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强

作品数:74 被引量:1,001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天文地球
  • 26篇生物学
  • 14篇历史地理
  • 12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气候
  • 15篇花粉
  • 13篇全新世
  • 11篇植被
  • 10篇黄土高原
  • 9篇遗址
  • 8篇农业
  • 8篇气候变化
  • 7篇黄土
  • 7篇冰期
  • 6篇花粉记录
  • 5篇植物
  • 5篇盛冰期
  • 5篇农业活动
  • 5篇末次盛冰期
  • 5篇季风
  • 4篇第四纪
  • 4篇孢粉
  • 4篇晚更新世
  • 4篇晚期

机构

  • 74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74篇李小强
  • 40篇周新郢
  • 27篇赵克良
  • 12篇孙楠
  • 11篇杨青
  • 9篇尚雪
  • 8篇安芷生
  • 7篇纪明
  • 5篇张宏宾
  • 4篇宋友桂
  • 4篇周杰
  • 4篇王苏民
  • 3篇沈吉
  • 3篇刘晓东
  • 3篇艾莉
  • 3篇董光荣
  • 3篇常宏
  • 3篇周卫健
  • 2篇王建
  • 2篇高会军

传媒

  • 13篇人类学学报
  • 12篇第四纪研究
  • 7篇中国科学:地...
  • 5篇科学通报
  • 4篇中国科学(D...
  • 3篇第十届全国第...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Acta B...
  • 2篇湖泊科学
  • 2篇中国沙漠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盐湖研究
  • 1篇湿地科学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河西走廊早期冶炼活动及影响的炭屑化石记录
孙楠李小强周新郢赵克良杨青
渭河盆地始新世-渐新世沉积物源变化的钻探样品Sr和Nd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
2024年
始新世暖期和始新世-渐新世降温阶段(EOT)在地球气候系统演化中具有代表性,对认识现代全球变暖过程和机制有参考价值。渭河盆地堆积了始新世以来连续的河湖相沉积序列,对其进行沉积物源示踪研究有助于重建渭河流域地貌演化、沉积过程和气候环境变化。本研究对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中心固市凹陷荔参1井(钻探井深6535 m)下部的始新世红河组(6527~5529 m)和渐新世白鹿塬组(5315~4759 m)样品进行了Sr和Nd同位素分析,探索古近纪渭河盆地的物源变化过程。结果显示,红河组样品Sr和Nd同位素平均值分别是87Sr/86Sr=0.716127和εNd=-13.5,白鹿塬组Sr和Nd同位素平均值分别是87Sr/86Sr=0.720461和εNd=-12.4。分粒级(<2μm, 2~64μm和> 64μm)Sr和Nd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粒度效应对渭河盆地始新世-渐新世沉积物硅酸盐矿物的Sr同位素值影响较大,而对Nd同位素影响较小,表明硅酸盐矿物Nd同位素值可作为渭河盆地沉积物物源的指示。结合潜在源区Sr和Nd同位素分布特征,发现渭河盆地始新世和渐新世沉积物主要来自于秦岭造山带和鄂尔多斯地块的贡献,其物源变化与构造抬升和气候演变密切相关。渭河盆地始新世和渐新世沉积物传输和堆积过程与晚新生代相似,具有相对稳定的两端元物源,为利用红河组和白鹿塬组沉积序列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胡少磊鹿化煜李小强冯晗张瀚之张瀚之
关键词:始新世渐新世SR-ND同位素深部钻探
辽西城子山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环境效应被引量:20
2011年
以辽西城子山文化遗存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花粉、炭屑、炭化种子和果壳等指标,重建城子山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显示城子山原生植被主要为松属针叶林,先民采用"刀耕火种"农业模式毁林开荒,导致原生植被消失以及次生榛属灌丛和杂草增加。城子山剖面中禾本科花粉含量峰值与炭屑浓度峰值相对应,表明先民高强度或频度用火主要与农业活动有关。长期耕作活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先民弃耕是后期农业活动衰弱的主要原因。城子山剖面记录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可能经历了毁林开荒期、定居耕作期、弃耕期和原生植被恢复期4个阶段。
赵克良李小强周新郢孙楠
关键词:夏家店下层文化农业活动环境效应花粉
家养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花粉及菌孢子类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
2021年
考古遗址中动物粪化石中的微体植物遗存是重建过去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材料,然而对于能够指示人类活动的粪化石孢粉组合类型及其特征仍然缺乏清楚的认识。本文研究了山羊(Capra aegagrus)、绵羊(Ovis aries)、牛(Bos taurus)、骆驼(Camelus)、牦牛(Bos grunniens)和马(Equus caballus)等几种中国常见的家养食草类动物粪便中的主要孢粉和真菌孢子类型。通过分析这些动物粪便的花粉组合特征,探讨了花粉和菌孢子等微体植物遗存对生态环境及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花粉种类丰度低、一些特征种属花粉(如禾本科、藜科)含量高是家养食草类动物粪便花粉组合的主要特征,可以用于指示人类的饲养行为。家养食草动物粪便中的粪生真菌孢子类型主要有Sporormiella,Sodaria,Pleospora,Coniochaeta,Thecaphora and Dictyosporium。研究表明真菌孢子的分布主要受到动物活动范围的影响,这使得利用粪生菌孢子(如Sporormiella)并结合其他记录来反映人类的饲养或游牧活动成为可能。
张雅平赵克良周新郢周新郢贾伟明李小强
关键词:绵羊古生态
中国全新世气候和农业活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后果已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全新世涵盖了未来气候变化的类似特征,农业活动贯穿始终,提供了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影响与适应研究的理想"相似型".基于石笋、冰芯、海洋和湖泊等最新成果,综述了中国全新世气候的变率、变幅、不稳定性特征、突变事件以及驱动机制等研究新进展,介绍了早期农业活动研究的植物指标记录和方法,阐明旱作和稻作农业的起源、扩散与传播,查明早期农业活动的方式与强度,揭示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适应.通过解读正在开展的大型研究项目,强调提高年代精度和代用指标有效性的重要性,提出未来应加强不同典型区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对增温过程的响应研究,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快速变化的适应,为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效应和人类适应提供科学依据.
李小强
关键词:全新世气候变化农业活动
东北三江平原全新世火演化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被引量:30
2005年
通过勤得利泥炭剖面碳屑、花粉记录,重建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全新世火演化与植被变化的历史;研究火演化与植被、气候的关系;探讨人类火活动及其环境效应的信息。三江平原最近9700aB.P.以来,疏林草原植被时期(9200-8500aB.P.)和疏林植被时期(9700-9200aB.P.)对应了暖干气候阶段,碳屑浓度出现峰值,而湿润时期的碳屑浓度均很低。显示在暖干气候阶段,火灾发生的频次高、强度大;湿润或相对湿润阶段。火灾力度相对较小或频次较低。同时,自然植被状况和植物类型同样制约了天然火发生的频次和强度。20世纪50年代三江平原开发与垦荒对火演化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李小强赵宏丽闫敏华王升忠
关键词:三江平原全新世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由于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同时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近年来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明显恶化,主要表现在水位的下降和水域面积的减小、草原退化、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扩大等方面。本文采...
高会军李小强张峰霍晓斌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监测遥感监测土壤侵蚀
文献传递
末次盛冰期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特征时期植被格局被引量:7
2019年
末次盛冰期以来气候环境经历了低温-升温-高温等诸多场景,成为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理想相似型.基于中国东北地区花粉记录,重建末次盛冰期以来特征时期植被格局,为预测未来气候环境变化影响下的生态环境格局提供依据.末次盛冰期(~18000cal a BP),东北地区草原植被急剧扩张,松嫩平原形成大面积的寒旱草甸草原,辽河平原和呼伦贝尔高原也被草原和荒漠占据,中南部平原发育森林草原植被;山地存在寒旱型针叶林和寒温性针阔叶混交林.早全新世阶段(10000~9000cal a BP),东北地区东部山地丘陵区和三江平原地区为针阔叶混交林植被,中部地区仍以草原植被为主,暖温性阔叶林向北有所发展.全新世大暖期( 6000cal a BP),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向北方扩张,落叶松向南略有推进,云冷杉林向北扩展,在小兴安岭东部和三江平原出现高值.落叶阔叶林分布中心向南迁移至长白山南部和辽东半岛.松嫩平原草原区岛状林地增加,辽河平原地区草甸草原植被扩张.增温导致东北地区季风降水增加,有利于暖温型森林植被发育.东北地区全新世暖期是植被发育最好时期,增温导致的夏季风降水增强,可能是植被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主要原因.
李小强赵超周新郢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遥感监测被引量:24
2005年
由于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且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近年来,青海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水位下降及水域面积减小、草原退化、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等。文章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及1987、2000年TM卫星图像作为遥感信息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旨在查明青海湖地区耕地、沙质荒漠化土地和水域等生态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化规律,为青海湖地区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结果表明,25a来,青海湖地区的耕地及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出现明显的扩大,而水域面积出现明显缩小,同时由于湖周各河流土壤侵蚀的加剧,在部分河流入湖处泥沙淤积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出现明显恶化。
高会军李小强张峰霍晓斌
关键词:耕地水域遥感
陕西横山县大古界遗址动物遗存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大古界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横山县雷龙湾乡沙峁村张油坊组,2010年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存。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科学的收集以及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至少代表12个属种,包括蚌类、喜鹊、鹤、草兔、狗、貉、狗獾、黄鼬、猪、鹿科、狍、绵羊等。根据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遗址周围的环境以草原为主,不远处有一定面积的疏林、灌丛,草原、疏林间分布着一定面积的水域。家养动物猪和狗占的比例较少,主要以捕猎野生动物野兔和狍子为肉食来源。
胡松梅杨利平康宁武杨苗苗李小强
关键词:动物遗存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