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景辉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冶炼遗址
  • 3篇遗址
  • 3篇铜器
  • 3篇青铜
  • 3篇青铜器
  • 3篇出土
  • 2篇铜矿
  • 2篇微量元素
  • 2篇矿料来源
  • 2篇出土青铜
  • 2篇出土青铜器
  • 1篇行政村
  • 1篇冶铜
  • 1篇遗存
  • 1篇遗址调查
  • 1篇植物遗存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生活
  • 1篇唐代
  • 1篇汉代

机构

  • 6篇安徽省文物考...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6篇汪景辉
  • 3篇杨立新
  • 3篇秦颍
  • 3篇王昌燧
  • 1篇冯敏
  • 1篇赵志军

传媒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文物
  • 1篇考古
  • 1篇农业考古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皖南沿江地区部分出土青铜器的铜矿料来源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根据要想追溯青铜器铜矿料来源,必须先了解古铜矿及其冶炼金属产物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研究其输出方向这一思路,以前期提出的以较高含量的Se、Te、Ni(Co/Ni大多小于1)、Ag、Au等及相对低含量的Sb、Bi、Mo等作为安徽铜陵等地古铜矿冶炼产物-铜锭产地的特征指示元素为综合判别标志,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皖南沿江地区出土的部分青铜器进行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Tc2007、Tc2005、fc12所用铜料不大可能来自铜陵地区,其余样品可能来自当地。鼎、(?)等大件样品可能在其它地区铸造后传入本地。研究结果说明,利用微量元素判断青铜器铜矿料来源是可行的。
秦颍王昌燧杨立新汪景辉张国茂
关键词:青铜器矿料来源微量元素
安徽贵池铜山牌唐代冶炼遗址的发掘被引量:1
2012年
2009年秋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铜山牌发掘的冶炼遗址,发现了炼炉、灶、半地穴房址、灰坑等遗迹,以及大量炼渣堆积和陶、瓷器残片,是皖南地区首次发掘的唐代冶铜遗址,为研究该地区唐代冶铜业提供了实物资料。
杨林李刚汪景辉汪景辉曲毅尹旺来蔺启忠王钦军李庆亭王黎明刘学杨杭秦颖
关键词:唐代冶铜
安徽淮北部分地区出土青铜器的铜矿来源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本文利用地球化学示踪的原理,以特征微量元素作为判别标志,对安徽省淮北部分地区出土的先秦时期铜器的铜料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其中部分样品的铜料可能来自铜陵地区,有的可能来自铜绿山及其它地区。
秦颍王昌燧冯敏杨立新汪景辉
关键词:矿料来源微量元素
安徽铜陵市古代铜矿遗址调查被引量:17
1993年
铜陵素有铜都之称,从古代至今一直为我国南方重要产铜地区之一。1987年7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铜陵市文物管理所,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对铜陵地区古代铜矿遗址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专题调查。此次调查共发现古代铜矿遗址29处(其中采矿遗址9处、冶炼遗址20处,见图一、附表)。采集各类遗物标本多件。初步掌握了铜陵地区古代铜矿遗址的分布、时代和规模。下面简述这次调查的重要收获。
汪景辉杨立新
关键词:冶炼遗址行政村
双墩一号汉墓出土植物遗存的鉴定和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诸侯王刘庆,由于该墓葬所处位置的地下水位较高,对埋葬的各种有机物质形成了良好的保存环境,其中包括随葬的植物遗存。通过采样和鉴定,从双墩一号汉墓出土了14种植物遗存,其中包括谷类作物的水稻、粟、黍、薏苡和菰(茭白),豆类作物的大豆,经济作物的大麻,瓜果蔬菜的甜瓜、皱皮木瓜、梅、枣、板栗、油菜和冬葵。这些出土植物遗存为复原和认识汉代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赵志军汪景辉
关键词:植物遗存保存环境
皖南古铜矿冶炼产物的输出路线被引量:10
2002年
青铜器矿料来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古学课题,是探索我国青铜制造技术起源、传播和发展的基础之一。本研究综合地质、冶金、化学等理论和方法,从铜矿石、炼渣和铜锭间的微量元素对比分析入手,探索不同微量元素在冶炼过程中的元素化学亲合性及冶炼产物中的特征或指纹元素,为探索皖南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古铜矿冶炼产物的输出路线提供科学的判别依据。
秦颍王昌燧张国茂杨立新汪景辉
关键词:青铜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