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国

作品数:49 被引量:378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经济管理
  • 30篇社会学
  • 7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生育率
  • 6篇人口
  • 6篇社会
  • 5篇青年
  • 5篇城市
  • 4篇低生育
  • 4篇生育政策
  • 4篇教育
  • 3篇低生育率
  • 3篇养老
  • 3篇社会学
  • 3篇生育率下降
  • 3篇民生
  • 2篇当代青年
  • 2篇新闻
  • 2篇学区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政府
  • 2篇政治
  • 2篇制度性缺陷

机构

  • 32篇江苏省社会科...
  • 29篇南京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江苏省教师培...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江苏享佳健康...

作者

  • 48篇苗国
  • 24篇陈友华
  • 3篇巢乃鹏
  • 3篇杜骏飞
  • 3篇梁靖雯
  • 2篇彭大松
  • 2篇李宁宁
  • 1篇束晓舒
  • 1篇王毅杰
  • 1篇徐琴
  • 1篇樊佩佩
  • 1篇杨菊华
  • 1篇姚俊
  • 1篇刘传江
  • 1篇彭裕
  • 1篇朱亚

传媒

  • 6篇中国青年研究
  • 6篇人口与发展
  • 3篇当代传播
  • 3篇江苏社会科学
  • 3篇江海学刊
  • 2篇风流一代
  • 2篇现代经济探讨
  • 2篇群众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教育科学文摘
  • 2篇人口与健康
  • 1篇国际经济评论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江南论坛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唯实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为“一老一小”构筑幸福保障被引量:1
2021年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更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着重强调要把“一老一小”问题统筹兼顾。2021年5月31日,“全面两孩”政策施行5年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不仅作出“全面三孩”重大部署,更要求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目前,江苏人口总量居全国第四、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支撑全省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结构优势呈现减弱之势。6月7日,江苏省委常委会指出,人口老龄化既是全球性、全国性人口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省的基本省情。我们要围绕“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健全婴幼儿发展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三大政策目标,聚焦“一老一小”精准服务,精心构筑“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幸福体系,这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意义重大。
苗国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老有所养人口总量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情景下何以可为?被引量:41
2014年
社会融合是国际移民和国内移民(或流动人口)面临的共同问题。美国和欧盟对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高度重视,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概而言之,中国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折射出学界和政府部门在不同时期对“流动”这一人口现象、对“流动人口”这个群体的认识历程。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探讨流动人口的总量、结构、特征、空间轨迹,以及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人口、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等宏观问题。19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近年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总体战略部署的推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逐渐提到研究日程,成为当前包括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公共政策、城市规划、社会保障在内的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
杨菊华王毅杰王刘飞刘传江陈友华苗国王谦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户籍国际移民时代烙印人口问题
受众接受甲流信息渠道与受众年龄的比较研究
2010年
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此次首先爆发于墨西哥和美国,进而蔓延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流感,可以在人和人之间广泛传播。具有潜伏期长,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等特征。但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束晓舒朱亚苗国陈伟
关键词:受众接受甲型H1N1流感信息渠道年龄潜伏期
社会福利与生育率影响机制的理论探微及实证辨析
2023年
作为社会福利的子集,生育福利被多数研究和政策实践认为有助于生育赤字治理。但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的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过度的生育福利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部分国家因此陷入“福利陷阱”,拖累了经济增长,生育福利“错配”甚至导致某些国家民族结构出现较大改变,给未来带来隐忧。基于理论—实证双重视角,社会福利对生育率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净影响究竟如何,理论层面难以定论。经验数据表明,社会福利与生育率间呈微妙的负相关关系,生育福利短期或许有助于低生育率的轻微反弹,但长期看不容乐观。“福利陷阱”与“低生育率陷阱”两者共生是人口和家庭再生产激励倒置的必然后果,只有降低子孙后代的公共产品属性,提升生育行为的家庭回报率,把适度生育福利供给与中华优秀传统生育文化复兴紧密联系起来,配合其他公共政策强化对新生代的婚育教化,实行东方之治而非西方模式才能克服人口危机。
陈友华苗国
关键词:社会福利生育率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生育转变与生育政策应对——从子孙后代的“私人产品”属性到“准公共产品”的经济社会学反思被引量:7
2019年
人类社会普遍出现的低生育水平现象是"现代性"入侵,也是子孙后代从"准私人产品"走向"准公共产品"的必然结果。人类自然繁育激励机制遭到"现代性"破坏是出现低生育现象的根源。借助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个体化"与"脆弱性"概念,分析东亚"低欲望社会"与西方"单身主义"表征背后,现代化社会转型对人类生育行为的抑制作用。人为建构的"现代性"让"生育成本走高、收益走低","抑制-替代"作用上升、激励不足严重抑制自然状态下的生育行为。西方凯恩斯主义式的"生育政策刺激",或者"福利型"溺爱不仅很难保证生育率恢复正常,反而人为降低了"自然生育意愿",并干扰了社会成员的理性判断与未来预期。长期来看,维持人类社会生育水平在"更替水平"附近,主要依赖于人口再生产的"自发、自然市场机制":生育文化重建、婚姻宽容、生育选择自由与育儿成本下降。中国生育政策如照搬西方模式,其基本思路存在路径偏差,从政策执行效果来看,与政策预期也有较大距离,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苗国陈友华
关键词:社会转型生育转变生育政策
升学锦标赛、教育内卷化与学区分层
2021年
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排位赛与竞争内卷化愈演愈烈,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对天价学区房的追逐与铺天盖地的课外补习班迫使政府不断加码减负与提倡素质教育。减负与素质教育日益成为教育调控的主基调,反衬出家长对子女教育焦虑的与日俱增。教育调控不断升级,受教者与施教者都不甚满意,甚至怨声载道,收益最多的竞是各种课外教育培训机构和房产中介。
陈友华苗国
关键词:施教者教育培训机构受教者房产中介
升学锦标赛、教育内卷化与学区分层被引量:26
2021年
家庭子女数量锐减与残酷的升学淘汰机制导致城市基础教育陷入排位赛的内卷化竞争。基础教育难度低、知识更新慢、人才区分度不高,其教育分层更多依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择校"完成,而非学生智识水平及学业成长潜力。民众和市场基于理性选择对教育资源调控政策做出"制度再适应",如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集体行动逻辑不发生质变,用教学硬件条件均等化、师资轮岗流动、"公民同招"等措施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努力很难实现政策的初衷。着力改变城市家庭"育独苗"的反常家庭形态,大幅提升生育水平才是缓解教育内卷化的治本之策之一。
陈友华苗国
春运难题的建构与消解被引量:6
2010年
春运是现行城乡与区域隔离制度安排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历史与时代产物,2008年初突如其来的"雪灾"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可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本文尝试通过对"春运"难题的社会学分析,提出以废除城乡与区域隔离制度、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取向的解决方案与防范短期性社会风险的应急突发事件机制。
陈友华苗国
关键词:春运户籍制度社会风险
中印生育率变动的历史、现状、趋势及启示
2007年
一、引言没人能否认中印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正快速增加这一事实,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印两国并没有发达国家让人羡慕的优越内部条件(让人羡慕的经济指标,发达的科技力量,富足。
苗国
关键词:生育率下降生育水平人口控制中印两国生育意愿印度人
现代化与低生育率陷阱——东亚国家与地区生育政策的转向与反思被引量:7
2019年
现代化与低生育行为互为强化的关系,使低生育率陷阱构成现代化发展的泥潭困境。同处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儒家社会和中国具有文化社会结构的共通性,在不同时期都经历过低生育率及严重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应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并不成功的人口政策方案汲取经验教训,正视低生育率危害,缩短生育政策观察期窗口,尽快解除生育管制,优化制度环境,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苗国庞飞
关键词:生育政策调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