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昌燧

作品数:317 被引量:1,650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理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1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09篇历史地理
  • 47篇理学
  • 35篇天文地球
  • 22篇生物学
  • 1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8篇化学工程
  • 15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4篇遗址
  • 53篇出土
  • 45篇青铜
  • 37篇同位素
  • 36篇铜器
  • 35篇青铜器
  • 31篇稳定同位素
  • 31篇光谱
  • 27篇考古
  • 25篇同位素分析
  • 25篇稳定同位素分...
  • 18篇拉曼
  • 16篇拉曼光谱
  • 16篇古陶
  • 15篇文物
  • 13篇矿料来源
  • 12篇烧成
  • 11篇白瓷
  • 10篇新石器
  • 10篇玉器

机构

  • 19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30篇中国科学院研...
  • 89篇中国科学院
  • 42篇中国科学院大...
  • 41篇安徽省文物考...
  • 27篇中国社会科学...
  • 16篇河南省文物考...
  • 15篇湖北省文物考...
  • 9篇江西省文物考...
  • 8篇北京大学
  • 8篇黄石市博物馆
  • 7篇吉林大学
  • 7篇浙江大学
  • 7篇山西省考古研...
  • 6篇中山大学
  • 6篇湖北省博物馆
  • 6篇山东省文物考...
  • 5篇安徽大学
  • 5篇郑州大学
  • 5篇浙江省文物考...

作者

  • 316篇王昌燧
  • 44篇胡耀武
  • 39篇毛振伟
  • 34篇秦颍
  • 29篇杨益民
  • 27篇冯敏
  • 23篇罗武干
  • 22篇朱剑
  • 22篇魏国锋
  • 21篇宋国定
  • 17篇姚政权
  • 13篇朱铁权
  • 12篇吴妍
  • 11篇龚明
  • 10篇金普军
  • 9篇王荣
  • 9篇蒋洪恩
  • 9篇施继龙
  • 8篇邱平
  • 8篇管理

传媒

  • 36篇文物保护与考...
  • 17篇南方文物
  • 14篇华夏考古
  • 13篇岩矿测试
  • 13篇核技术
  • 12篇考古
  • 11篇人类学学报
  • 1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1篇农业考古
  • 10篇光谱学与光谱...
  • 8篇科学通报
  • 8篇考古与文物
  • 8篇江汉考古
  • 6篇中原文物
  • 6篇第四纪研究
  • 5篇东南文化
  • 5篇分析测试学报
  • 4篇自然科学史研...
  • 4篇岩石矿物学杂...
  • 4篇陶瓷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13篇2014
  • 20篇2013
  • 18篇2012
  • 12篇2011
  • 12篇2010
  • 22篇2009
  • 19篇2008
  • 34篇2007
  • 30篇2006
  • 23篇2005
  • 19篇2004
  • 8篇2003
  • 10篇2002
3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代陶器的长石分析与考古研究被引量:7
1993年
一、引言史前时期的考古研究,对于弄清中国的文明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不仅是那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典型标志,而且也是人类科学技术思想萌芽的生动反映。它的制作工艺和原料的选择,反映着那一时代的科技水平。无庸置疑,古陶器的研究在考古研究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刘方新王昌燧姚昆仑程庭柱张敬国严文明
关键词:考古研究陶器钠长石中长石正长石考古学文化
射线探伤无损检测方法在文物考古现场应用最新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便携式X射线探伤及数字扫描系统能够在文物考古现场对考古遗迹,不同材质的文物的内部结构、腐蚀及保存状况,加固修复效果及考古学文化进行快速分析、鉴别和研究。本文阐述了文物考古现场X射线探伤在针对不同材质文物及考古遗迹进行检测时的原理、方法、条件及实践应用。
周华杨淼高峰苏伯民王昌燧
关键词:X射线探伤青铜器
甘肃西山遗址早期秦人的饮食与口腔健康被引量:20
2009年
本文以甘肃礼县西山遗址早期秦人的遗骸资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牙齿磨耗、龋病、生前牙齿脱落、上下颌骨表面骨质隆起等指标作为主要观察内容,与国内外相关样本组作对比分析;与此同时,结合食谱分析结果,西山先民饮食状况较为复杂多样,总体上以肉食居多,植物性食物也占一定比例;推测早期秦人的经济模式应为农牧兼营的混合经济模式。
尉苗王涛赵丛苍陈靓王昌燧
关键词:经济模式
低场单边核磁对砖石材料加固效果的评价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3种材料(第1种以有机硅为主要成分并引入氟碳化合物;第2种是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70%的Remmers300和酒精;第3种是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70%的硅烷单体和酒精)来加固石质文物样品,然后用单边核磁技术探测样品0,3,5mm深度剖面的孔隙率、孔径分布.结果发现:经过加固处理的样品孔隙率有所减小,同时具有较小的含水率;用第1种和第3种材料加固的样品其渗透加固效果较好,但通过三维形貌仪分析发现,第3种加固材料使样品表面形貌及颜色改变较大.综合比较后得出,第1种加固材料较为理想.
周华李英亮高峰孙岩忠郭葆鑫王昌燧
关键词:孔径分布三维形貌粗糙度
大冶李德贵冶炼遗址矿冶遗物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大冶李德贵冶炼遗址矿冶遗物进行了物理测试、成分分析和物相分析。物理测试结果表明,遗址炼渣的熔融温度高于1280℃;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李德贵炼渣中铜含量很低,远低于炼铜渣的铜含量;而其铁含量很高,与欧洲早期铁器时代和罗马时代的块炼铁渣相近;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李德贵炼渣的主要物相与炼铜渣没有区别,但炼铜渣中发现一些铜氧化矿和硫化矿。结合对其他冶炼遗物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该冶炼遗址是一处炼铁遗址。工作台面上发现的炼渣与铁矿石的混合物,表明古人很可能已将炼渣回收利用,与铁矿石原料一起回炉冶炼。
魏国锋秦颍韩楚文曲毅王昌燧董亚巍
关键词:炉壁物理测试物相分析
利用微量元素探索绿松石的产地被引量:10
2007年
本文采用ICP—MS技术测试了三个现代矿产地和贾湖遗址出土的绿松石样品的微量元素。结果表明:通过多元统计方法遴选出的微量元素组合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产地的绿松石样品,并且进一步验证了“贾湖遗址绿松石不是来源于陕西、湖北、安徽”。
王荣王昌燧冯敏潘伟斌
关键词:绿松石
湖北九连墩楚墓出土青铜器钎焊材料的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研究了湖北九连墩楚墓青铜器(300BC)的钎焊技术。肉眼观察发现钎焊接头方式为榫接方式,一些焊缝被处理光滑、致密,具有热处理的特点,存在着底部注入式和侧面注入式的钎料浇口设计方式。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了钎料。结果表明,钎料为不同配比的Pb—Sn合金,杂质含量很少,平均配比为73Pb:27Sn,为高Pb低Sn合金;合金组织呈现铸造形态,表明当时采用了浇注钎料熔液的钎焊方式,部分钎料的熔点在180~186℃之间,钎料的低工作温度说明它们不适合高温蒸煮,这类器物的制作目的是作为礼器。
金普军秦颍胡雅丽王昌燧
关键词:软钎焊
出土青铜酒器残留物分析的尝试被引量:12
2008年
利用快速溶剂萃取法,从出土青铜酒器内的土壤中提取有机残留物,对其作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酒石酸,表明这些青铜酒器在下葬时可能盛着酒。快速溶剂萃取法的萃取剂为1%磷酸(体积比)溶液,较之传统有机溶剂,操作时更为方便和安全。此方法可推广于陶器中残留物的分析,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杨益民郭怡马颖王昌燧谢尧亭
关键词:酒石酸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
姜寨遗址先民食谱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尽管通过C、N稳定同位素分析已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粟作农业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不同时期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姜寨与半坡、史家先民食物结构间的差异等,依然未能深入讨论。为此,本文对姜寨遗址出土的不同时期(一期、二期)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试图揭示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历程,探索姜寨与半坡、史家先民食物结构间的差异,并初步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人骨的δ13C平均值(-9.7±1.0‰)和δ15 N平均值(8.5±0.5‰),表明粟类食物(包括粟类作物以及依赖于粟类作物的动物等)在姜寨先民食谱中占据主要地位,且动物资源在食物中的比例相对较低。两期先民的δ13C和δ15N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先民一直从事粟作农业以及家畜的饲养活动。食谱分析并未发现第二期先民食用更多野生动物的证据,这可能与先民样品量相对偏少、二期先民食用的野生动物比例上升较小、动物类食物在先民食谱中所占比例较小等原因有关。对比地理位置毗邻、文化年代相近的姜寨、史家、半坡遗址先民δ13C值,姜寨(-9.7±1.0‰,N=19)与史家(-10.0±0.7‰,N=9)接近,而远高于半坡(-14.8±1.9‰,N=5),表明半坡遗址粟作农业的种植规模要逊于姜寨和史家遗址。我们认为,不同遗址间先民δ13C值的差异,可能受半坡样品量偏少、遗址间小生态环境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郭怡胡耀武高强王昌燧Michael P.Richards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古环境
五千年前陶质建材的测试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迄今为止的考古发掘表明 ,我国最早的陶质建材 ,应该是距今 5 5 0 0年左右的凌家滩“红陶块”。考古学家推测其原料为粘土矿物 ,烧成温度约 80 0~ 10 0 0℃ ,且其物理性能与砖质建材较为接近 ,应为“砖的雏形” ,为此 ,本工作测试分析了凌家滩“红陶块”的物相组成、烧成温度、吸水率与抗压强度 ,同时对比分析了明砖、汉砖、现代砖的物理性能 ,发现“红陶块”系粘土原料在 95 0℃以上温度烧制而成 ,其吸水率和抗压强度由外向内呈梯度变化 ,内层的抗压强度、吸水率接近于现代砖和汉砖 ,业已超过明砖样品 ,所有这些分析结果 ,皆支持考古学家关于凌家滩“红陶块”为砖的雏型的推测。
李乃胜张敬国毛振伟冯敏胡耀武王昌燧
关键词:吸水率应力XRD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