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凤东

作品数:190 被引量:1,155H指数:2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81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2篇腰椎
  • 49篇融合术
  • 41篇脊柱
  • 39篇椎间盘
  • 36篇椎体
  • 32篇手术
  • 30篇骨折
  • 27篇退变
  • 27篇脊柱融合
  • 27篇脊柱融合术
  • 19篇术后
  • 18篇腰椎间盘
  • 18篇终板
  • 17篇椎间融合
  • 16篇椎间盘退变
  • 16篇后路
  • 15篇前路
  • 14篇疗效
  • 13篇腰椎椎体
  • 12篇腰椎椎间

机构

  • 17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1篇浙江大学
  • 5篇宁波市医疗中...
  • 4篇浙江省立同德...
  • 3篇宁波市第六医...
  • 3篇西安医科大学
  • 3篇绍兴市人民医...
  • 3篇杭州市第三人...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浙江省台州医...
  • 2篇江山市人民医...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台州学院
  • 1篇浙江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90篇赵凤东
  • 153篇范顺武
  • 63篇方向前
  • 39篇赵兴
  • 33篇刘军辉
  • 26篇胡志军
  • 23篇陈意磊
  • 21篇单治
  • 21篇张建锋
  • 18篇黄悦
  • 13篇周志杰
  • 10篇虞和君
  • 7篇陈欢欢
  • 6篇赵兴
  • 6篇王燕燕
  • 5篇林伟
  • 5篇王坤正
  • 5篇陈佳
  • 5篇李杰
  • 5篇徐文斌

传媒

  • 43篇中华骨科杂志
  • 9篇中国骨伤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第六届《中华...
  • 5篇2015年浙...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2005年浙...
  • 4篇2006年浙...
  • 3篇浙江医学
  • 3篇2004年浙...
  • 3篇2007SI...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骨...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2篇2017
  • 14篇2016
  • 17篇2015
  • 18篇2014
  • 11篇2013
  • 13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18篇2006
  • 10篇2005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回颐性分析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的疗效,并评估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5例多节段(≥3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分节段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固定术.男14例,女11例;年龄49~77岁,平均52岁.在病变严重部位行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或髂骨块植骨,其余部位则仅行椎间盘切除减压钛网或自体髂骨植骨术;均结合应用前路钢板多组螺钉(≥3组)固定.术后测量颈椎矢状面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系统评估其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和三维CT重建方法评估融合程度;同时进行MR检查,以观察脊髓减压程度和脊髓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平均35.2(12~70)个月的有效随访.JOA评分:术前为9.5±1.3,术后6个月为13.8±0.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为13.6±0.9,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所有病例均已达到骨性融合,且椎管减压明显.术前ROM为68.1°±2.5°,术后6个月则为45.6°±3.5°,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50.0°±3.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结合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可靠;因为并没有全部切除所有节段的椎体,并结合应用多组螺钉固定钢板,所以初始稳定性较强,避免因为跨多节段植骨内固定而导致的内置物失败.
张儒赵凤东范顺武赵兴方向前
关键词:颈椎病内固定器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umbar sacralization and High-Intensity Zon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a cross section study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high-intensity zone(HIZ) in the motion segmen...
李生鋆单治刘军辉买吾兰江赵凤东
文献传递
表面肌电“屈曲-放松”现象在下腰痛患者肌肉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在世界各地中,下腰痛(LBP)仍然是一个重大的职业健康问题。根据世界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腰部受伤或疼痛是导致成人残疾的第二个最常见原因。在工业化社会中,成人LBP的终生患病率在60%-85%,即时患病率在15%~30%。LBP的慢性化也很常见,6%~10%的急性患者会出现复发性或形成慢性下腰痛(CLBP)。
赵凤东李永忠
关键词:慢性下腰痛表面肌电肌肉屈曲LBP
许莫氏结节在腰腿痛病例中的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许莫氏结节在腰腿痛病例中的临床分布特点,并分析许莫氏结节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因腰腿痛在我院行腰椎磁共振和x线检查的患者1024例,分析许莫氏结节在腰椎节段、年龄、性别和椎间盘退变分类中的分布...
周志杰陈意磊范顺武赵凤东方向前
文献传递
IL-6通过YAP1/β-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机制研究
目的 促炎因子IL-6是导致椎间盘退变发生的重要原因,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将研究YAP1/β-catenin信号通路在IL-6诱导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及机制。
陈键黄保张旭阳单治刘军辉李生鋆陈意磊赵凤东范顺武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IL-6Β-CATENIN
距骨间叶性软骨肉瘤一例
2006年
秦安赵凤东金谷范顺武
关键词:骨无菌性坏死疼痛加重低密度影骨膜反应关节间隙踝扭伤
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在腰椎翻修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固定技术的后中线腰椎融合术(midline lumbar fusion,MIDLF)在腰椎再次手术中的应用优势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应用MIDLF技术治疗的腰椎二次手术12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56-76岁,平均(68.5±5.6)岁。手术原因: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邻椎病5例、后路动态内固定术后手术节段盘源性腰痛2例、单纯椎间盘切除术后症状复发5例;与上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3.0-9.5年,平均(6.0±2.0)年。本次手术节段:1例L2/3,2例L3/4,7例L4/5,2例L5/S1。患者术前均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并行CT扫描及MR检查。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等。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术前、各次随访时腰腿痛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问卷表,评估患者手术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2例的手术时间110-210min,平均(158.3±36.4)min;术中出血150-310ml,平均(231.7±51.0)ml。1例术中脑脊液渗漏,术后予去枕平卧1周、加强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后,切口愈合,无头痛头晕等低颅压表现,其余患者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本组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7.9±4.6)个月。术前VAS腰痛评分(3.9±1.4)分,末次随访为(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6,P=0.001);术前VAS腿痛评分(4.9±1.4)分,末次随访为(1.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4,P=0.000);术前ODI评分(32.9±3.4)分,末次随访(13.3±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02,P=0.000)。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均获得缓解,躯体功能改善满意。结论MIDLF技术应用于部分腰椎翻修患者时,具有其特有的技术优势,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可作为腰
王燕燕张建锋范顺武赵凤东方向前赵兴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再手术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二期后路固定治疗颈椎化脓性脊柱炎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二期后路内固定治疗颈椎化脓性脊柱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12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二期后路内固定治疗颈椎化脓性脊柱炎2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60.2±12.6)岁(范围40~87岁)。术前均行血培养、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实验室检查,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抗生素选择及使用。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评估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adic Association,JOA)评分、Frankle神经功能分级,并测量颈椎前凸Cobb角、病变节段角。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病原学检查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链球菌4例,大肠埃希菌2例,余5例细菌培养阴性。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3±6.7)个月。WBC、ESR、CRP术后3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17.90、30.65、18.64,均P<0.001);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1.35±0.49)分、12个月为(1.15±0.48)分较术前(4.95±1.10)分均明显降低(F=176.12,P<0.001);术后3个月JOA评分为(15.40±1.93)分、12个月为(16.06±1.36)分较术前(11.45±2.78)分均明显好转(F=65.33,P<0.001)。术后即刻C 2~C 7颈椎前凸Cobb角为14.45°±4.36°、12个月为13.70°±3.15°较术前8.25°±4.36°明显增大(F=72.54,P<0.001)。术后即刻病变节段角为3.60°±1.90°,术后12个月为2.90°±1.44°较术前-3.6°±5.2°(负值表示后凸畸形)明显增大(F=42.49,P<0.001)。术后12个月随访时所有植骨区域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二期后路固定治疗颈椎化脓性脊柱炎可有效进行椎管�
黄兆波张旭阳郑泽宇刘军辉赵凤东
关键词:颈椎脊柱炎
TightRope技术治疗急性喙锁韧带损伤
目的:评价用TightRope技术治疗急性喙锁韧带损伤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12例急性喙锁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34岁(19-55岁),平均随访时间为...
陈意磊范顺武方向前赵凤东虞和君张建锋
关键词:TIGHTROPE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下颈椎两节段椎体次全切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重建稳定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建立下颈椎(C_(3)-C_(7))两节段椎体次全切后的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anterior cervical transpedicular system,ACTPS)的固定模型,为下颈椎前路重建提供一种内固定手术的有限元建模方法。方法:采集1名30岁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颈段(C_(1)-T_(1))的CT数据,应用Mimics 10.0、Rapidform XOR3、Hypermesh10.0、CATIA5V19、ANSYS 14.0软件建立下颈椎(C_(3)-C_(7))三维非线性的完整模型作为完整组。记录完整组模型的单元数和节点数,对完整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后行C_(5)、C_(6)两节段椎体次全切,建立ACTPS模型作为ACTPS组,分别在完整组和ACTPS组的C_(3)上施加75 N的轴向压力和1N·m的纯力偶矩,使完整组和ACTPS组模型在屈伸、侧弯、旋转方向运动,分析ACTPS组的椎间活动度和应力分布情况并与完整组比较。结果:试验建立了正常人的下颈椎(C_(3)-C_(7))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完整模型包括85832个单元,23612个节点。构建的ACTPS内固定模型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与完整组比较,ACTPS组的整体活动度在屈伸、侧屈、旋转方向上分别减小,相应的邻近C_(3,4)节段代偿性轻微增加。结论:ACTPS固定系统的应力分布均匀,螺钉与钛板结合部位未出现应力集中区域,内固定断裂风险低,适合于两节段及以上颈椎前路减压后稳定性重建。
李杰赵刘军干开丰陈斌辉陈意磊桑裴铭桑裴铭范腾迪赵凤东
关键词:颈椎椎体内固定装置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