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源

作品数:172 被引量:483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2篇医药卫生
  • 14篇生物学

主题

  • 111篇肝炎
  • 110篇病毒
  • 107篇肝炎病毒
  • 59篇乙型
  • 59篇乙型肝炎病毒
  • 59篇基因
  • 57篇乙型肝炎
  • 54篇丙型
  • 52篇丙型肝炎
  • 51篇丙型肝炎病毒
  • 43篇蛋白
  • 29篇克隆
  • 28篇反式激活
  • 24篇酵母
  • 21篇细胞
  • 19篇启动子
  • 18篇酵母双杂交
  • 18篇结合蛋白
  • 18篇反式激活基因
  • 13篇基因表达

机构

  • 85篇北京地坛医院
  • 82篇解放军第30...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第三○...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泰山医学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72篇洪源
  • 164篇成军
  • 48篇刘妍
  • 40篇王琳
  • 36篇李莉
  • 31篇董菁
  • 30篇王刚
  • 29篇郭江
  • 27篇王建军
  • 26篇杨倩
  • 22篇钟彦伟
  • 19篇张玲霞
  • 19篇施双双
  • 18篇毛羽
  • 18篇李克
  • 18篇皇甫竞坤
  • 17篇陶明亮
  • 17篇袁菊
  • 17篇张黎颖
  • 15篇王琦

传媒

  • 38篇世界华人消化...
  • 27篇解放军医学杂...
  • 10篇中华实验和临...
  • 8篇中西医结合肝...
  • 8篇胃肠病学和肝...
  • 8篇中华医学会全...
  • 7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中国肝脏病杂...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22篇2008
  • 23篇2007
  • 26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 32篇2003
  • 21篇2002
  • 19篇2001
1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策略被引量:1
2006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原体,在我国,是引发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最主要因素。至今我们对这两种肝炎尚缺乏特效疗法,所以更加应该注重预防。病毒性肝炎作为一种传染病,其流行过程需要3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在制定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策略时,我们应当针对这3个基本环节分别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遏制肝炎病毒的传播。
洪源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病易感人群
丙型肝炎病毒NS5A反式激活蛋白2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09年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NS5A反式激活蛋白2(NS5ATP2)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以从HepG2细胞提取的mRNA为模板,扩增NS5ATP2目的基因片段,T-A克隆连接到pGEM-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目的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NS5ATP2融合蛋白的表达,并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和证实融合蛋白的表达;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利用RT-PCR扩增获得NS5ATP2基因片段,IPTG诱导BL21宿主菌成功表达了NS5ATP2,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得到证实;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此蛋白富含螺旋结构,为非跨膜蛋白,无信号肽。结论:利用大肠埃希菌BL21(DE3)能够成功表达NS5ATP2蛋白,为今后研究NS5ATP2蛋白的免疫原性和生物学特性奠定了的基础。
李晓光洪源王琦张锦前成军
关键词: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肝炎病毒丙型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下调钙结合蛋白S100A11基因表达
目的探讨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对钙结合蛋白S100A11启动子(S100A11p)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S100A11p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100A1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
邵凤娟成军马英骥洪源郭江王巧侠
文献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对Bcl-10蛋白信号转导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0 引言 最初原癌基因Bcl-10是作为低度B细胞淋巴瘤(BCL,B-cell lymphoma)相关基因得到鉴定的,Bcl-10是一种含有胱冬肽酶募集结构域(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ARD)的蛋白,同时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MALT)B淋巴瘤中鉴定的断裂位点的基因,在淋巴细胞中抗原受体介导的NF-κB激活过程中是必需的.Bcl-10属于CARD蛋白家族成员,调节细胞凋亡和NF-κB信号转导[1-5].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编码蛋白对于Bcl-10的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的上调作用,Bcl-10基因的表达在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6].
成军刘妍杨倩王建军洪源王琳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蛋白信号转导原癌基因蛋白激酶C淋巴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反式激活基因5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
2007年
目的在真核生物酵母细胞中表达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反式激活基因5(PS1TP5)。方法以HepG2细胞来源的mRNA为模板,经RT-PCR法扩增PS1TP5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中,并测序鉴定,酶切回收后连接到酵母表达质粒pGBKT7中,并转化酵母AH109,色氨酸缺陷型培养基(SD/-Trp)上筛选阳性菌落,提取酵母蛋白质,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以明确PS1TP5是否可在其中表达。结果成功扩增出PS1TP5,测序鉴定符合基因库报告序列,酶切回收的PS1TP5基因片段成功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并转化入酵母细胞AH109中,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该基因在酵母细胞中成功表达,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36950。结论成功构建了PS1TP5酵母表达载体,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
张健康成军郭江伦永志王丹琼赵龙凤洪源毛羽
关键词:前S1蛋白酵母菌基因表达
表达重组全长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基因及重组全长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产品的生产方法和应用领域,根据全长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表达重组全长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基因序列,将其插入到质粒p...
成军洪源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对FAP48信号转导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0 引言 作为一种分子量为48 kD蛋白,FAP48是细胞内与免疫调节有密切关系的蛋白类型[1].虽然FAP48是在研究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中发现的,但是FAP48蛋白在免疫调节及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成军刘妍杨倩王建军洪源王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信号转导免疫调节同源蛋白
RNA干扰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2007年
洪源成军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RNA干扰CARCINOMA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疫苗慢性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对MDM4信号转导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0 引言 Shvarts et al[1]报告了一种与p53蛋白结合蛋白的新基因,命名为MDMX,与MDM2蛋白在一级结构上具有同源性,特别是在p53蛋白结合域更是如此.另外,MDM2羧基末端的金属结合域在MDMX分子中也是高度保守的.MDMX蛋白又称为MDM4,是p53的一种结合蛋白,是p53蛋白的负调节因子.
成军刘妍杨倩王建军洪源王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信号转导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对RET指蛋白信号转导的影响
2003年
0 引言RET 指蛋白(RET finger protein,RFP)属于 B 盒式结构的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家族成员,具有三分体结构特点,结构域包括一个环指结构、一个 B-盒式结构、一个卷曲结构位点.当 RET 指蛋白的三分体结构与酪氨酸激酶发生融合时,就会变成癌基因.RFP蛋白在精子形成(spermatogenesis)过程的特定时期以及人和小鼠的各种成年组织中有表达活性.许多具有 B 盒式结构的蛋白都形成同二聚体,但这种三分体中的各个成分的单独情况下的具体作用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编码蛋白对于 RET 的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的上调作用,显示 RET 的基因表达在 HBV、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成军刘妍杨倩王建军洪源王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信号转导免疫球蛋白肿瘤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