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手术
  • 4篇前路
  • 4篇脊柱
  • 3篇腰椎
  • 3篇椎管
  • 3篇钛板
  • 3篇外科
  • 3篇颈椎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胸腔镜辅助
  • 2篇胸腰段
  • 2篇压缩性
  • 2篇压缩性骨折
  • 2篇腰段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植骨
  • 2篇手术治疗

机构

  • 9篇郴州市第一人...
  • 6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3篇李耿
  • 4篇刘利乐
  • 4篇王文军
  • 4篇周若舟
  • 4篇房佐忠
  • 4篇胡文军
  • 3篇刘社庭
  • 3篇王麓山
  • 3篇兰图
  • 3篇谭震
  • 3篇刘晓岚
  • 3篇李云华
  • 2篇姚女兆
  • 1篇全必春
  • 1篇童杰
  • 1篇胡文凯
  • 1篇钟炯彪
  • 1篇李学林
  • 1篇朱一平
  • 1篇陈斌

传媒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入路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究不同入路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应用比较。方法 选取某院2020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脊柱不同入路将其分为A组(n=25)经典椎间孔入路,B组(n=25)经椎间孔侧后方入路,C组(n=25)经后路椎板间入路,D组(n=25)采用改良椎间孔入路。比较各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术后腰椎曲度指数(LCI)、椎间隙高度和术前术后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四组患者各时间段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四组同一时间点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四组患者各时间段的ODI评分均显著降低;四组同一时间点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四组患者的LCI和椎间隙高度均降低,但四组间LCI和椎间隙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四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四组同一时间点IL-8、IL-1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状况,其中改良椎间孔入路手术操作范围更大,术中探查及摘除责任髓核更彻底;但需要根据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李耿
关键词:复发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检查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2017年
目的观察单侧经横突-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9月完成的42例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采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穿刺入路PVP。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9月,中位随访时间6.5月,术前VAS评分为(7.54±1.23),术后1天为(2.02±0.25),术后1月为(1.78±0.66),术后3月为(1.26±0.38),术前ODI评分为(73.5±4.0)%,术后1天为(19.5±1.8)%,术后1月为(15.6±1.5)%,术后3月为(12.4±1.2)%,术后1天、1月及3月VAS、ODI评分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侧经横突-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邓国兵胡文军房佐忠童杰周若舟李耿陈斌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骨折
微型钛板的研制及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和影像学评价
第一部分:  目的:介绍一种颈椎后路开门、微形钛板固定的椎板成形术式,评价其在颈椎椎管狭窄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7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颈椎后路单侧或双侧开门减压、微形钛板固定开门椎板的新术式,术后平均随访1...
李耿
关键词:微型钛板椎管成形术回植治疗椎管狭窄影像学评价
文献传递
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治疗骶部硬膜外囊肿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骶骨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手术在治疗骶部硬膜外囊肿(SEC)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1例SEC患者在行常规椎管减压囊肿切除后,应用钛网行椎管成形并植骨融合。【结果】21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优良率95.83%(20/21)。术后3个月复查,钛网位置无变化,固定缘已经发生植骨融合,椎管有效容积得到恢复,无椎管狭窄和马尾粘连发生。【结论】SEC患者在椎板减压囊肿切除术后应用钛网椎管成形植骨融合有利于保持治疗效果,避免术后椎管狭窄及马尾粘连。适合临床应用。
晏怡果王文军刘利乐全必春李耿
关键词:硬膜外腔骶尾部
胸腔镜辅助下前路小切口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被引量:5
2010年
刘晓岚李云华刘社庭李耿周若舟胡文军谭震房佐忠兰图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
前路传统手术与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比较传统前路手术与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对62例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了前路手术,其中传统前路手术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岁,骨折节段:T112例,T1212例,L118例,L23例,平均后凸角19.5°,33例伴不完全性截瘫;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前路手术27例,男15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岁,骨折节段:T112例,T129例,L114例,L22例,平均后凸角18.8°,26例伴有不完全性瘫痪。随访两组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损伤及脊髓损伤加重病例。传统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90min,平均出血量1000ml,术后2d内平均引流量450ml/d;腔镜小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230min,平均出血量600ml,术后2d内平均引流量275ml/d,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手术组后凸角平均纠正至5.2°,腔镜小切口组平均矫正至5.9°,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手术组有5例患者出现动力性肠梗阻,9例腹壁皮神经损伤,3例肺不张,1例切口愈合不良;腔镜小切口组出现2例动力性肠梗阻,3例腹壁皮神经损伤,1例肺不张,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随访8~24个月,平均16.5个月,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明显丢失。59例不完全截瘫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1级以上改善。结论:采用传统前路手术和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早期疗效,但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前路手术损伤较小,并发症较少。
刘晓岚李云华刘社庭胡文军谭震房佐忠周若舟李耿兰图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手术
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评估使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进行分析与评估,以手术方式差异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开放手术)与实验组(脊柱微创手术),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与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理想,手术指标更加优异,疼痛感显著缓解,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李耿李学林于小华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并发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形钛板固定颈椎椎板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介绍一种颈椎后路开门、微形钛板固定的椎板成形术式,评价其在颈椎椎管狭窄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7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颈椎后路单侧或双侧开门减压、微形钛板固定开门椎板的新术式,术后平均随访27个月。[结果]27例患者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症状改善优良率88%,1例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患者,二期实施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后症状缓解,无1例出现继发性椎管狭窄。[结论]应用微形钛板固定的颈椎椎板成形术具有避免开门椎板再关闭,保持椎管扩大效果,同时对脊柱活动度影响小的优点,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适合临床运用。
王文军姚女兆刘利乐胡文凯李耿王麓山
关键词:颈椎椎板成形椎管狭窄内植物
下颈椎骨折脱位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简单安全有效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将我院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恢复改善,无神经并发症发生,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1]均有提高。结论具体化采取手术方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能较大范围内减压神经和颈椎的重建,这是合理的外科策略。
李耿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外科治疗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
2006年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0个月以上颈椎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内固定松动。12例脊髓不全损伤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前后路联合手术可获得彻底减压,满意复位及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李耿王文军姚女兆刘利乐朱一平王麓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