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术后不同残胃患者胃肠激素及机体组成变化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不同残胃患者胃肠激素及机体组成的变化。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患者38例,分为远端胃切除组、近端胃切除组及全胃切除组3组,另设9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2周和1个月监测机体营养状态及胃肠症状评分,观察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检测各组餐前及餐后30 min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结果远端胃切除组、近端胃切除组及全胃切除组术后1个月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及胃动素(MTL)的餐前水平较对照者均明显升高(P<0.01);各组餐后30 min胃肠激素分泌量较餐前均明显增加(P<0.01);CCK水平在远端胃切除组和全胃切除组较近端胃切除组高(P<0.01)。术后体重均明显下降,机体组成改变明显;术后1个月全胃切除组体重下降最明显(P<0.01);瘦组织群下降幅度全胃切除组>近端胃切除组>远端胃切除组;术后1个月3组间的水肿指数(细胞外液/总体液×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胃切除组组织水肿最明显。全胃切除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其余2组明显延长(P<0.05);术后胃肠症状评分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不同残胃患者胃肠激素及机体组成变化不同,以全胃切除患者最明显;SS、CCK及MTL基础水平均显著升高;全胃切除患者的体重和FFM下降及组织水肿最明显。
- 周龙翔汪昱杨喆邹建华胡军秦环龙
- 关键词:残胃胃肠激素营养状态机体组成
- 胰腺十二指肠联合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胰腺十二指肠联合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胰腺十二指肠联合损伤的临床资料。胰头十二指肠联合损伤7例,胰体十二指肠联合损伤4例;全组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胰头、十二指肠修补术5例(包括胰头修补+十二指肠修补术1例,胰头修补+带蒂空肠瓣十二指肠修复术2例,胰头、十二指肠修补+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2例);胰体尾部修补+十二指肠修补术1例,带脾脏胰体尾部切除+十二指肠修补术1例,胰体尾切除+十二指肠切除+空肠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2例。结果术后3例发生胰漏(27.3%),经持续低负吸引治愈。全组9例痊愈(81.8%),2例死亡(18.2%)。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以及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邹建华郑起林擎天
- 关键词:胰腺十二指肠
- 小肠扭转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探讨(附43例报道)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成人小肠扭转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经验。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摩洛哥赛达特省哈桑二世医院收治的43例小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小肠扭转患者中自发性小肠扭转11例,继发性小肠扭转32例,术后腹腔粘连为主要继发原因,有19例(59.4%)。临床表现:早期持续剧烈腹痛40例,频繁呕吐29例,肠型或腹部包块28例。43例小肠扭转均手术,其中22例术前B超确诊。术中见肠坏死16例。治愈37例,死亡6例。结论小肠扭转以继发性为主,术后腹腔粘连是小肠扭转的主要原因;小肠扭转与肠梗阻可互为因果;早期小肠扭转具有腹痛剧烈、呕吐早、症状体征不符等特点,早期诊断以临床为主,B超和CT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宜早期手术介入。
- 李新平Dubaba Hassan邹建华刘文方
- 关键词:小肠扭转发病机制
- 125Ⅰ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联合动脉置管区域性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
- 目的探讨Ⅰ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作用和意义,探讨Ⅰ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区域性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价值,利用放射性粒子的直接杀伤作用和区域性动脉灌注的化疗作用,达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目...
- 艾开兴郑起夏阳黄新余邹建华阎钧茅江泳
- 文献传递
- 严重创伤性连枷胸治疗探讨(附19例报告)被引量:2
- 1994年
- 严重创伤性连枷胸治疗探讨(附19例报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胸外科金雪熙,邹建华,曹勇,陈鸿宾,梁继东,刘捷夫严重创伤性连枷胸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肺挫伤,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若处理不当,则易加重动脉低氧血症,给救治增加困难。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连...
- 金雪熙邹建华曹勇陈鸿宾梁继东刘捷夫
- 关键词:创伤创伤性连枷胸连枷胸
- 穿透性胸腹联合伤57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穿透性胸腹部联合伤的早期诊断与急诊手术经验。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摩洛哥赛达特哈桑二世医院收治的57例穿透性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均行剖腹探查手术,其中52例术前胸腔闭式引流,5例术中/后胸腔闭式引流,延迟开胸手术7例,再次剖腹手术1例。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5例。治愈51例,死亡6例。结论术前预判对穿透性胸腹联合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经腹入路可有效治疗大多数此类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是腹部手术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评判是否需要开胸手术的重要依据。
- 李新平廖庆武邹建华Dubaba Hassan
- 关键词:胸腹联合伤膈肌诊治
- ^(125)Ⅰ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联合动脉置管区域性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术中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区域性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行术中穿刺或切取活检明确病理诊断。^(125)Ⅰ粒子平铺于瘤床或瘤体内插植,动脉化疗泵经胃左动脉或胃网膜右动脉植入,远端置于肝总动脉或腹腔动脉干,必要时行胆肠和(或)胃肠吻合术。术后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00 mg/m^2)联合氟尿嘧啶(5-Fu)(500 mg/m^2),每周1次,连续7周。结果所有7例患者平均植入放射性粒子42粒,平均剂量29.4 mCi。平均随访245d[(123~332)d],疼痛缓解率100%,肿瘤缩小4例,转移灶缩小、减少2例。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全部降至正常。1例术后发生胰漏,行保守治疗而愈。结论 ^(125)Ⅰ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联合动脉置管区域性灌注化疗适用于有手术指征的晚期胰腺癌,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艾开兴郑起夏阳黄新余邹建华阎钧茅江泳
-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疗法碘同位素
- 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评价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安全性。方法:采用Mantel-Haen-szel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4个临床试验共有872例符合入选条件,其中631例单行甲状腺全切术,241例进行了甲状腺全切术加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与单行甲状腺全切组相比,联合手术组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低钙血症及暂时性和永久性声带麻痹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加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没有增加额外的手术并发症风险。
- 潘烨邹建华郑起樊友本伍波
- 关键词:淋巴结切除术低钙血症声带麻痹META分析
- 不同类型腹部刀刺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腹部刀刺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摩洛哥赛达特哈桑二世医院收治的227例腹部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膈肌有无损伤将患者分为胸腹联合伤组(53例)和单纯腹部损伤组(174例),再根据腹部刀口数量将单纯腹部损伤组分为腹部单处损伤亚组(126例)和腹部多处损伤亚组(含2处和2处以上损伤者,48例)。比较不同组别间的休克发生率、保守治愈率、阴性探查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胸腹联合伤组的休克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52.8%(28/53)、43.4%(23/53)和11.3%(6/53),均显著高于单纯腹部损伤组的23.6%(41/174)、28.7%(43/150)和2.3%(4/174,P值均<0.05)。腹部单处损伤亚组的保守治愈率为18.3%(23/126)、剖腹探查阴性率为16.5%(17/103),均显著高于腹部多处损伤组的2.1%(1/48)、0(P值均<0.05);腹部单处损伤亚组的休克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0.6%(26/126)、25.2%(26/103)和1.6%(2/126),与腹部多处损伤亚组的31.3%(15/48)、36.2%(17/47)和4.2%(2/4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胸腹联合伤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需要及时手术干预;腹部多处损伤者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也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部分腹部开放性单发刀伤可在严密、动态监测下,通过保守治疗得以治愈。
- 李新平邹建华Dubaba Hassan秦华晖
- 关键词:腹部损伤胸腹联合伤外科手术
- 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108例细菌性肝脓肿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男74例,女3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左肝脓肿21例,右肝脓肿75例,双侧肝脓肿12例。单个脓肿78例,多发脓肿30例。脓腔最大12cm,最小3cm。结果内科保守治疗15例,11例治愈,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CT指引下穿刺抽脓5例,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52例,穿刺次数1~4次,共治愈55例,2例转手术切开引流;外科切开引流治愈42例。结论多个散在性肝脓肿以内科治疗为主。单个肝脓肿直径大于6cm者,多需切开引流;小于6cm者可在CT或B超导引下穿刺抽脓治疗,尤其是在B超导引下穿刺抽脓治疗,操作简便,效果好,可作为肝脓肿直径在6cm以下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邹建华陈磊郑起林擎天
- 关键词:肝脓肿细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