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本立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性脑梗死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目的:静脉性脑梗死(vonous cerebral infraction,VCI)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少见病。由于VCI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深入认识VCI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改善预后。...
- 邓本立王默力
- 关键词:静脉性脑梗死影像学特征病理诊断
- 发热门诊肺炎117例与SARS临床比较分析
- 2003年
- 黄建峰钱笑琴邓本立丁德弘许为锦
- 关键词:发热门诊肺炎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急性传染性疾病
- Wallenberg综合征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于1895年由Wallenberg首先报道,并经病理解剖证实为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血栓形成所致。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发展,人们对Wallenberg综合征的解剖学、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PICA并非是引起该综合征的唯一病因。
- 邓本立王默力
- 关键词: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小脑后下动脉ARTERY影像学技术病理解剖
- 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存活出院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估急诊科心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存活出院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标准的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注册登记表连续收集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CA患者,比较不同分组的复苏效果,对影响复苏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CPR存活出院的因素。结果 134例行CPR的患者中,自主循环恢复(ROSC)、存活出院分别为29例(21.6%)、19例(14.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地点、首次监测心律、CPR持续时间≤15min是影响存活出院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CA发生在院内、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15min是影响存活出院的因素。
- 陈育苗代明岩郝薇邓国强邓本立冯晓华衣晓楠
-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影响因素
- 延髓梗死部位与后循环血管状态的关系
- 目的探讨延髓梗死部位与后循环血管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142例经头颅MRI确诊为延髓梗死的患者,依延髓供血动脉分部分为5组:1内侧组、2前外侧组、3背外侧组、4后侧组和5综合组;矢状位依...
- 邓本立王默力
- 云岗地区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cTnI和CKMB变化的临床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云岗地区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TnI(cardiac troponin I)和CKMB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2例经颅脑CT确诊的急性脑卒中(CVD)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不同类型及病情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血清cTnI和CKMB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变化较对照组的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血清cTnI和CKMB含量水平的变化与ACVD患者的病情有一定关系,临床上可通过对血清肌钙蛋白的检测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 邓本立代明岩陈育苗邓国强郝薇李芳
- 关键词:老年急性脑卒中血清肌钙蛋白
- 延髓梗死部位与后循环血管状态的关系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延髓梗死部位与后循环血管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142例经头部MRI确诊为延髓梗死的患者,依据延髓供血动脉分部将其分为5组:(1)内侧组;(2)前外侧组;(3)背外侧组;(4)后侧组;(5)综合组。经CTA和DSA检查观察血管情况。结果各组例数分别为11(7.7%)、16(11.3%)、68(47.9%)、6(4.2%)、41(28.9%)例。左椎动脉闭塞18例(12.7%),狭窄23例(16.2%);右椎动脉闭塞20例(14.1%),狭窄27例(19.0%);双椎动脉闭塞4例(2.8%),狭窄5例(3.5%)。左小脑后下动脉闭塞6例(4.2%),狭窄10例(7.0%);右小脑后下动脉闭塞5例(3.5%),狭窄13例(9.2%)。脊髓前动脉狭窄6例(4.2%)。1组与脊髓前动脉狭窄之间有相关性(P=0.012);2组与基底动脉狭窄、基底动脉闭塞有相关性(P=0.041,0.027);3组与右椎动脉狭窄、右椎动脉闭塞、右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均有相关性(P=0.005,0.011,0.032);4组与椎动脉闭塞有相关性(P=0.042);5组与右椎动脉闭塞有相关性(P=0.038)。结论延髓不同部位梗死的发生与后循环相应供血血管狭窄或者闭塞关系密切。梗死机制可能以低灌注为主。
- 邓本立乔亚男王默力
- 关键词:延髓梗死椎基底动脉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院内再灌注方式对远期死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特点及院内再灌注方式对远期死亡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我院急救中心2008年1月~2011年12月院前急救的急性STEMI患者80例临床资料,对其19项临床特点和院内再灌注方式(包括溶栓和/或PCI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其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平均随访(42.3±12.3)个月,总病死率为22.5%(18/80),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为61.5%(8/13),转诊至有能力行PCI医院者病死率为18.0%(11/61),首次医疗接触至有能力行 PCI 医院的时间为(31.9±14.7)min,转诊至无能力行 PCI医院者病死率为36.8%(7/19)。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未再灌注治疗者(P〈0.001),不同再灌注方式及转诊去向对病死率无显著影响。心源性休克(P〈0.05,RR 8.561,95%CI 1.325~55.324)、未再灌注治疗(P〈0.001,RR 20.860,95%CI 4.431~162.811)是急性STEMI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心源性休克、未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EMI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院前急救STEMI最重要的是尽快行再灌注治疗,降低其病死率。
- 陈育苗代明岩邓国强郭燕青邓本立郝薇冯晓华潘淑莉王晓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