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慧深

作品数:194 被引量:53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4篇动脉
  • 64篇儿童
  • 48篇先天性
  • 45篇心脏
  • 45篇小儿
  • 44篇先天
  • 37篇缺损
  • 34篇间隔缺损
  • 33篇先天性心脏
  • 33篇先天性心脏病
  • 32篇动脉导管
  • 32篇未闭
  • 32篇介入
  • 32篇封堵
  • 31篇导管未闭
  • 31篇动脉导管未闭
  • 30篇心脏病
  • 29篇导管
  • 27篇肺动脉
  • 20篇介入治疗

机构

  • 99篇中山大学附属...
  • 94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广东省心血管...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93篇王慧深
  • 88篇李渝芬
  • 59篇张智伟
  • 57篇李运泉
  • 57篇钱明阳
  • 56篇覃有振
  • 49篇林约瑟
  • 48篇李淑娟
  • 47篇李轩狄
  • 29篇朱玲
  • 28篇石继军
  • 27篇巴宏军
  • 26篇曾少颖
  • 21篇陈国桢
  • 20篇曾国洪
  • 19篇李虹
  • 19篇王树水
  • 17篇李俊杰
  • 16篇谢育梅
  • 15篇区曦

传媒

  • 24篇岭南心血管病...
  • 15篇中华儿科杂志
  • 13篇中国实用儿科...
  • 9篇中国介入心脏...
  • 9篇中华实用儿科...
  • 7篇临床儿科杂志
  • 7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5篇第15届中国...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实用临床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新医学
  • 2篇小儿急救医学
  • 2篇实用儿科杂志
  • 2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17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7
  • 12篇2006
  • 14篇2005
  • 10篇2004
  • 6篇2003
  • 7篇2002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婴儿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并发心肌穿孔抢救成功1例
2009年
患儿男,年龄2个月27d,体重6kg。以“生后发现心脏杂音,气促近2个月”于2007-12-03入院。查血氧饱和度(SPO2):双上肢90%、双下肢88%,哭闹时有口周发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2音明显减弱;心电图示有心房(RA)、右心室(RV)肥厚(RV13.2mV);X线胸片示肺血减少,RA及RV增大;心脏超声示室间隔(IVS)及RV肥厚,右室流出道(RVOT)继发性增厚,
李淑娟王慧深李运泉覃有振陈国桢李格丽
关键词: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婴儿
18例预激旁路及房室结慢径路的射频消蚀治疗被引量:2
1995年
18例预激旁路及房室结慢径路的射频消蚀治疗曾国洪,张智伟,李虹,王慧深,李渝芬,陈为敏1987年,Borggrete率先把射频消蚀术应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获得成功[JACC,1987,10:576]。近年来,射频消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国内儿科在这...
曾国洪张智伟李虹王慧深李渝芬陈为敏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上性射频消蚀儿童
母鼠高脂喂养与胎鼠心肌损害的关系
2020年
目的:探讨母鼠高脂喂养与胎鼠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SD大鼠30只,雌雄比为2∶1合笼过夜。将20只孕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分别予普通饲料及高脂饲料喂养至孕第21天。孕前及孕第21天采血标本检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孕第21天留取胎鼠心肌组织行组织学观察并进行心肌病变评分,采用TBA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T-SO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53、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孕前、孕第21天A组母鼠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孕第21天TC、TD、LDL-C较孕前升高,HDL-C降低(P<0.05)。A组胎鼠心肌细胞呈椭圆形,胞核形态规则,染色均匀。B组胎鼠心肌细胞存在水肿,结构欠清晰,核形不规则,核内染色加深。A组胎鼠心肌病变积分为(0.60±0.11),B组为(1.26±0.65),B组大于A组(P=0.005)。与A组比较,B组T-SOD及T-SOD/MDA比值降低,而MDA水平升高,p-P38、P53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高脂喂养可增强母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导致胎鼠心肌细胞受损。
王尧覃有振彭慧敏王慧深巴宏军
关键词:脂代谢异常心肌细胞
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电图早期变化与预防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研究
经导管封堵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心律失常是这一新治疗方法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VB),如何能够避免并预防其发生对这一新技术的顺利开展极为重要。 ...
王慧深李淑娟李运泉覃有振陈国桢孙芸芸李渝芬
关键词:小儿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导管封堵介入疗法
文献传递
SEPN1基因突变所致扩张性心肌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遗传因素是原发性心肌病主要的发病因素,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病因被发现。目前关于SEPN1基因突变所致扩张性心肌病少见报道。现就1例以扩张性心肌病为主要表现的婴儿SEPN1基因突变相关性扩张性心肌病进行研究,总结其临床表现与遗传学特点的关系。1临床资料患儿,女,3月龄,因"反复气促、发绀2个月"转入本院。
巴宏军李轩狄林约瑟李淑娟朱玲李运泉覃有振王慧深
关键词:扩张性心肌病基因突变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青少年患者封堵术疗效评价
探讨对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甚至差异性紫绀的青少年患者实施封堵术后的疗效。回顾性分析13例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青少年患者接受经导管PDA封堵术前后肺动脉压力、肺动脉阻力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并按其有无差异性...
李轩狄黄奕高王慧深张曹进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合肺动脉高压疗效评价
覆膜Cheatham-Platinum支架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缩窄2例
2011年
目的评价覆膜Cheatham-Platinum(CP)支架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7~12月在我院确诊为主动脉缩窄的患者2例,根据心导管造影检查选择合适的支架和BIB球囊。经股动脉穿刺送入支架/球囊导管到达缩窄段并准确定位,在右室快速临时起搏下当血压下降50%时先后充盈BIB内外球囊扩张支架。结果 2例患者均系男性,年龄11岁和15岁,体重23.8kg和42 kg。术前超声检查病变处跨缩窄段收缩压差(△P)分别是63 mm Hg、57 mm Hg。经12F输送鞘和9FBIB球囊(外球囊16 mm×4.0 cm),分别成功植入NuMED覆膜CP支架(8 Zig×3.4 cm)各一枚。心导管检测病变处△P分别由术前72 mm Hg、26 mm Hg降至术后即刻2 mm Hg和8 mm Hg,最窄处血管直径由术前3 mm、4.8 mm各增加至术后16 mm、15 mm。随访2~5个月。超声检查△P分别为20 mm Hg、18 mm Hg,无股动脉损伤、支架移位、血管瘤和血管夹层并发症。结论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有适应证者可植入CP覆膜支架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李运泉王慧深覃有振林约瑟李淑娟陈国桢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先天性覆膜儿童球囊扩张
覆膜Cheatham-Platinum支架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缩窄2例
目的评价覆膜Cheatham-Platinum(CP)支架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7~12月在我院确诊为主动脉缩窄的患者2例,根据心导管造影检查选择合适的支架和BIB球囊。经股动脉穿刺送入支架...
李运泉王慧深覃有振林约瑟李淑娟陈国桢
文献传递
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间隔部位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通过回顾 98例心动过速患儿在间隔部位的放电消融过程 ,总结儿童间隔部位射频消融术的经验。方法  98例心动过速患儿 ,平均年龄 ( 8 1± 2 3)岁 ,体重 ( 2 8± 9)kg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6 2例、间隔部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2 5例、Koch三角内房速 (AT)3例和左室间隔部室性心动过速 (ILVT) 8例。常规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EPS)和射频消融术 (RFCA)。右侧消融可视情况使用Swartz长鞘 ,帮助固定到位温控射频导管。在窦性心律时采取“能量滴定”和“时间递增”法放电消融。即放电时可采用逐渐增加输出功率及放电时间的方法。结果  98例全部成功消融 ,终止了心动过速。 11例 ( 11% )术后复发性心动过速 ,10例再次行射频消融术也成功终止了发作。并发症 :1例后间隔部AVRT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不能恢复正常心律 ,2周后放置心内膜永久起搏器。结论 儿童间隔部位范围狭小 ,心内膜层薄 ,房室结较脆弱 ,术中稍有不慎 ,易造成不可逆转的Ⅲ度AVB。所以在儿童间隔部位行EPS和RFCA要慎重。采用如下操作方法可减少儿童病例射频消融术中的失误 :( 1)操作轻柔 ;( 2 )窦性心律放电 ;( 3)采用“能量滴定”和“时间递增”法 ;( 4 )加用Swartz长鞘固定射频导管 ;( 5 )采用温控导管 ;(
王慧深曾少颖石继军李虹区曦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小儿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
右心室快速临时起搏同时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婴幼儿主动脉瓣狭窄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更加安全地治疗婴幼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从股动脉途径对婴幼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术中扩瓣同时应用右室快速临时起搏使左心室和主动脉收缩压下降,从而使扩张瓣膜的球囊在左室流出道位置稳定,减少球囊的移动和对瓣膜的损伤。结果 1岁2个月和3岁的男性患者2例,体重分别7Kg、16 Kg,球囊/瓣环直径比分别0.83和0.8。术后即刻主动脉收缩峰压跨瓣压差分别从80 mm Hg和90 mm Hg下降至20 mm Hg和18 mm Hg。随访2个月~1年,超声心动图检测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分别38 mm Hg、43 mm Hg,主动脉瓣返流无明显增加。结论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行之有效的方法。扩瓣同时右室快速临时起搏可保持球囊稳定,减少并发症。
李运泉王慧深覃有振李淑娟林约瑟陈国桢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成形术经皮球囊婴幼儿临时起搏主动脉收缩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