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蕾

作品数:26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脂肪
  • 11篇脂肪性
  • 11篇脂肪性肝病
  • 11篇酒精
  • 11篇酒精性
  • 11篇酒精性脂肪性...
  • 11篇非酒精性
  • 11篇非酒精性脂肪
  • 11篇非酒精性脂肪...
  • 11篇非酒精性脂肪...
  • 11篇非酒精性脂肪...
  • 11篇肝病
  • 6篇细胞
  • 5篇纤维化
  • 4篇应激
  • 4篇脂肪肝
  • 4篇肝纤维化
  • 4篇肝炎
  • 3篇星状细胞
  • 3篇乙型

机构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消化疾病...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26篇宗蕾
  • 25篇陆伦根
  • 9篇窦爱霞
  • 7篇潘浩
  • 5篇曲颖
  • 4篇沈镭
  • 4篇曾民德
  • 3篇刘梅
  • 2篇周琨
  • 2篇陈婷
  • 2篇房静远
  • 2篇徐铭益
  • 2篇李继强
  • 2篇王燕
  • 2篇陈尉华
  • 1篇张启迪
  • 1篇万坚
  • 1篇张慧
  • 1篇李郑红
  • 1篇董育玮

传媒

  • 7篇肝脏
  • 4篇胃肠病学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处方药
  • 2篇肝博士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超检查提示脂肪肝该如何处理
2007年
一、什么是脂肪肝 正常肝脏中的脂肪由以下几种成分组成:50%磷脂、20%甘油三酯、20%游离脂肪酸、7%胆固醇和3%胆固醇酯。肝脏中所含的这些成分,如果比例正常。肝脏就能正常的行使功能,就是一个健康的肝脏;如果比例不正常。就有可能是肝脂肪代谢已发生障碍的表现。
陆伦根宗蕾
关键词:脂肪肝B超检查正常肝脏胆固醇酯游离脂肪酸脂肪代谢
内质网应激并非均参与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
目的: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观察此模型是否存在内质网(ERS)并探讨其是否影响疾病的进展。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1组(N1,8只)、对照2组(N2,8只)、模型1组(M1,10...
窦爱霞宗蕾潘浩陆伦根
文献传递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药物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指无腹腔脏器穿破而引起的腹膜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和腹水迅速发生、加重。常见于肝硬化并腹水的患者和肾病患者。少数SBP可见于恶性腹水患者。有关该病最早的病例报道见于1907年,但美国学者Conn于1964年最先使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这一术语。SBP发病率估计在8%~27%之间,
宗蕾陆伦根
关键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药物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恶性腹水腹腔脏器腹部压痛
抗氧化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循证医学证据被引量:2
2009年
宗蕾陆伦根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循证医学证据抗氧化剂治疗肝细胞脂肪变性健康成人
安慰剂在胃肠疾病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
2007年
安慰剂最早来自拉丁语,其意思是“它令我愉快”,后被引入医学领域,用于表示一种无药效、无不良反应、由中性物质构成、外形似药的制剂,成分多为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随着医学的发展,安慰剂的定义和作用逐渐广泛。
宗蕾陆伦根
关键词:安慰剂胃肠疾病药理作用拉丁语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被引量:12
2008年
宗蕾陆伦根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V感染肝细胞肝癌
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2例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估BILT肝病治疗仪(DSG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NAFLD患者共32例,治疗时间为30min/次,每天2次,上午下午各1次,于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分别检查血脂及肝功能(包括TG、TC、HDL、LDL、ALT、AST、GGT、SB、DB),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进行上腹部CT平扫,测定肝、脾CT值,计算肝/脾CT比值,观察生化、血脂和影像学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影像学在治疗后肝/脾C T值显著增加(0.85±0.20v s0.70±0.22,P<0.01).血清学肝功能ALT、AST、GGT、SB、DB显著降低(71.00IU/L±77.60IU/L vs102.93IU/L±54.60IU/L;34.10IU/L±29.42IU/L vs51.37IU/L±18.64IU/L;50.56IU/L±45.36IU/L vs73.33IU/L±45.21IU/L;16.59μmol/L±5.05μmol/L vs20.28μmol/L±9.95μmol/L;4.28μmol/L±1.17μmol/L vs4.99μmol/L±1.93μmol/L;均P<0.05),在基线异常组中,ALT、AST、GGT、SB同样下降明显(P<0.05),仅DB无统计学意义;血脂指标中,治疗后HDL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基线异常组中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C和LDL仅在基线异常组有明显降低(P<0.05),而对TG改善不明显.结论:BILT肝病治疗仪对NAFLD具有一定疗效.
倪童天曲颖宗蕾陆伦根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13)C-乙酰胺甲氧基苯呼气试验在肝功能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临床上欲了解肝病的病变程度通常需要评估肝功能,然而目前临床上仍缺乏安全、简便、准确、特异性好、重复性佳的肝功能检测手段。13C-乙酰胺甲氧基苯呼气试验(MBT)能定量评估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以MBT评估组织学证实慢性肝病患者的乙酰胺甲氧基苯的O-脱烃作用,能准确反映肝损伤程度。MBT可区分早期肝硬化(Child-PughA)和无肝硬化患者。本文就MBT在肝功能评估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宗蕾陆伦根
关键词:肝疾病非侵入性
内质网应激并非均参与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
窦爱霞宗蕾潘浩陆伦根
肝苏对CCl_4肝纤维化大鼠氧化应激和胶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前期体外实验发现肝苏具有肝细胞保护、抗氧化、抗肝纤维化作用。目的:探讨肝苏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63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肝纤维化模型组(14只)、低剂量肝苏干预组(1 g/kg,14只)、中剂量肝苏干预组(2 g/kg,14只)、高剂量肝苏干预组(4 g/kg,14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生化指标和透明质酸(HA)水平以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标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及Ⅰ型、Ⅲ型胶原含量。结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建立成功。各剂量肝苏干预组血清ALT、AST、ALP、HA水平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地下降;肝组织MDA含量较模型组下降,高、中剂量组差异显著,但SOD活性无明显变化;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改善,尤以高剂量组为著;肝组织α-SMA、Ⅰ型、Ⅲ型胶原含量较模型组减少,前两者减少更为明显。结论:肝苏能减轻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肝细胞损伤,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抑制HSC活化和肝内胶原合成,具有抗氧化和抗纤维化作用。
曲颖宗蕾沈镭王燕徐铭益刘梅窦爱霞陆伦根
关键词:肝苏氧化性应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