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斐文

作品数:60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3篇切除
  • 20篇切除术
  • 20篇腹腔
  • 20篇肝移植
  • 18篇腹腔镜
  • 17篇肝切除
  • 14篇肝切除术
  • 13篇细胞
  • 11篇术后
  • 11篇器官
  • 10篇肝细胞
  • 9篇器官捐献
  • 9篇捐献
  • 8篇肿瘤
  • 7篇供肝
  • 6篇移植术
  • 6篇移植术后
  • 6篇肝肿瘤
  • 5篇手术
  • 5篇细胞癌

机构

  • 60篇佛山市第一人...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60篇邓斐文
  • 56篇陈焕伟
  • 39篇王峰杰
  • 31篇甄作均
  • 31篇李杰原
  • 14篇计勇
  • 12篇吴志鹏
  • 11篇陈应军
  • 7篇雷秋成
  • 6篇李清汉
  • 5篇李梅生
  • 2篇陈国强
  • 2篇李庆生
  • 2篇刘洪珍
  • 2篇梁丽姬
  • 2篇誉铁鸥
  • 2篇欧伟明
  • 2篇廖珊
  • 2篇栾晓军
  • 2篇麦结珍

传媒

  • 17篇中华肝脏外科...
  • 8篇中华肝胆外科...
  • 8篇器官移植
  • 6篇中华腔镜外科...
  • 3篇2013中国...
  • 3篇2014中国...
  • 2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 1篇2014年器...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1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快速灌注肝肾联合获取法在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腹主动脉插管灌注肝肾联合获取法在中国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总结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9月-2014年6月实施的42例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肝肾联合获取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心脏死亡...
邓斐文陈焕伟甄作均王峰杰李杰原胡建垣粱丽姬
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附视频)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已被广泛应用于肝切除术中,但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鲜见报道,这主要是由于肝尾状叶紧贴下腔静脉前方,暴露较困难,且术中出血难以控制,手术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所致。肝尾状叶曾经被视为肝切除的禁区,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对于肝脏外科医师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脏外科成功完成1例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并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陈焕伟邓斐文李杰原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视频并发症发生率肝切除术手术风险肝脏外科
肝门板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肝门板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叶切除术的28例肝细胞癌(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25~71岁,中位年龄59岁。术中均采用肝门板分离技术行Glisson鞘外入肝血流阻断。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3、7 d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叶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包括右半肝切除16例,肝右前叶切除3例,肝右后叶切除9例。术中出血量中位数425(300~775)ml,平均手术时间(358±72)min,术后住院时间(11±3)d。患者无术后出血及切口感染。术后发生右侧胸腔少量积液21例,保守治疗后治愈。胆漏1例,经通畅引流后治愈。术后7 d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肝门板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叶切除治疗肝癌中应用安全、可行,其简化了手术流程,对肝蒂进行预阻断可指导精准解剖性肝右叶切除。
符荣党陈焕伟李杰原邓斐文王峰杰麦结珍张晓红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肝门板
心脏死亡供体儿童肝移植术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治疗经验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CD)儿童肝移植术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5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肝移植的1例儿童患者临床资料。受者男,4.5岁,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DCD供者男,6岁。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儿于2018年7月5日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免疫抑制方案。观察患儿术后脑部并发症诊治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患儿抽搐1次,术后1周出现烦躁不安,右侧肢体偏瘫。头颅CT、MRI和CT血管造影(CTA)示急性左侧脑梗塞,右侧脑出血,脑血管炎性病变,考虑PRES。更换他克莫司为西罗莫司,并给予纠正凝血功能、高血压、脱水等综合治疗,脑部并发症逐渐好转,术后42 d出院。出院后门诊高压氧治疗,言语功能及认知能力逐渐康复,右侧肢体偏瘫情况逐渐改善,截止至投稿时右上下肢肌力恢复为Ⅱ级。结论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PRES发病突然、病情危重、病因复杂,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和对症处理是治疗PRES的关键。
邓斐文蒋苏华胡健垣甄作均陈焕伟
关键词:肝移植儿童手术后并发症脑梗塞
腹腔镜全胰腺切除联合脾切除术(附视频)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胰腺切除联合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例腹腔镜全胰腺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体检发现全胰腺多发囊性占位1周入院。入院诊断:胰腺导管内粘液性乳头状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规定。采用五孔法行腹腔镜全胰腺切除联合脾切除术,胰腺呈多发囊性改变,胰尾组织与脾静脉粘连紧密,离断胰颈后分别行胰体尾联合脾切除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后行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和胃-空肠吻合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8.5 h,术中出血250 ml。术后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补充胰酶制剂促进消化。术后除出现一过性胃排空延迟外,无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示浆液性微囊腺瘤,术后住院时间28 d。出院后继续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口服胰酶制剂促进消化,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血糖基本控制平稳,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全胰性病变,腹腔镜全胰腺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应加强血糖控制,补充胰酶制剂。
陈焕伟王峰杰李杰原邓斐文
关键词:腹腔镜胰腺切除术脾切除术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位于中央部位肝癌单中心经验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中央部位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12例肿瘤位于肝中央部位的肝细胞癌患者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脏外科实施了腹腔镜肝切除;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55.5±6.8)岁,平均肿瘤直径(3.7±2.5)cm,术前肝脏储备功能ICG-R15(3.9±2.8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实施肝Ⅳ~Ⅷ段切除5例、肝Ⅴ~Ⅷ段切除6例、肝Ⅳ段切除1例。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切缘、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1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398.8±115.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20.8±279.2)ml,有1例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1±2.2)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肝断面出血1例、胆漏1例、膈下包裹性积液1例,平均手术切缘(1.2±0.6)cm。结论对位于肝中央部位的肝细胞癌,行解剖性肝Ⅳ~Ⅷ段切除、肝Ⅴ~Ⅷ段切除以及肝Ⅳ段切除是安全、可行的。采取肝内Glissonian鞘外的方法预先控制肝蒂有利于掌握断肝平面,术前精准的评估,术中有效的控制出血以及娴熟的腔镜外科技术能有效帮助术者安全实施手术。
陈焕伟罗发刘颖王峰杰邓斐文胡健垣
关键词: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肝细胞癌
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疗效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右半肝切除的3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例;年龄24~74岁,中位年龄51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组(腹腔镜组,11例)和开腹前入路右半肝切除组(开腹组,19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术中出血量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300(200~400)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500(300~600)ml(Z=-2.539,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61±57)、(322±6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9,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8±1.3)d,明显短于开腹组的(13.0±6.4)d(t=-1.974,P<0.05)。腹腔镜组术后发生胸腔积液、胆漏分别为6、1例,开腹组相应为9、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0.686)。结论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治疗肝癌是安全可行的,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符荣党陈焕伟王峰杰邓斐文李杰原麦结珍张晓红
关键词:肝切除术前入路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单中心经验总结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器官捐献)供肝在临床肝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75例器官捐献肝移植的供、受者临床资料,对供者情况进行严格评估。总结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5例肝移植受者1年累积存活率为88%,3年累积存活率为78%。9例受者死亡原因分别为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4例、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重症肺部感染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复发肝衰竭1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13例肝移植受体发生胆道狭窄,其中1例自行缓解,1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治愈,11例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5例治愈,2例转行胆肠吻合术治疗治愈,4例仍在临床观察中。结论器官捐献供肝应用在临床肝移植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供体进行严格评估、受者围手术期规范管理、使用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维持方案、及时有效地处理并发症、术后定期随访是保证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成功和受者长期生存的重要措施。
邓斐文陈焕伟甄作均
关键词:器官捐献肝移植乙型病毒性肝炎
全腹腔镜解剖性肝中叶(Ⅳ、Ⅴ、Ⅷ)切除一例被引量:8
2017年
腹腔镜肝中叶切除被认为是目前难度较大、极具挑战性的手术,究其原因,主要是肝中叶解剖位置特殊,紧邻第一、二肝门,解剖复杂,涉及肝血管较多,尤其是肝静脉,术中容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笔者于2016年10月成功完成一例全腹腔镜解剖性肝中叶(Ⅳ、Ⅴ、Ⅷ)切除术。现报道并结合文献展开讨论如下。
陈焕伟王峰杰邓斐文李杰原
关键词:解剖性全腹腔镜肝血半肝血流阻断入肝血流
脑-心双死亡供肝肝移植:单中心经验
目的 近年来,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日益增多.脑死亡器官捐献(DBD)是最理想的捐献模式,但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关的脑死亡立法,新的捐献模式即脑-心双死亡捐献(DBCD)模式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实践.目前,DBCD在临床移植中暂未得...
甄作均李清汉陈焕伟吴志鹏计勇李梅生陈应军李杰原邓斐文王峰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