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析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2023年
- 对在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我院确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时候,根据随机分类的方式来进行分组,探索与常规治疗相比,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综合治疗的效果差别。结果:(1)各项临床用时指标,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用时均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2)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更加优异,差异显著(P<0.05);(3)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效果更加优异,差异显著(P<0.05);(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为患者实施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实施不同治疗方式,两组患者的评分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对于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缩短治疗时间,在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更高安全性。
- 冯晓华
- 关键词: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
- 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存活出院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估急诊科心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存活出院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标准的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注册登记表连续收集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CA患者,比较不同分组的复苏效果,对影响复苏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CPR存活出院的因素。结果 134例行CPR的患者中,自主循环恢复(ROSC)、存活出院分别为29例(21.6%)、19例(14.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地点、首次监测心律、CPR持续时间≤15min是影响存活出院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CA发生在院内、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15min是影响存活出院的因素。
- 陈育苗代明岩郝薇邓国强邓本立冯晓华衣晓楠
-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影响因素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院内再灌注方式对远期死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特点及院内再灌注方式对远期死亡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我院急救中心2008年1月~2011年12月院前急救的急性STEMI患者80例临床资料,对其19项临床特点和院内再灌注方式(包括溶栓和/或PCI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其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平均随访(42.3±12.3)个月,总病死率为22.5%(18/80),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为61.5%(8/13),转诊至有能力行PCI医院者病死率为18.0%(11/61),首次医疗接触至有能力行 PCI 医院的时间为(31.9±14.7)min,转诊至无能力行 PCI医院者病死率为36.8%(7/19)。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未再灌注治疗者(P〈0.001),不同再灌注方式及转诊去向对病死率无显著影响。心源性休克(P〈0.05,RR 8.561,95%CI 1.325~55.324)、未再灌注治疗(P〈0.001,RR 20.860,95%CI 4.431~162.811)是急性STEMI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心源性休克、未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EMI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院前急救STEMI最重要的是尽快行再灌注治疗,降低其病死率。
- 陈育苗代明岩邓国强郭燕青邓本立郝薇冯晓华潘淑莉王晓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病死率
- 紧急抢救和临床处理配合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
- 2023年
- 研究分析对于在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昏迷患者,配合实施紧急抢救和临床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均属于在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昏迷患者,并且在2018年02月~2022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为研究组研究对象联合实施紧急抢救和临床处理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护理和抢救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生病死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昏迷患者在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师为患者实施紧急抢救和临床处理进行治疗可以使得临床抢救成功率有效提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以及更高安全性。
- 冯晓华
- 关键词:紧急抢救急诊内科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