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召锋

作品数:20 被引量:15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心理
  • 3篇心理学
  • 3篇羞耻
  • 3篇社会
  • 3篇自尊
  • 3篇文化
  • 3篇内疚
  • 2篇大学生
  • 2篇职业倦怠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中学生
  • 2篇自杀
  • 2篇自我
  • 2篇理学
  • 2篇倦怠
  • 2篇归因
  • 2篇归因方式
  • 1篇大学生自杀
  • 1篇大学生自我同...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大学
  • 9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樊召锋
  • 9篇俞国良
  • 7篇杨玲
  • 2篇曾盼盼
  • 1篇刘聪慧
  • 1篇侯瑞鹤
  • 1篇康淑霞
  • 1篇文书锋

传媒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河西学院学报
  • 1篇政工研究动态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0
2006年
当代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环境心理学取得较快发展。文化在环境心理学中解释人类行为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环境心理学的关注。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环境认知和环境应用方面。环境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为建构绿色心理学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杨玲樊召锋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文化和谐社会
中学生内疚与羞耻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为人类高度社会化的负性自我道德情感体验,内疚和羞耻既是个体对自身经历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价和认知的产物,同时也是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重要因素,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内疚和羞耻关系的研究是近十年来国...
樊召锋
关键词:内疚感羞耻感归因方式中学生
文献传递
自尊、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1
2008年
通过对1040名中学生施测问卷,建立自尊、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1)自尊与内疚和羞耻呈显著正相关,归因方式与内疚或羞耻呈显著负相关;2)自尊是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之间的中介变量,归因方式对自尊的直接作用大于对内疚和羞耻的直接作用,对内疚和羞耻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3)个体对内疚事件更倾向于内归因,对羞耻事件更倾向于外归因。
樊召锋俞国良
关键词:内疚羞耻自尊归因方式
中学生内疚与羞耻差异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中学生内疚与羞耻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内疚事件与羞耻事件问卷对10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同时对24名做深度访谈。结果:(1)中学生自我报告内疚事件中体验的内疚程度大于羞耻程度(6.0±1.2/5.0±1.7,P<0.001),羞耻事件中内疚程度小于羞耻程度(5.1±1.9/5.7±1.4.P<0.001);内疚在内疚事件里的评价高于在羞耻事件里的评价(6.0±1.2/5.1±1.9,P<0.001),羞耻在羞耻事件里的评价高于在内疚事件里的评价(5.0±1.7/5.7±1.4,P<0.001);(2)在内疚事件中,除初一年级外,其余各年级体验到的内疚程度均高于羞耻程度(如,初二5.8±1.4/5.1±1.6,P<0.001);在羞耻事件中,除初一和初二年级外,其余各年级体验到的内疚程度均低于羞耻程度(如,初三4.7±2.0/5.6±1.3,P<0.001);(3)内疚事件和羞耻事件在发生场合、伤害对象、后悔与面子方面的发生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如,内疚事件主要发生于私人化场合314(64.3%),羞耻事件主要发生于公开化场合329 (65.9%)(x^2=181.504,P<0.001);(4)中学生在内疚事件上的归因得分大于在羞耻事件上的归因得分(5.2±1.6/3.8±1.8,P=0.001)。结论:中学生内疚和羞耻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存在一个由相同到分化的关键期,大致在初三年级;"公开化和私人化"假设以及"伤害自我与伤害他人"假设同样适合于中国中学生群体;存在"后悔与面子"假设;个体对内疚事件更倾向于内归因,对羞耻事件更倾向于外归因。
杨玲樊召锋
关键词:内疚羞耻中学生
268例男性吸毒者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探讨男性吸毒者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用自尊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268例男性吸毒者进行测试,结果采用t检验、F检验和LSD多重比较。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男性吸毒者更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P<0.01);自尊水平越高的男性吸毒者越易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男性吸毒者在自尊水平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男性吸毒者的自尊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自尊水平越高,采用的应对方式越消极。
杨玲樊召锋
关键词:自尊
心理痛苦研究述评——聚焦5·12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心理痛苦被引量:10
2009年
心理痛苦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和灾难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目前对心理痛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主要包括心理痛苦的界定;心理痛苦的测量方法;心理痛苦客观存在的证据、心理痛苦与生理疼痛的关系、心理痛苦与自杀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建立消除或缓解心理痛苦的干预机制及对心理痛苦的跨文化研究。关注心理痛苦的研究对个体的生存、适应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樊召锋俞国良刘聪慧
关键词:心理痛苦社会认知自杀
自动情绪调节:基于社会文化与神经科学的考量被引量:12
2009年
情绪调节的以往研究大多聚焦于有意情绪调节,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自动情绪调节却较少受到关注。与自动加工类似,自动情绪调节无需意识努力、注意分配及有意控制,使个体在阈下知觉中自动有效地调节情绪,根据发生在情绪反应产生之前或之后分为先行聚焦自动情绪调节和反应聚焦自动情绪调节,前者会产生相对适应良性后果,后者则会产生相对适应不良后果,来自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示两者存在不同的神经基础,这与社会文化考量相一致。社会文化对塑造自动情绪调节起着重要作用,情绪调节的自动认知加工在不断重复的社会文化实践和规范中内化而成。
樊召锋俞国良
关键词:文化神经科学
青少年的亲子冲突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6
2008年
青少年的亲子冲突是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亲子冲突主要有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两大类,显性冲突又包括语言冲突和行为冲突,而隐性冲突在青少年中也很普遍。产生亲子冲突的因素是多样的,主要有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及互联网的影响。关注青少年亲子冲突现象并探索应对亲子冲突的策略,对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樊召锋俞国良
关键词:青少年亲子冲突
“晒客”的心态
2008年
"晒客",源于英文单词share,是指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和心情展示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的一群人。
俞国良樊召锋
关键词:工资条收人差距社会心态饮食男女情感反应
价值中立:“没有女性的”女性心理学被引量:1
2007年
女性心理学在批判心理学理论男性偏差的同时,站在女性的立场上提出了女性心理学应该由女性来研究的另一种不利于其发展的性别极端。这表明在研究中做到价值中立,促进“没有女性的”女性心理学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樊召锋
关键词:价值中立女性心理学性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