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文峰
- 作品数:1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危险度分级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21年9月收治的85例肠胃道间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患者临床相关数据与GIST危险度相关性。结果:85例GIST患者中,低危组28例,中危组22例,高危组35例;统计学分析显示,GIST的性别、年龄、大小、生长方式、边界、形态、钙化与病理不同风险分类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肿瘤不同风险分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肿瘤的性别、年龄、大小、生长方式、边界、形态、钙化与坏死等初步判断GIST的危险性,对临床制定手术方法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 张胜刘军万翠霞张冬兰凌文峰陈湘光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
- 双侧颌下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瘤1例
- 2024年
- 患者男,41岁,发现颌下2个无痛肿物缓慢增大10年,外院超声提示混合瘤可能性大;既往体健。查体:颌下左、右侧分别扪及2.5 cm×1.4 cm、3.0 cm×1.7 cm质硬肿物,边界清,活动度可,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挤压双侧颌下腺后见清亮唾液自导管口溢出;未触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部CT:双侧颌下腺增大,左、右侧分别见直径2.6、2.7 cm密度不均匀结节,边界清,伴多发钙化(图1A),增强后轻度欠均匀强化(图1B)。CT诊断:双侧颌下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行双侧颌下腺肿物并腺体切除术。术后病理:光镜下见大量增生胶原纤维,其间导管及腺泡成分不规则分布、增生,呈模糊小叶状结构,部分导管扩张呈囊状;免疫组织化学:E-cadherin(-),CD71(-),CD61(-),MPO(-),CD45(+)。病理诊断:(双侧颌下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瘤(sclerosing polycystic adenoma,SPA)。本例报道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梅市伦审2024-C-12)。
- 谢诚瑶姚鑫凌文峰
- 关键词:颌下腺肿瘤囊腺瘤
- 后胡桃夹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与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后胡桃夹综合征进行诊断的方法。方法选择20例(病变组)已确诊的PNCS患者的肾血管MSCTA与60例(正常组)正常人进行D1、D2、D2/D1、S1、S2、S1/S2比较分析。结果病变组与正常组MSCATC比对显示,病变组LRV受压狭窄,回流受阻,近肾端管腔明显扩张。测量结果指标显示,两组在D1、D2/D1、S1、S2、S1/S2指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SCTA对PNCS进行诊断,能明显观测LRV的形态及其立体走向,测量截面积准确,能准确评估LRV受压程度,是一种新型的、无创的PNCS诊断方法。
- 凌文峰熊波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X线计算机
-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附32例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发生机制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方法32例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的患者作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10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成像,9例患者治疗后作CT随访。结果螺旋CT轴位和MPR图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癌栓,直接的CT征象为门静脉增粗及充盈缺损,门脉血管软组织肿块影和门静脉癌栓内及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间接征象主要有侧支循环形成及周围肝脏动力学的改变。螺旋CT扫描可以评价门静脉癌栓治疗后的变化情况。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轴位图像结合MPR可以完整地提供门静脉癌栓的影像资料,对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 张永强凌文峰陈湘光
- 关键词:肝细胞癌门静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胰胆系统病变应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的价值观察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有胰胆系统病变的患者108例,将单纯行MRCP的36例患者设为A组,单纯行ERCP的36例患者设为B组,行MRCP及ERCP的36例患者设为C组,所有患者诊断均经内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结果:A组对病变定性诊断敏感性为75.00%(27/36),B组为77.78%(28/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诊断敏感性为94.44%(34/36),显著高于A组(P<0.05)及B组(P<0.05)。结论:MRCP及ERCP均为有效的安全诊断胰胆系统病变的方法,且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
- 凌文峰于昭
-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基于血清学标记物和CT特征模型预测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联合血清学标记物和CT特征模型在评估肝细胞癌(HCC)组织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23年10月共206例HCC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训练组144例(包括42例低分化HCC和102例中高分化HCC),验证组62例(包括21例低分化HCC和41例中高分化HCC)。比较低分化HCC和中高分化HCC组间血清学标记物及CT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筛选HCC分化程度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结果相比中高分化HCC,低分化HCC的AFP阳性率(P=0.001)、乙肝发生率(P=0.003)、低密度环征(P=0.015)和癌栓发生率(P=0.001)较高,平扫CT值较低(P=0.010)。多因素分析显示AFP(OR=0.269,P=0.027)、低密度环征(OR=0.273,P=0.047)、癌栓(OR=0.191,P=0.005)和肿瘤平扫CT值(OR=1.091,P=0.009)是HCC组织分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联合AFP、低密度环征、癌栓和肿瘤平扫CT值的联合模型诊断效能最高,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和0.620。结论AFP、低密度环征、癌栓和肿瘤平扫CT值是HCC组织分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对HCC组织分化程度具有较好诊断价值。
- 黄翔何畅陈莲环凌文峰张志强朱志强陈小凤杨志企
- 关键词:肝细胞癌CT血清学标记物
- 基于CT特征构建鉴别胃神经鞘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模型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CT定量和定性特征的模型鉴别胃神经鞘瘤和胃肠道间质瘤。方法收集116例胃肠道间质瘤和34例神经鞘瘤患者CT资料,收集CT定性特征包括形态、位置、生长方式、密度、边界、黏膜面溃疡、瘤内出血、坏死、囊变、钙化和定量特征包括长径、短径、病灶各期CT值并计算肿瘤各期强化程度、相对/绝对强化率。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胃肠道间质瘤和胃神经鞘瘤间CT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子。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对比胃肠道间质瘤,胃神经鞘瘤多发生在胃体,呈腔外型、混合型生长,黏膜面溃疡多见,且瘤体积较大,肿瘤静脉期CT值、静脉期强化程度、静脉期绝对强化率较高。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径、位置、生长方式、边界、囊变和静脉期绝对强化率是鉴别胃神经鞘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的独立危险因子。基于联合CT定量和定性特征的联合模型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基于CT定量特征模型(AUC 0.955 vs.0.837,P=0.003)和基于CT定性特征模型(AUC 0.955 vs.0.896,P=0.009)。结论肿瘤长径、位置、生长方式、边界、囊变和静脉期绝对强化率有助于神经鞘瘤与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诊断,基于上述CT特征建立的联合模型能够较好鉴别两者。
- 凌文峰黄瑞滨戴卓智张志强杨志企
- 关键词:胃神经鞘瘤胃肠道间质瘤CT特征
- 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评估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观察胃间质瘤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胃间质瘤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扫描,统计多层螺旋检查CT胃间质瘤不同危险等级的检出情况,分析不同危险等级的胃间质瘤CT征象及长短径比值(LD/SD)值,并对多层螺旋CT征象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本次78例胃间质瘤患者多层螺旋CT检出最大径2.5(1.5,5.0)cm,短径2.0(1.0,3.9)cm,危险分级:极低37例,低21例,中度14例,高度6例;不同危险等级的胃间质瘤LD/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将危险分级极低与危险分级低的肿瘤作为较低危险度肿瘤。通过多层螺旋CT征象单因素分析,发现较低危险度肿瘤与中高危险度肿瘤在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囊变坏死、溃疡、钙化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肿瘤部位、强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胃间质瘤临床诊断工作中发现,选择多层螺旋CT时对于肿瘤的位置、边界、生长形式、强化方式、囊变坏死、溃疡等特征具有诊断特异性,是影响其危险程度的独立因素。
- 谢诚瑶刘军万翠霞凌文峰陈湘光
- 关键词:胃间质瘤多层螺旋CT影像学征象诊断准确率
- 基于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索分析基于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期间在梅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前列腺病变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检查,由两位不同资历医师采用盲法基于第二版对病灶进行独立阅片评分。评价两位医师基于第二版PI-RADS评分的一致性,记录不同第二版PI-RADS评分的前列腺穿刺的阳性率,并比较不同第二版PI-RADS评分进行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在前列腺恶性病灶和良性病灶中,两位医师基于第二版PI-RADS评分诊断的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74、0.78,一致性良好。第二版PI-RADS评分1分、2分、3分、4分、5分前列腺癌穿刺的阳性率分别为3.70%、15.00%、35.29%、57.89%、86.96%,随着第二版PI-RADS评分的上升,穿刺的阳性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随着第二版PI-RADS评分诊断阈值的不断上升,其诊断的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逐渐降低,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则逐渐升高。其中以第二版PI-RADS评分4分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阈值时,约登指数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结论基于第二版PI-RADS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一致性良好,通过第二版PI-RADS评分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还能提升临床意义显著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邓利民黄敏志彭栋凌文峰黄裕清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左眼眶肌周细胞瘤1例
- 2024年
- 患者女,59岁,发现左眼眶花生米大小肿物伴疼痛4个月,自行口服抗生素后疼痛缓解,近1个月自觉肿物增大;无特殊既往史。查体:左眼眶近鼻根处2.0cm×1.5cm隆起性肿物,质韧,边界清,移动度差,无压痛;局部皮肤未见红肿。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眶MRI:左侧上眼睑近鼻侧皮下1.5cm×1.4cm结节,与邻近筋膜分界欠清,T1WI呈中央稍低、周围等-稍高混杂信号(图1A),T2WI及脂肪抑制T2WI呈中央低、周围稍高信号(图1B),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环状稍高信号.
- 谢诚瑶姚鑫凌文峰
- 关键词:眼肿瘤软组织肿瘤磁共振成像