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南

作品数:207 被引量:3,120H指数:3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1篇政治法律
  • 73篇经济管理
  • 41篇文化科学
  • 21篇社会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2篇政府
  • 82篇绩效
  • 41篇政府绩效
  • 21篇绩效评估
  • 19篇地方政府
  • 15篇实证
  • 15篇绩效评价
  • 14篇面板数据
  • 13篇科学基金
  • 12篇问责
  • 12篇公共
  • 11篇实证研究
  • 11篇财政
  • 10篇政府创新
  • 10篇政府绩效评估
  • 10篇公众
  • 9篇政府绩效评价
  • 9篇污染
  • 9篇大气污染
  • 8篇利益相关者

机构

  • 170篇西安交通大学
  • 6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大学
  • 8篇中国行政管理...
  • 7篇国家自然科学...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西安思源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陕西省科学技...

作者

  • 201篇吴建南
  • 34篇阎波
  • 19篇马亮
  • 17篇张攀
  • 15篇杨宇谦
  • 13篇刘佳
  • 13篇章磊
  • 12篇郑烨
  • 9篇刘焕
  • 8篇胡春萍
  • 7篇李怀祖
  • 7篇孟凡蓉
  • 7篇梅红
  • 6篇徐萌萌
  • 4篇孔晓勇
  • 4篇郑永和
  • 4篇连维良
  • 4篇黄加伟
  • 4篇赵志华
  • 4篇刘张立

传媒

  • 16篇中国行政管理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2篇科学学与科学...
  • 8篇情报杂志
  • 8篇科学学研究
  • 8篇管理评论
  • 7篇行政论坛
  • 7篇科技进步与对...
  • 6篇科研管理
  • 6篇经济社会体制...
  • 6篇公共管理学报
  • 6篇公共行政评论
  • 5篇中国科技论坛
  • 4篇软科学
  • 3篇华东经济管理
  • 3篇探索与争鸣
  • 3篇理论与改革
  • 3篇管理世界
  • 3篇中国科学基金
  • 3篇中国软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14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13篇2012
  • 10篇2011
  • 13篇2010
  • 18篇2009
  • 9篇2008
  • 13篇2007
  • 11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与绩效——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多案例文本分析被引量:178
2007年
近年来,中国地方各级政府开展了各种创新活动,实践界与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但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和绩效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收集整理了2005年申报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133个政府创新项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案例加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是创新的首要原因;中国东部地区的政府创新远多于中西部地区,地市级和区县级政府创新最多;创新内容中,公共服务创新最多,其次是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并且不同地区和机构也有差异;政府创新提高了地方政府绩效并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但目前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推动地方政府创新。
吴建南马亮杨宇谦
关键词:地方政府政府创新文本分析
简政放权、科技公共服务还是双管齐下被引量:7
2018年
本文基于376家中小企业的调查,考察了简政放权和科技公共服务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影响,并检验了简政放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简政放权和科技公共服务均能显著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且简政放权在科技公共服务与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关系能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建议可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发挥简政放权与其它举措的"协同"作用;减少科技公共服务中的繁文缛节和权力寻租,增强服务供给中中小企业的自主权。
刘遥吴建南
关键词:简政放权科技公共服务
用于离子束辅助镀膜的冷阴极宽束离子源
吴建南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中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新动力被引量:2
2007年
近十年来,跨国公司遵循其全球化、系统化发展的战略,利用在中国进行技术研发的低成本结构、丰富的智力资源,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获取中国的市场和技术信息,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跨国公司在华研究机构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设立独资研发中心或技术开发中心、在企业内部设立研发部门、与中国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研究中心,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地区的通讯和计算机产业。跨国公司在华研发需要应对诸如研发人员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中国的制度政策等问题。对中国的经济技术的发展而言,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快速增长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王长军吴建南
关键词:跨国公司
评估政府绩效评估:元评估方法的探索性应用被引量:12
2009年
元评估是对评估活动的再评估,对于评价评估活动的价值和缺陷、引导评估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使用元评估方法分析政府绩效评价活动,需对元评估的主要程序、元评估指标和分析框架、以及元评估的分析方法进行设计。典型案例研究表明,元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政府绩效评估活动、识别"最佳评估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吴建南白波
关键词:元评估政府绩效评估
知识拥有状况如何影响评价结果准确性?——面向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本文从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的角度,对评价主体知识拥有状况如何影响评价行为及其准确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主体个人的知识状况会影响其对评价对象的认识以及评价标准的选择,进而影响到评价主体的评价行为及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各类绩效评价活动在评价准确性影响因素方面具有共性,本文选择了模拟实验研究的方式对假设进行验证.设计并实施了两次模拟实验,用学生课程作业答辩模拟绩效评价活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得出各评价主体的知识状况,并用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评价分值指示评价准确性,考察了评价活动中两者是否具有足够的相关性.对模拟实验所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在利益关系近似相等的前提下,知识拥有状况是影响评价准确性的显著因素.
吴建南李玲阎波
关键词:绩效评价知识状况
高校“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评价体系构建思路探析被引量:7
2009年
在明确"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概述其总体特点以及绩效评价的理念与实施现状,并基于可借鉴性分析总结国家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体系发展的经验,指出该体系中现有指标的定位不明确与评估方法复杂等局限性,最后提出构建"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体系的若干建议,即评价定位的前瞻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结果使用的适度性。
吴建南孟凡蓉章磊
关键词: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
效能建设能改进政府绩效吗?——基于30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2
2015年
1999年在福建漳州实施而后在全国广泛扩散的效能建设是制约权力、能力建设与问责激励的政府综合改革与创新,但关于效能建设及其效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实证证据尚未发现。基于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就效能建设对行政规范、政府规模和政府透明等绩效维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效能建设对政府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能显著提升政府透明,但该影响边际递减,同时其对政府规模的影响边际递增;效能建设对政府绩效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在欠发达地区效能建设对政府透明和行政规范的影响更大;在扩散前期和后期采纳效能建设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即象征性采纳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认为,应重视提升政府管理潜能的改革,进一步推进效能建设,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的公众参与程度倒逼政府改革。
吴建南胡春萍张攀王颖迪
关键词:政府绩效省级政府面板数据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模式构建被引量:46
2007年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引导、规范着评价对象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了评价活动的绩效。从国内外绩效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出发,基于逻辑模型的分析表明,政府组织从获得资源到提供产出的整个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因果关系路径,路径上的每个关键节点都可能成为绩效评价指标,每个不同节点分别对应了利益相关者满意、关键议题解决和组织管理状况三类绩效维度,不同维度的单独、两两组合乃至三维一体囊括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可能组合。尤其指出如果能够形成整合管理状况、利益相关者满意以及关键问题解决等三位一体的绩效评价模式,则不但能够较好地满足多目标的实现,更能促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与其战略性绩效管理结合。
吴建南杨宇谦阎波
关键词:政府绩效指标体系
试论行风评议中的“黑箱”及对策——对“公关”与“拉票大战”的思考被引量:2
2009年
对目前行风评议中出现的"公关"和"拉票大战"等现象的原因进行研究。通过对行风评议流程和主要角色的分析发现,由于评议过程中监控机制不健全和评议信息在评议各方的分布不均,围绕行风评议办公室和评议代表出现两大"黑箱",在利益驱动下,评议控制方和评议对象之间通过"公关"和"拉票大战"等行为寻租和利益博弈。因此,应建立和加强评议过程的监控机制和评议信息的公开机制。
胡春萍吴建南杨宇谦
关键词:行风评议博弈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