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会彬

作品数:97 被引量:313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7篇大豆
  • 31篇土壤
  • 19篇白浆土
  • 16篇性状
  • 14篇心土
  • 12篇作物
  • 11篇养分
  • 11篇玉米
  • 11篇控释
  • 10篇三江平原
  • 10篇施肥
  • 10篇尿素
  • 10篇控释尿素
  • 10篇寒地
  • 9篇养分含量
  • 9篇配方施肥
  • 9篇测土
  • 9篇测土配方
  • 9篇测土配方施肥
  • 8篇氮肥

机构

  • 96篇黑龙江省农业...
  • 6篇黑龙江八一农...
  • 6篇北大荒农业股...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黑龙江农业经...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抚远县农业技...
  • 1篇黑龙江省八五...

作者

  • 96篇贾会彬
  • 74篇张春峰
  • 69篇孟庆英
  • 69篇朱宝国
  • 69篇王囡囡
  • 33篇于忠和
  • 19篇高雪冬
  • 19篇刘峰
  • 18篇宋英博
  • 18篇匡恩俊
  • 16篇张立波
  • 12篇李于
  • 11篇王谦玉
  • 10篇张敬涛
  • 10篇郭泰
  • 10篇赵桂范
  • 8篇刘婧琦
  • 8篇王庆胜
  • 7篇刘俊刚
  • 7篇申晓慧

传媒

  • 10篇中国农学通报
  • 9篇土壤通报
  • 9篇大豆科学
  • 6篇黑龙江农业科...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农学学报
  • 3篇草业科学
  • 3篇中国土壤学会...
  • 2篇土壤学报
  • 2篇核农学报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新农业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中国土壤学会...
  • 1篇2013年耕...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16篇2016
  • 10篇2015
  • 15篇2014
  • 3篇2013
  • 17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2篇1999
  • 2篇1997
  • 2篇1995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江平原测土配方施肥TRPF系统的研制与初步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研制了主要针对三江平原地区土壤状况的测土配方施肥软件TRPF,并以此软件为基础,通过肥料效应试验,应用方差分析,对5个施肥处理的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以验证三江平原测土配方施肥TRPF系统在大豆施肥技术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基于TRPF系统施肥处理的鲜重、株高、荚数、粒数等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并且其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30.32%,其次是常规施肥处理,高肥处理增产幅度最小。数据分析显示TRPF施肥处理对大豆增产效果明显,为下一步软件的完善与升级做了有利保证。
王囡囡张春峰贾会彬朱宝国孟庆英宋英博李于
关键词:三江平原测土配方施肥大豆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及大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探讨白浆土不同改良剂组合施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7个处理,研究生物肥、有机肥和石灰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和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不同改良剂处理提高了大豆不同生育期株高、干物重,显著提高了大豆的粒数、荚数、但对百粒重影响不明显。不同改良剂施用提高了大豆产量,增产幅度为9.7%~25.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pH值含量,改善土壤化学性状;提高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改善大豆品质。不同改良剂混施效果好于单施。综合以上分析,白浆土上应用生物肥+有机肥、石灰+有机肥是比较好的改良剂组合。
朱宝国朱凤莉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贾会彬于忠和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白浆土养分含量大豆
土层置换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为研究土层置换犁机械改良土壤后对土壤不同层次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目并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照处理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层置换处理土壤养分含量...
孟庆英贾会彬于忠和朱宝国王囡囡张春峰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
文献传递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生长发育动态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为探索寒地超高产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机理,采用3个基因型品种,2种栽培模式,共设3个处理研究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在窄行、密植、高肥水条件下,B45处理由于采用半矮秆品种,尽管单株干物重、叶面积显著低于对照,但群体干物重显著增加,LAI早于G70对照8 d达到峰值,最高为8.081,在8月11日前LAI长时间保持在7.0以上,各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均为光合产物积累及4 895.7 kg.hm-2的产量形成奠定了基础;Z45处理虽然选用亚有限秆强品种,随着密度增加倒伏严重;G70处理应用高秆品种稀植栽培,个体发育较好,但群体性状较差。
张敬涛郑殿峰申晓慧王谦玉刘忠堂贾会彬刘峰杜吉到赵桂范宋英博
关键词: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生长发育动态
土层置换对草甸土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研究旨在探讨土层置换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这对作物高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地点选在黑龙江省宝清县草甸土上,以玉米绥玉7、马铃薯克新13和甜菜德国KWS3418为材料,设置土层置换和浅翻深松2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硬度、土壤三相、速效养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浅翻深松处理相比,土层置换处理后2年内,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质,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3.7%和3.0%;土壤硬度分别下降17.6%和21.6%。20~40 cm土壤固相分别降低0.3%和0.7%;液相分别提高3.7%和1.1%;气相分别提高2.0%和4.2%。进而容重降低,提高土壤通透性。土层置换处理改善20~40 cm土层土壤化学性质,提高土壤速效养分。20~40 cm土层平均养分变化为:碱解氮分别提高48.4%和46.0%;速效钾分别提高12.9%和38.9%;速效磷分别提高11.9%和15.6%。土壤不同层次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与浅翻深松处理相比,2011年、2012年玉米分别增产31.6%、17.9%,马铃薯分别增产70.5%、25.0%,甜菜分别增产12.4%和38.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综合以上分析表明,土层置换处理后土壤2个作物生育期内能够改善心土层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因此土层置换技术可为低产土壤改良及作物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朱宝国赵文军张春峰贾会彬孟庆英王囡囡匡恩俊
关键词:草甸土理化性状养分含量作物产量
白浆土大豆不同群体结构对产量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寻求白浆土大豆最佳群体结构,提高白浆土大豆单产水平,采用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同种植行距、不同种植密度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正交表采用L9(34)),对白浆土大豆不同群体结构对大豆产量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F=43.63>F0.01=18.00)和密度(F=18.03>F0.01=18.00)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行距(F=9.28>F0.05=6.94)达到显著水平,品种、密度和行距3个因素与产量关系密切,各因素以选用半矮秆品种‘合农60’、密度55株/m2、行距17cm组合群体产量最高,产量性状表现最佳。因此,采用矮秆品种,增加密度,缩小行距是目前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途径。
赵桂范刘婧琦贾会彬张敬涛王振营申晓慧王谦玉
关键词:白浆土大豆产量性状
1LH-1型根茬秸秆心土混合犁被引量:2
2010年
1LH—1型根茬秸秆心土混合犁,也称四段犁,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与日本专家经多年合作研究开发出的一种新型高效改土机具,适于白浆土及其他障碍性土壤的改良。白浆土农田耕层薄。
于忠和贾会彬朱宝国王囡囡孟庆英
关键词:根茬破碎器犁架淀积层
秸秆还田技术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达到良好的还田效果,应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通过秸秆还田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与普通翻地处理比较,秸秆覆盖还田、秸秆心土还田、秸秆焚烧处理在大豆植株株高、单株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公顷产量上均得到增加,秸秆心土还田处理的大豆单株节数、荚数、粒数和产量表现最好,与普通翻地处理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并且与普通翻地比较秸秆心土还田增产32.31%,秸秆覆盖还田增产22.50%,秸秆焚烧增产13.65%,由于秸秆心土还田腐熟效果最好,促进土壤肥力增加,大豆吸收的土壤养分比较充分,所以大豆的产量较高。
王囡囡张春峰贾会彬于忠和朱宝国孟庆英宋英博李于
关键词:秸秆还田大豆农艺性状
根瘤菌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1
2012年
为研究施用根瘤菌条件下,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于大豆苗期、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分别对大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数量测定;于大豆成熟期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目随大豆生育期不同而发生变化。与对照相比,根瘤菌的施用均增加了除花期外各时期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在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增加了土壤真菌数量,在结荚期和成熟期增加了土壤放线菌数量;根瘤菌的施用增加了大豆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且有效增加了大豆产量,与对照相比增产19.44%。
孟庆英张春峰于忠和贾会彬朱宝国王囡囡
关键词:大豆土壤微生物根瘤菌
不同种类肥料对大豆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为探讨肥料对大豆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大田条件下,以大豆品种黑农48为供试材料,设不施肥、常规施肥、有机肥、控释尿素和控释复合肥5个处理,对大豆叶绿素、地上生物产量、株高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对提高大豆株高影响最大,控释肥次之;控释复合肥对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效果最好,控释尿素次之。成熟期各处理地上部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肥料均可以提高大豆籽粒品质,以有机肥对大豆籽粒蛋白质提高最大,除控释尿素外,与其它处理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控释复合肥能显著提高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各肥料处理均能极显著提高大豆籽粒蛋脂总量。
朱宝国于忠和贾会彬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
关键词:肥料大豆生理特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