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钦隆

作品数:107 被引量:671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9篇登革热
  • 31篇流行病
  • 31篇流行病学
  • 24篇疫情
  • 17篇病毒
  • 15篇中毒
  • 12篇食物
  • 12篇食物中毒
  • 9篇发病
  • 8篇监测分析
  • 7篇登革病毒
  • 7篇综合征
  • 7篇出血热
  • 6篇疫情流行
  • 6篇肾综合征
  • 6篇肾综合征出血...
  • 6篇综合征出血热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5篇疫情流行病学
  • 5篇流行病学调查

机构

  • 105篇广州市疾病预...
  • 11篇中山大学
  • 5篇广东药学院
  • 5篇广东省疾病预...
  • 5篇广东药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市荔湾区...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州市白云区...
  • 2篇广州市番禺区...
  • 2篇深圳市腾讯计...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东莞市疾病预...
  • 1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河源市疾病预...
  • 1篇广州市海珠区...
  • 1篇广州市天河区...

作者

  • 105篇景钦隆
  • 43篇杨智聪
  • 39篇罗雷
  • 26篇李意兰
  • 21篇曹庆
  • 18篇毛新武
  • 14篇肖新才
  • 13篇张周斌
  • 12篇狄飚
  • 11篇蒋力云
  • 10篇李美霞
  • 10篇陈纯
  • 10篇魏跃红
  • 10篇刘建平
  • 10篇何洁仪
  • 10篇马钰
  • 9篇陆家海
  • 9篇李晓宁
  • 8篇李铁钢
  • 8篇许杨

传媒

  • 26篇热带医学杂志
  • 14篇华南预防医学
  • 8篇中国热带医学
  • 6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现代医院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2篇2021
  • 1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2013—2015年登革热发病与健康人群抗体水平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2013-2015年登革热发病情况及健康人群抗体水平,为深入分析疫情来源及开展疫情预警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登革热疫情资料及健康人群血清登革热Ig G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全市共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38 558例,发病率分别为9.71/10万、289.35/10万和0.52/10万,其中中心城区发病率高于周边城区(P<0.05);3年间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为10.32%、10.02%、10.04%,中心城区抗体阳性率(12.31%)高于周边城区(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儿组抗体阳性率最低,同一年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阳性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并有随年龄增大而逐步升高的趋势,存在隐性感染引发本地暴发疫情的风险。
刘远蒋力云董智强曹毅敏景钦隆罗雷狄飚杨智聪
关键词:登革热发病率抗体
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在登革热疫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在登革热病例聚集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对广东省2005-2011年登革热疫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最佳监测参数组合。用该组合分析登革热高发年份2006年和低发年份2009年,比较预警结果与实际发病的拟合情况。本研究同时采用Kulldorff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分析上述数据,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 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可早期及时发现登革热病例聚集,在登革热早期预警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与Kulldorff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相比,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可更精确地探测登革热病例聚集,提供更为详细的预警时间,并可提供所有监测区域的聚集信息,但聚集区域判断方面较为繁琐,不够直观。Kullforff则可直接报告聚集区域,但其所提供的聚集时间不如前者精确详细,且不能报告所有监测地区的聚集情况。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结合使用,发挥最大功效。
夏尧景钦隆刘康康陆家海
关键词:登革热
广州市荔湾区2014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4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辖区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并划定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和病例搜索。结果广州市荔湾区2014年报告本地登革热病例4 467例,发病率为497.33/10万,1例死亡病例;流行季节为7月上旬—12月中旬,高峰为9月中旬—10月中旬;男女性别比1:1.05;发病年龄最大为92岁,最小为9 d,以中青年为主。疫情覆盖全区22个行政街175个居委;病毒型别为登革Ⅰ型和Ⅱ型并存,以Ⅰ型为主。结论 2014年荔湾区发生高强度的大规模登革热流行,持续时间长,范围覆盖全区。该区存在不利于登革热防控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病媒控制不理想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杨丽莉景钦隆杨翠辉蔡明伟王敏曾伟锋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流行病学
2001-2010年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2001-2010年监测资料,研究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间疫情监测、宿主动物监测资料,实验室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HFRS743例,死亡4例,发病率为0.81/10万,病死率为0.54%。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在10月至次年6月,病例集中在天河区、海珠区和白云区,职业分布以工人、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为主,其次是民工和农民。男女比例为3.10∶1,年龄集中在20~50岁。鼠密度为9.64%,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4.94%,鼠肺HV抗原阳性率为5.56%。鼠密度和鼠种构成相对稳定,但2004-2010年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和鼠肺HV抗原阳性率均处于持续上升趋势。鼠种构成主要以褐家鼠(70.01%)为主,其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6.02%)和肺HV抗原阳性率(6.58%)在各鼠种中最高。结论广州市HFRS疫情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发病风险不断增大,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另外,广州市可能已经由家鼠型疫区演变为混合型疫区,应寻找进一步的相关证据。
景钦隆罗雷肖新才许杨宋韶芳狄飚王鸣陆家海杨智聪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广州市2015—2019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对广州市2015—2019年恙虫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指导恙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广州市2015—2019年恙虫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2015—2019年共报告恙虫病病例3902例,其中死亡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583/10万,近5年发病率波动较小,2018年发病率最高,达6.387/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5—11月,占88.90%;发病呈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病例主要集中城郊或农村区域。发病人群主要为40岁及以上年龄组,占总报告率的84.7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1.49%。结论广州市2015—2019年恙虫病发病处于较高水平,城郊或农村区域是高风险和重点防控区域,应加强对恙虫病的监测和防治。
马蒙蒙王大虎鲁影景钦隆
关键词:恙虫病
布雷图指数、输入病例、气象因子与登革热本地流行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探讨布雷图指数(BI)、输入病例、气象因子与登革热本地病例发生与否和本地流行严重程度的关系,提出预警界值。方法选择广州市为研究现场,以2002—2013年为研究期限,以月为时间单元,分别选择登革热月本地病例发生与否和月本地感染病例发病数为结局变量,以月均BI、月均输入病例数、月均气温、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均日温差、月总和降雨量、月均降雨量、月均相对湿度和月均气压为自变量,应用分类和回归树(CART)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2—2013年期间共44个月(44/144,30.56%)发生本地感染疫情,共报告病例3 996例,包括3 769例(占94.32%)本地感染病例和227例(占5.68%)输入性病例。本地病例发生与否的分类树模型最终纳入月均输入病例数、月均BI、月最高气温和月最低气温,其中月均输入病例≥3.5例时本地病例发生风险最大,RR值为3.00(2.22~4.05);月均输入病例<3.5例、月均BI≥8.59时RR值为2.40(1.62~3.55);月均输入病例〈3.5例、BI〈8.59、月最高气温≥31.41 ℃且月最低气温<24.90 ℃时RR值为2.18(1.29~3.68)。本地流行严重程度的回归树模型最终纳入月均BI、月均气温和月均输入病例数,其中月均BI≥5.29且月均气温<27.04 ℃时RR值最大,为5.11(3.36~7.77);月均气温≥27.04 ℃且月均BI≥9.16时RR值为3.20(2.06~4.96 ),月均BI<5.29且月均输入病例数≥3.5例时RR值为2.22(1.40~3.53)结论月均输入病例数和月均BI是本地病例发生与否的2个最重要因素,而月均BI和月均气温则是本地流行疫情严重程度的2个最重要因素。
景钦隆罗雷李晓宁李意兰曹庆夏尧陆家海杨智聪
关键词:登革热气象因素疾病暴发流行
2010年广州亚运会食源性疾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在确定食源性疾病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2010年广州亚运会食源性疾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收集2000-2008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的背景资料和相关风险评估资料,应用经验判断、头脑风暴法、Delph i专家咨询法和风险矩阵法,确定风险因素指标、可能性指标、严重程度指标和风险等级指标。结果初步建立广州亚运会食源性疾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6个一级风险因素指标,以及致病原的具体种类、高危食品、暴露人群特征、气候和地理、广州地区饮食文化与卫生保健能力、预防控制措施及效果等29个风险因素二级指标;并确定5个可能性指标、5个严重程度指标、4个风险等级指标。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食源性疾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指导评估2010年亚运会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景钦隆毛新武刘于飞刘建平
关键词:亚运会食源性疾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广州市2012年登革热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核酸检测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2012年登革热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广州市2012年登革热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血清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并确定血清型。结果广州市2012年登革热发病率较2011年上升,发病高峰在9~10月间。输入地以东南亚为主,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是主要的输入国家。流行地区以老城区为主,越秀区发病数居首位。4种登革热血清型均有检出,以4型为主。结论广州市登革热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登革热暴发的潜在风险,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
蒋力云曹毅敏许杨景钦隆曹庆狄飚杨智聪
关键词:登革热荧光定量PCR血清型
广州市8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阳性事件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广州市8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阳性事件检测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防控建议,助力新冠疫情的精准防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应用Excel 2016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使用构成比等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8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阳性事件涉及8家不同检测单位,波及个案19例,个案密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中3起为新冠疫苗核酸污染样本造成的个案核酸初筛假阳性事件,1起为高校实验室新冠病毒基因片段污染造成的个案核酸筛查假阳性事件,3起为新冠核酸检测初筛快检方法误差造成的假阳性事件,1起为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其他误差造成。结论新冠疫苗接种单位疫苗污染和实验室新冠核酸初筛使用快检方法误差是本次新冠病毒假阳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疫情处置中新冠核酸快检方法仅作为辅助判断;核酸采样点需对可能存在疫苗污染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防控;新冠病毒相关实验室应严格做好生物安全相关工作。
陈纯董航李科李意兰李晓宁毕华刘芳华景钦隆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假阳性
广州市2009年登革热疫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9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09年报告登革热病例18例,本地感染病例3例,累计发病率0.08/10万,无死亡病例,输入性病例或来广州就诊病例占全年报告病例的83.33%(15/18),实验室监测表明,2009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登革Ⅲ型病毒。结论 2009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处于散发流行状态,流行的登革病毒型别与往年监测结果有所不同,较多的输入性病例或异地来广州就诊的登革热病例对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存在潜在风险。
罗雷郑学礼王玉林景钦隆宋韶芳杨智聪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