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有振

作品数:97 被引量:20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动脉
  • 34篇儿童
  • 21篇先天
  • 21篇先天性
  • 19篇心脏
  • 17篇小儿
  • 14篇心脏病
  • 13篇先天性心脏
  • 12篇婴幼
  • 12篇婴幼儿
  • 12篇先天性心脏病
  • 12篇介入
  • 12篇肺动脉
  • 11篇术后
  • 10篇导管未闭
  • 10篇动脉导管
  • 10篇动脉导管未闭
  • 10篇综合征
  • 10篇未闭
  • 9篇主动脉

机构

  • 7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7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新乡医学院第...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婴医...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揭阳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市花都区...

作者

  • 97篇覃有振
  • 66篇李运泉
  • 56篇王慧深
  • 37篇陈国桢
  • 36篇林约瑟
  • 33篇李淑娟
  • 30篇李轩狄
  • 28篇李格丽
  • 23篇巴宏军
  • 21篇朱玲
  • 20篇朱延力
  • 10篇陈国桢
  • 7篇张兴
  • 6篇黄启彬
  • 6篇徐玲玲
  • 6篇彭慧敏
  • 5篇林超
  • 4篇李渝芬
  • 3篇孙芸芸
  • 3篇周福军

传媒

  • 6篇新医学
  • 6篇中华实用儿科...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实用临床医学...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实用乡村...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2篇2008全国...
  • 2篇第15届中国...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末闭(附3例报告)
2000年
目的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末闭 (PDA)及临床初步评价。方法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共堵闭 3例PDA患儿 ,年龄分别为 3岁、4岁半及 12岁 ,体重 15~ 2 1kg(平均 17kg)。全部为单纯PDA病例 ,均为漏斗型。结果 :3例堵闭成功 ,术后 10min心血管造影 ,2例完全无残余分流 ,1例显示少量云雾状分流 ,术后 48h复查彩超 ,3例均无残余分流。近期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小儿PDA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操作简便。
覃有振陈国桢李运泉李格丽朱延力黄启彬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AMPLATZER封堵器
小儿心力衰竭N端脑利钠肽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诊断和心功能评估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儿科以不同病因所致的心功能受损患儿93例为研究组,男44例,女49例,年龄1个月至14岁,平均2.1岁。改良Ross评分≥3作为心衰参考标准,无心衰者(0—2分)35例、轻度心衰(3—6分)25例、中度心衰(7.9分)16例、重度心衰(10~12分)17例。对照组43例,为同期非心脏病住院且无心力衰竭患儿,男21例,女22例,年龄1个月~12岁,平均2.0岁。应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免疫夹心分析法检测血清NT-proBNP,同时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ROC曲线制作。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或中位数M表示。NT-proBNP、LVEF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NT-proBNP水平分别与Ross评分心功能分级和IM强行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NT-proBNP分别为504.3(13.2—66664.0)pg/na、94(9.1—574.0)pg/ml。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NT-proBNP水平与改良Ross评分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9,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2,P〈0.01)。血清NT-proBNP≥344pg/ml为诊断心衰阈值,敏感性89.7%,特异性90%,ROC曲线下面积0.9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可作为小儿心衰早期诊断的敏感和特异指标,其升高水平与临床心衰程度关系密切。
李运泉陈国桢覃有振刘东红张式鸿王慧深李格丽
关键词:利钠肽心力衰竭充血性儿童
Amplatzer栓子治疗动脉导管未闭3例临床观察
2000年
目的:探讨Amplatzer栓子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Amplatzer栓子治疗的3例动脉导管未闭病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动脉导管未闭的最狭窄处直径2 mm至6 mm,在透视下经6 F 输送管置入Amplatzer栓子,心脏双期连续性杂音术后均即刻消失,主动脉弓降部造影1例显示少量云雾状分流,2例显示无分流。术后48小时UCG显示3例动脉水平分流完全消失。结论:应用Amplatzer栓子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效果满意,具有非开胸、无瘢痕、操作简便等优点,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介入方法。
陈国桢覃有振黄启彬李格丽朱延力李运泉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疗法
Amplatzer堵闭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对比研究Amplatzer堵闭器(ADO)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探讨ADO治疗PDA的临床价值。【方法】1998年11月-2004年1月在我院采用Amplatzer堵闭器介入治疗的PDA患者31例,同期采用外科手术法治疗的PDA患者32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主要并发症等。【结果】两种疗法的成功率(介入组93.3%、外科组100%)、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介入组14.3%、外科组12.5%)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科组接受输血、呼吸机辅助通气各8例,介入组无1例接受输血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住院时间介入组2~7(4.7±1.4)d,外科组7~23(10.9±3.5)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platzer法治疗PDA安全可靠,疗效与外科手术相似,较外科方法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作为治疗PDA的合适方法。
李运泉陈国桢覃有振刘东红姚尖平李格丽朱延力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心脏外科手术
儿科的补液疗法(一)被引量:1
2006年
覃有振陈国桢
关键词:补液疗法电解质改变儿科正常生理功能体液容量器官功能
右心室快速临时起搏同时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婴幼儿主动脉瓣狭窄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更加安全地治疗婴幼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从股动脉途径对婴幼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术中扩瓣同时应用右室快速临时起搏使左心室和主动脉收缩压下降,从而使...
李运泉王慧深覃有振李淑娟林约瑟陈国桢
文献传递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Libman-Sacks心内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复习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Libman-Sacks心内膜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SLE合并Libman-Sacks心内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男,2岁5个月。以浮肿为首发症状,伴有皮肤瘀斑及肉眼血尿,按过敏性紫癜及紫癜肾炎治疗无好转。病程中有反复栓塞表现,血清抗磷脂抗体及狼疮相关抗体均阳性,肾脏病理为弥漫性节段增生性肾炎伴膜性狼疮性肾炎,免疫荧光:IgG+/-,IgM++,C3++,C1q++,FRA+,k+。炎症指标不高,多次血培养均阴性。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增大,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见赘生物。予强的松、他克莫司抑制免疫,以及抗凝、强心、利尿等治疗后好转。结论SLE合并Libman-Sacks心内膜炎容易误诊,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抗凝及调整心功能等对症治疗,预后依赖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巴宏军覃有振林约瑟李轩狄王慧深王尧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
肺动脉造影评价小儿肺动脉高压的初步研究
1993年
本文对23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肺动脉造影进行了研究,显示气囊和无气囊造影管进行肺动脉造影所得的结果无差异(P>0.5)。肺动脉造影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肺动脉造影征与血流动力学状态有较好的相关性,对判断手术选择及预后有重要价值。并提出判断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初步造影征。
覃有振胡富济丘福珊黄启彬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造影儿童
经胸超声心动图与造影指引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比较
<正>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引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PDA介入封堵术的单纯漏斗型PDA共58例,分为造影组21例和超声组37例。造影组应用传统的PDA介入封堵技术,超声组采用TTE指...
朱玲李轩狄林约瑟李运泉李淑娟覃有振王慧深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术
文献传递
起搏器联合伊布利特治疗儿童慢-快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1例双腔永久起搏器(DDD起搏模式)联合伊布利特治疗儿童慢-快综合征的病例,探讨伊布利特在儿童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诊治1例儿童慢-快综合征,结合病例特点与文献资料,总结分析起搏器联合伊布利特治疗儿童慢-快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置入起搏器后,患儿的心动过缓得以纠正,存在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QT-c间期延长。伊布利特使患儿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消失,但QT-c间期进一步延长。伊布利特继续支持治疗1个月后,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复现,QT-c间期明显缩短;3个月后,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仍存在,但QT-c间期已缩短至正常范围。结论:双腔永久起搏器(DDD起搏模式)是治疗儿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伊布利特对长期性儿童慢-快综合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有短期抑制作用。伊布利特治疗后长期支持治疗和随访非常重要。
周挥茗李运泉巴宏军李轩狄王慧深覃有振
关键词:起搏器伊布利特儿童慢-快综合征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