6篇气冷堆
  • 63篇高温气冷堆
  • 26篇换热
  • 23篇蒸汽发生器
  • 21篇反应堆
  • 18篇热管
  • 14篇石墨
  • 13篇热气导管
  • 12篇管束
  • 11篇余热排出
  • 11篇换热管
  • 10篇堆芯
  • 10篇余热排出系统
  • 10篇热堆
  • 10篇自然循环
  • 10篇供热堆
  • 9篇蒸汽
  • 9篇密封
  • 8篇压力壳
  • 8篇数值模拟

机构

  • 177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工程物理...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日本原子力研...
  • 2篇江苏银环精密...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信息产业部电...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华北电力设计...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华能山东石岛...
  • 1篇中国核工业建...

作者

  • 177篇吴莘馨
  • 65篇何树延
  • 40篇雒晓卫
  • 39篇李晓伟
  • 28篇张征明
  • 21篇于溯源
  • 21篇张作义
  • 20篇李笑天
  • 19篇孙立斌
  • 18篇史力
  • 17篇刘俊杰
  • 17篇赵加清
  • 15篇盛选禹
  • 11篇傅激扬
  • 10篇姜胜耀
  • 10篇董建令
  • 10篇张振声
  • 9篇吴元强
  • 8篇张易阳
  • 8篇闵琪

传媒

  • 2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6篇核动力工程
  • 10篇高技术通讯
  • 9篇清华大学学报...
  • 8篇工程热物理学...
  • 6篇阀门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核科学与工程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核技术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通用机械
  • 1篇第六届全国新...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核能行业...

年份

  • 1篇2024
  • 17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1篇2017
  • 17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1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二级出水换热污垢实验台搭建及初步实验
2009年
介绍了城市二级出水换热污垢研究流动换热实验台的搭建。通过此实验台可对城市二级出水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结垢行为和腐蚀行为进行实验室可控条件的研究。配合以北京市清河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为再生水源的间接式热泵现场实验系统,能为城市二级出水源热泵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经检验,搭建的实验台可满足实验范围和实验精度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张杰吴莘馨史琳
关键词:城市二级出水流动换热实验台
5MW核供热堆自然循环两相流流动特性分析
1999年
实验研究在5MW核供热堆热工水力学模拟系统HRTL-5上进行。计算分析采用带有质量,蒸汽质量,能量及动量守恒方程的一维两相流漂移模型。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上升段中闪蒸起始点。通过在过冷沸腾区,饱和沸腾区及上升段中推导守恒方程,得到可描述自然循环两相流系统特性的常微分方程组。用时域法求解。研究表明过冷沸腾及空泡的闪蒸对空泡分布,系统循环流量及流动稳定性都有很大影响,且系统压力越低,过冷沸腾及闪蒸的影响越大;在相当宽的两相流动条件下,加热段中只发生过冷沸腾;揭示了两相流不稳定时振荡的传播特性。在5MW核供热堆条件下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姜胜耀吴莘馨张佑杰博金海
关键词:自然循环两相流核供热堆
高温气冷堆换热装置
本发明为高温气冷堆一体化换热装置,该装置压力壳内含有蒸汽发汽发生器、中间换热器和氮风机三个设备。高温氮气先在中间换热器内加热二次气体,然后进入蒸汽发生器内把给水加热成过热蒸汽。二次气体和过热蒸汽分别驱动气体透平和蒸汽透平...
厉日竹傅激扬李笑天于溯源吴莘馨
文献传递
余热排出系统管道热疲劳裂纹萌生方向的理论和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在压水堆核电站余热排出系统冷热水混合区管道发现了由热疲劳导致的不同方向的浅裂纹群,疲劳裂纹的萌生方向可根据临界面方向进行预测。本文对临界面方向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出了双轴疲劳载荷作用下临界面方向的解析解。基于C++语言开发了临界面方向的分析程序,同时采用C++开发的分析程序和有限元软件Code_Aster计算了临界面方向,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解析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临界面方向分析结果与余热排出系统管道中发现的热疲劳裂纹方向吻合。研究表明,余热排出系统管道焊接残余应力对热疲劳裂纹萌生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雷柏茂万力何觅吴莘馨周羽宋宇
关键词:热疲劳裂纹焊接残余应力
一种测量封闭的非导磁金属筒内运动件位移的变换器
一种测量封闭的非导磁金属筒内运动件位移的变换器,该位移变换器包括设置在被测运动件外表面上的内永磁体组,设置在非导磁金属筒外与被测件上的内永磁体组相对应的外永磁体组,与外永磁体组相连的位移传感器以及外永磁体组的支撑机构。内...
吴元强吴莘馨阎慧杰孙立斌万力
文献传递
全棒水力驱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安全棒水力驱动系统即将首次应用于CARR工程.本文介绍了其组成、原理、特点及试验研究等内容.重点描述了其1∶1工程样机研制阶段对水花、落棒时间、旋转磨损、驱动线柔性化、安全棒冷却等工程化应用技术难关的解决方案,并简单介绍...
阎慧杰吴莘馨吴元强
关键词:安全棒性能试验工程应用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高温气冷堆侧反射层石墨砖的吊装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气冷堆侧反射层石墨砖的吊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防剪杆、水平调节装置和缓冲装置。防剪杆固定在起吊螺栓和侧反射层石墨砖之间,水平调节装置安装在一个起吊螺栓和吊环之间,缓冲装置垫在防剪杆与侧反射层石墨砖之间...
孙立斌贺秀杰史力吴莘馨张振声
基于四元数矩阵与Groebner基的6R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算法被引量:13
2013年
为促进一般6R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四元数矩阵和对偶四元数矩阵算法,该算法把四元数应用于平面旋转的特殊情况,把旋转角度的正弦、余弦改写为矩阵形式,可以导出平面四元数的2个矩阵形式的基,建立了四元数矩阵形式的串联6R机械手运动学方程,再通过线性消元和2次应用分次字典序Groebner基消去5个变元,最后采用Dixon结式进行消元,得到没有增根的一元16次方程。这种算法得出的结果通过与过去得出的6R机器人逆解算法进行对比,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行性和正确性。
倪振松廖启征吴莘馨
关键词:四元数矩阵GROEBNER基位置逆解
高温气冷堆石墨堆芯结构双层模型抗震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石墨堆芯结构包围球床堆芯,是高温气冷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其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使其设计合理、完整性得到保证,对石墨堆芯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和结构完整性进行了研究,揭示其在运行中承受各种载荷条件(特别是地震)下的动态响应。完成的石墨堆芯结构双层模型抗震台试验中,测量模型在各种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变化;考核石墨结构的刚度(变形)、强度和位移;分析榫、键等石墨构件的受力变形状况,整体结构的扭转。统计石墨构件经抗震试验后的破损数量,并分析了其破坏原因;通过初步的试验和模拟对比分析,探讨了石墨结构动力学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完成更大比例更复杂石墨堆芯结构模型抗震研究奠定了基础。
孙立斌史力王洪涛王海涛张振声吴莘馨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抗震研究
自然循环系统中热力学非平衡态动态实验分析
1997年
给出自然循环系统中欠热沸腾及闪蒸的动态分析及实验结果。在实验在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的5MW核供热霍模拟实验回路HRTL-5上完成。采用带有质量,蒸汽质量,能量及动量守恒方程的一维上流漂移模型分析HRTL-5中的流动不稳定性。通过时域动态分析方法,给出了以加热功率-进口欠热度平面表示的流动稳定边界。研究表明热力学非平衡态,即在加热段中的欠热沸腾及上升段 的空泡闪蒸。
姜胜耀吴莘馨
关键词:自然循环过冷沸腾供热堆非平衡态
全文增补中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