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瑾

作品数:23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9篇基因
  • 5篇转染
  • 5篇肺癌
  • 4篇基因转染
  • 3篇血管
  • 3篇体外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2篇定植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多药耐药细胞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咽部
  • 2篇增殖
  • 2篇体外培养

机构

  • 2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解放军303...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贵阳市第一人...
  • 1篇岳池县中医医...

作者

  • 23篇李瑾
  • 8篇黄桂君
  • 8篇魏征华
  • 7篇李玉英
  • 7篇钱桂生
  • 7篇陆卫忠
  • 6篇余时沧
  • 6篇王关嵩
  • 6篇陈华萍
  • 5篇贺斌峰
  • 5篇王长征
  • 4篇戢福云
  • 3篇马千里
  • 3篇陈维中
  • 3篇李海宁
  • 3篇张巧
  • 2篇李琦
  • 2篇陈琰
  • 2篇刘聚伟
  • 2篇郑世珍

传媒

  • 5篇中华肺部疾病...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癌症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患者的基因诊断被引量:2
2011年
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6,SCA6)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国内SCA患者中SCA6型所占比例极低(约1.7%)。现报道西南地区SCA6基因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SCA6型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
李瑾李海宁戢福云
关键词:基因诊断
高原适应者返回平原后肺通气功能血象及心肌酶学的变化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察高原适应者返回平原后120d内肺通气功能、血象、心肌酶学的变化,探讨高原脱适应症的变化规律。方法 20例年龄18~25岁,健康男性,在西藏日喀则(海拔3650m)驻训7个月后,返回重庆(海拔300m)驻地,并分别检测受试者返回第2天(baseline)、返回第30天(D30)和返回第120天(D120)时肺通气功能、血象、心肌酶学变化情况;检测20例重庆驻地18~25岁健康男性血象、心肌酶学和心功能,设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受试者返回第2天,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肺活量(FEV1)、血象、心肌酶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返回第30天,中性粒百分比(Neu%)、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压积(P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仍高于健康对照组;但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Hb)、Hct、CK-MB、LDH显著低于返回第2天;返回第120天Hct、PLT以及CK-MB、LDH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除PLT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返回第2天,除RBC和PLT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返回第30天。结论 高原适应者返回平原后,肺通气功能血常规,心功能均有所恢复,肺通气功能恢复较快,而心功能恢复较为缓慢,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张仕运贺斌峰魏征华刘莉李瑾王关嵩
关键词:高原脱适应心肌酶谱
canstatin基因转染对肺癌A549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背景与目的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需要大量新血管的生成,人血管能抑素(canstatin)是新近发现的高效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can statin基因在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 E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canstatin基因通过电穿孔的方法转染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 ECC,行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细胞克隆。用SDS PAGE电泳检测canstatin蛋白在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表达,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比较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 canstatin在转染组A549 细胞和ECC细胞表达并分泌至上清液中。canstatin基因转染组ECC的凋亡率(16.04%)显著高于空载体组(0.43%)和亲代细胞组(2.92%)(P<0.01),转染细胞生长明显受抑(P<0.01)。而转染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0.19%)与空载体组(0.13%)及亲代细胞组(0.0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生长也未受明显影响。结论 canstatin能特异地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陆卫忠黄桂君钱桂生李玉英余时沧李瑾
关键词:CANSTATIN基因转染内皮细胞
肺炎型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和ALK基因重排情况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ALK基因重排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8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肺腺癌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肺炎型(30例)、非肺炎型(124例)。154例患者均进行EGFR基因检测,其中87例患者同时进行ALK基因重排检测。比较肺炎型与非肺炎型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ALK基因重排率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炎型组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20.0%(6/30),非肺炎型组为47.6%(59/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吸烟史、性别、肿瘤家族史、ALK基因重排、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EGFR基因突变率为42.2%(65/154),吸烟史、性别与EGFR基因突变有关,年龄、肿瘤家族史与EGFR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性。总体ALK基因重排率为11.5%,吸烟史、肿瘤家族史、性别、年龄与ALK基因重排无明显相关性。87例同时行EGFR及ALK基因检测的患者,未发现EGFR基因突变、ALK基因重排共同存在的情况。结论影像学表现为肺炎型的肺腺癌患者,应同时行EGFR基因突变和ALK基因重排检测,以便为晚期肿瘤患者制定全面的全程管理方案。
香松林徐瑜潘丹李瑾姚伟
关键词: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肺炎型肺癌
FeNO与诱导痰细胞分类检测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9年
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和诱导痰细胞分类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其中FeNO广泛应用于哮喘的诊断、治疗反应的监测以及哮喘患者症状控制情况的评估和急性加重的预测[1-5]。目前FeNO检测在我国临床应用的时间比较晚,且在诊断哮喘的价值中各国研究结果报道亦不一致[6-8]。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亦是评价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的重要检测手段,在早期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COPD)的病情判断和疗效监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特别在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中,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3%几乎是该疾病的唯一诊断依据[9-11]。可见,两项检测均在肺部慢性炎症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中发挥重要价值。FeNO检测和诱导痰细胞分类检查分别与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已有文献报道[12],然而FeNO与诱导痰细胞检测间的相关性如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我们分析了FeNO与诱导痰细胞分类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期为评估慢性气道疾病的诊治和监测提供指导意义。
陈华萍唐心蔚周雪梅王子李瑾王关嵩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诱导痰
重组人源MPG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转染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构建人N甲基化嘌呤DNA糖基化酶(NmethylpurineDNAglycosylase,MPG)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稳定转染的人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CMVScript/MPG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其导入人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A549/CDDP内;应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转染细胞;应用PCR检测pCMVScript载体上的NEOr基因,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MPG基因的表达。结果构建产物经限制性酶切分析及基因序列测定证实为pCMVScript/MPG重组表达载体;转染pCMVScript/MPG载体组(MP组)及转染pCMVScript载体组(P组)细胞内检测到NEOr基因,未转染组(C组)则未检测到;MP组细胞内MPGmRNA水平较P组及C组细胞显著增高(P<0.01);MP组细胞内MPG蛋白质水平较P组及C组细胞显著增高(P<0.01)。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人MPG基因表达载体,并在人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A549/CDDP获得了稳定、高效的表达。
余时沧钱桂生黄桂君李玉英陆卫忠陈维中李瑾
关键词:肺癌多药耐药
线粒体靶向MPG基因重组体对人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A549/DDP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是影响肺癌化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拟构建线粒体靶向人N-甲基化嘌呤DNA糖基化酶(MPG)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稳定转染的人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线粒体内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多药耐药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重叠延伸剪接技术重组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线粒体靶向序列-MPG融合基因(mito-MPG);构建pCMV-Script/mito-MPG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将其转染至人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A549/DDP;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转染细胞;RT-PCR检测mito-MPG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分离线粒体蛋白后应用Westernblot检测MPG在线粒体内的表达水平;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构建的融合基因经过DNA测序分析;构建的重组载体经限制性酶切分析及DNA测序分析证实为pCMV-Script/mito-MPG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pCMV-Script/mito-MPG载体组(MPG组)检测到mito-MPGmRNA的表达,转染pCMV-Script载体组(P组)及未转染组(C组)细胞内则未检测到;MPG组细胞线粒体内检测到MPG,P组及C组则未检测到;MPG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组及C组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倍增时间分别为72.6h(C组)、73.5h(P组)、98.9h(MPG组);分裂增殖指数分别为51.3%(C组)、54.3%(P组)、26.1%(MPG组),MPG组出现亚二倍体峰。结论:成功构建了线粒体靶向人MPG基因表达载体,MPG在MnSOD线粒体靶向序列的引导下,顺利地进入了A549/DDP细胞线粒体内,并导致其增殖能力下降,部分细胞死亡。
余时沧钱桂生李玉英陆卫忠李瑾黄桂君
关键词:线粒体重组体A549/DDP细胞
减毒沙门菌为载体的PspA优势抗原组合DNA疫苗对肺炎链球菌定植的防御作用评价
2013年
目的评价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携带PspA不同家族亚类优势抗原的肺炎链球菌DNA疫苗对不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定植的防御作用,探讨优化肺炎链球菌DNA疫苗增强鼻咽部黏膜免疫的策略。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制备携带PspA不同家族亚类优势抗原(PspA-Fam1-Clade1和PspA-Fam2-Clade3)的减毒沙门菌为宿主菌的非抗性基因筛选的真核质粒-宿主致死平衡系统,应用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优势抗原的表达情况,并在含或不含DAP的SOB培养基中传代培养,抽提质粒PCR检测疫苗携带抗原的稳定性。以PBS为对照,口服免疫接种BABL/c小鼠,ELISA检测鼻咽部sIgA的水平;应用小鼠鼻咽部定植模型检测疫苗对不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定植的防御作用。结果成功构建出携带PspA不同家族亚类优势抗原(PspA-Fam1-Clade1和PspA-Fam2-Clade3)的减毒沙门菌为宿主菌的非抗性基因筛选的真核质粒-宿主致死平衡系统,且稳定性好;免疫小鼠鼻咽部抗PspA-Fam1-Clade1和PspA-Fam2-Clade3的特异性sIgA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小鼠鼻咽部肺炎链球菌定植模型的菌落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携带PspA不同家族亚类优势抗原是增强肺炎链球菌DNA疫苗鼻咽部黏膜免疫的优化策略。
张巧刘进刘聚伟万敏吴颖李瑾王长征马千里
关键词:黏膜免疫减毒沙门菌
临床研究所对硕士研究生教学的作用、局限及改进策略
2012年
临床研究所在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临床研究所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分析了其在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临床研究所提高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贺斌峰孙芬芬魏征华李瑾王关嵩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学
病毒相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与血清干扰素γ和白介素8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8(IL-8)与病毒相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关系。方法纳入AECOPD患者66例,根据咽拭子标本的病毒抗原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毒感染组(n=21)和非病毒感染组(n=45),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66例患者入院24h内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吸烟史、是否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痰培养结果),并采用ELISA法对三组血清IFN-γ和IL-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病毒感染组ICU住院时间较非病毒感染组长(P<0.05),但其细菌、真菌检出率,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例数及机械通气时间,吸烟史以及临床症状与非病毒感染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清IFN-γ水平在病毒感染组、非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血清IL-8水平在病毒感染组最高(P<0.05),非病毒感染组次之,对照组最低。结论血清IL-8水平与病毒相关性AECOPD相关,可作为炎症反应进一步失调的证据之一,反映AECOPD病情严重度。
帅维正李琦徐智罗莉陈华萍魏征华李瑾熊恩平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