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锋

作品数:59 被引量:294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会议论文
  • 19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腰椎
  • 16篇脊柱
  • 15篇融合术
  • 13篇手术
  • 12篇椎体
  • 12篇脊柱融合
  • 12篇脊柱融合术
  • 10篇骨折
  • 8篇疏松性
  • 8篇术后
  • 8篇骨质
  • 7篇椎体成形
  • 7篇疗效
  • 6篇退变
  • 6篇退行性
  • 6篇椎间融合
  • 6篇后路
  • 6篇成形术
  • 5篇终板
  • 5篇细胞

机构

  • 48篇浙江大学医学...
  • 11篇浙江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台州学院

作者

  • 59篇张建锋
  • 40篇范顺武
  • 20篇赵凤东
  • 15篇万双林
  • 14篇赵兴
  • 14篇方向前
  • 11篇周志杰
  • 9篇宁磊
  • 8篇胡志军
  • 7篇虞和君
  • 6篇卜佳俊
  • 6篇马建军
  • 6篇王炜
  • 6篇王燕燕
  • 6篇周晟
  • 5篇刘军辉
  • 5篇刘超
  • 5篇杨明
  • 5篇蒋宋怡
  • 5篇黄兆波

传媒

  • 1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2篇2016年浙...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老年病研...
  • 1篇第十届中国南...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椎间孔镜术后并发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二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复习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术后并发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家医院分别诊治的2例椎间孔镜术后并发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例,26岁;女1例,34岁。2例均为L1.5,节段单侧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单侧神经根病,第1次椎间孔镜术后症状均得到即刻缓解,但术后症状均再次发作,VAS评分8分,平均术后再发时间1.5个月(1~2个月)。术后MRI均显示原手术区域T2加权像呈高信号(同脑脊液)、T1加权像呈低信号占位影,并与椎间盘内相通。结果1例行小切口部分椎板切除假性囊肿切除术,术中见暗红色囊性肿块,内含陈旧性血性液体;术后囊壁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髓核样组织,局部可见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内含新生血管和炎性细胞浸润。1例再次行椎间孔镜手术,术中见暗红色肉芽组织增生;术后囊壁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纤维结缔组织。2例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后3个月随访,MRI示原假性囊肿消失。结论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是椎间孔镜术后罕见并发症,常发生于术后早期,MR检查可明确诊断;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预后佳。
邱小明王亚朋胡志军安纪龙孙亚澎丁文元申勇张为张建锋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内窥镜检查
一种用于腰椎后路的简易拉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腰椎后路的简易拉钩,包括拉钩杆主体、连接机构和连骨机构,所述拉钩杆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内侧处设置有连骨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球窝件主体、半圆槽和弧面槽,所述球窝件主体的内部...
张建锋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间接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43
2017年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y fusion,OLIF)间接减压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应用OLIF技术联合或不联合后路椎弓根钉一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41-74岁,平均(59.2±11.6)岁。均为单节段,L3.48例,L4.515例。影像学评估采用CT薄层扫描及二维重建片测量椎间孔纵径和面积,正中矢状位MRI测量椎间隙高度和椎管前后径,水平位MRI测量椎管前后径和面积。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痛、下肢疼痛、下肢麻木及腰椎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术后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增加了78.6%±13.4%;左侧椎间孔纵径增加了36.7%±7.8%,左侧椎间孔面积增加了36.6%±8.7%;右侧椎间孔纵径增加了40.7%±9.6%,右侧椎间孔面积增加了40.0%±8.9%;正中矢状位椎管前后径增加了32.6%±5.9%;水平位椎管前后径增加了34.4%±6.8%,椎管面积增加了47.5%±7.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2±1.7)分,下肢疼痛VAS评分为(5.6±1.4)分,下肢麻木VAS评分为(6.6±2.0)分,ODI为81.2%±18.2%;术后6个月随访,腰痛VAS评分为(1.1±0.5)分,下肢疼痛VAS评分为(0.8±003)分,下肢麻木VAS评分为(3.4±1.2)分,ODI为6.1%±2.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LIF技术间接减压治疗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早期影像学指标改善明确,临床疗效显著;但远期结果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随访研究。
丁凌志范顺武胡志军方向前赵凤东张建锋赵兴周志杰刘军辉王燕燕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脊柱融合术
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个案分析和综述
目的阐述一例极罕见的原发性单一髌骨痛风病例,并对髌骨肿瘤样病变及髌骨肿瘤做一综合性的阐述。方法一位45岁农民,顽固性的右膝关节疼痛1年余。患者无痛风及外伤病史,无其他关节疼痛。我院膝关节X线、CT、MR均显示右髌骨占位性...
宁磊万双林韩士梁张建锋范顺武
文献传递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0年
脊柱外科是骨科重要分支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1].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预设好的问题和逐步给出的就诊条件引导学生不断复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并不断缩小疾病范围,得出最后诊断[2].病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3].多项研究表明,PBL与CBL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4,5].本次研究评价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脊柱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胡志军林贤丰范顺武张建锋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CBL教学查房症状体征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再发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形式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对3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其中35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再发椎体骨折。首...
万双林宁磊韩士梁张建锋黄兆波蒋宋怡马建军范顺武
文献传递
基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作物根系原位无损检测研究
植物生长信息的获取和生长状况诊断是实施精准农业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根系是植物在生命进化过程中适应陆地生活而逐步形成的一个重要器官,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与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状况密切相关。根系的空间分布状况显著...
张建锋
关键词:精准农业玉米根系核磁共振成像氮胁迫磷胁迫
微创与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远期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前瞻性对比微创与开放后路单节段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远期疗效。方法2006年3月1日至2008年3月1日期间131例腰椎退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分别施以微创和开放单节段PLIF手术。微创组66例,男34例,女32例,年龄40~63岁,平均(52.3±6.7)岁;开放组65例,男29例,女36例,年龄46~63岁,平均(51.1±6.9)岁。对上述病例进行术后随访,以2018年3月1日作为末次随访的时间节点,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节段性前凸角和腰椎前凸角的恢复,多裂肌横截面积和萎缩率,腰椎融合率,腰部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s 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cores,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术后中、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中、远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微创组和开放组分别成功随访37例和35例,随访率分别为56.1%和53.8%,随访时间分别平均为(134.5±8.4)个月和(137.1±5.8)个月。在术后1年,术后5年及末次随访三个时间节点,微创组在腰椎前凸角恢复值(术后5年5.0°±2.3°vs3.9°±1.4°;末次随访4.7°±2.4°vs.3.7°±1.5°),多裂肌横截面积[(965.4±164.9)mm^2 vs (884.9±168.2)mm^2;(891.1±155.9)mm^2 vs.(783.2±163.0)mm^2 vs. (764.8±148.3)mm^2 vs.(643.5±150.0)mm^2],多裂肌萎缩率(8.5%±2.5% vs. 16.6%±5.8%;15.6%±3.5% vs .26.2%±7.4%;27.6%±6.5% vs .39.3%±9.3%),腰痛VAS评分[(2.2±1.0)分I)3.(2.9±1.2)分;(1.7±O.9)分掷.(2.2±1.0)分;(1.4±1.0)分].(2.2±1.2)分],腰椎JOA评分[(22.3±3.8)分 vs.(19.9±4.2)分;(23.1±4
朱海锋周志杰方向前张建锋赵凤东赵兴胡志军刘超范顺武
关键词:腰椎微创性脊柱融合术
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短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患者21例,均为女性,年龄32~70岁,平均(50.6±12.8)岁;其中单节段病例1...
张建锋周志杰范顺武赵兴
关键词:腰椎退变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移动端应用控件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移动端应用控件识别方法。所述方法结合了硬软件方法,利用系统的无障碍功能,实现了非侵入式、普适性强、错误率低的一种移动端应用控件识别方法。首先,打开屏幕阅读器和相应软件,机械臂操作后将截图上...
卜佳俊张建锋周晟刘美含王炜于智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